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2篇
农学   17篇
综合类   18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19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河南省夏玉米育种现状及种质利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省玉米品种多而乱,但主导品种单一,郑单958的播种面积占40%。育种种质匮乏,改良瑞德或改良唐四平头的种质利用率达80%以上,必须引进新的种质才能进一步提高河南省的玉米育种水准。  相似文献   
52.
【目的】确定导致大鲵(Andrias davidiamus,giant salamander)腹水病的主要病原菌类型。【方法】从患病大鲵的腹水和肠道分离细菌并进行纯培养,用细菌自动鉴定系统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培养细菌进行鉴定,再对52尾健康的1龄大鲵进行感染试验,以确定病原菌,同时对病原菌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经过细菌自动鉴定系统确定了4株细菌,室内感染试验确定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为主要致病菌;细菌16SrDNA基因序列分析也再次证明该菌为嗜水气单胞菌;药物敏感试验显示,该病原菌对庆大霉素、环丙沙星、阿米卡星等药物敏感,对氨卞青霉素、舒巴坦、头孢唑啉等药物具有抗性。【结论】导致大鲵腹水病的主要病原菌为嗜水气单胞菌。  相似文献   
53.
嗜水气单胞菌灭活疫苗免疫后大鲵外周血免疫指标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福尔马林灭活的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作为免疫原(F-AH), 通过腹腔注射免疫健康大鲵(Andrias davidianus), 分别于免疫后的第147142128天采集血液样品, 进行大鲵外周血液的血细胞计数与白细胞组成分析, 测定吞噬细胞的吞噬活性以及血清中和抗体效价, 于免疫28 d后进行攻毒感染试验。结果表明, 与对照组相比, 在免疫后第4714和第21, 免疫大鲵外周血中血细胞数量显著增加, 其中, 红细胞和白细胞数量均于第4天达峰值, 分别为7.83×107/mL6.74×106/mL; 嗜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也在第4天达峰值, 28.60%, 单核细胞百分比在第7天达峰值, 10.53%; 吞噬细胞活性显著提高, 且吞噬百分比和吞噬指数均在第4天达到最高值, 分别为34.09%3.73。随后, 淋巴细胞百分比和中和抗体效价显著增加, 均在第21天达峰值, 分别为75.30%1426.67。攻毒感染实验结果表明, 免疫组的相对免疫保护率为69.23%。由此可见, F-AH免疫原能够通过促进血细胞数量的增加、吞噬细胞吞噬活性增强以及特异性抗体的产生等方式提高大鲵的免疫保护力。

  相似文献   
54.
张艳  孟彦  卢广远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9):84-84,149
简要介绍了商丘市夏玉米的高产栽培与病虫害化学防治技术,主要有抗性品种选择,种子浸泡处理,适时早播,轮作换茬,优化种植结构,科学肥水管理,加强病虫害防治等。  相似文献   
55.
化学药剂诱导玉米孤雌生殖选育自交系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DMSO、PEG、6-BA等3种药剂7种诱导剂配方,处理140穗玉米自选系.收获78粒。初步断定获得纯自交系48个。筛选出最佳诱导剂配方DMSO2%+PEG500mg/L+6-BA500mg/L;单一药剂以6-BA500mg/L的诱导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6.
57.
线粒体DNA是动物体内除了核DNA之外的唯一遗传物质,它具有结构简单、进化速度快、母系遗传和基因重组率小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研究。本文在介绍线粒体DNA的特点和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线粒体DNA在牛的起源进化、亲缘关系、杂交育种和生产性能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58.
斑点叉尾鮰主要疾病及其防治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对斑点叉尾(Ictalurus punctatus)病毒病(CCVD)、肠道败血症(ESC)、柱形病(Columnaris)、“肠套叠”症(Intestinal intussusception symptom)的流行情况、病原体、临床症状、诊断及防治方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9.
基于线粒体COI基因的6个黄鳝群体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我国主要养殖区域黄鳝(Monopterus albus)的遗传多样性,利用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I(cytochrome C oxidase subunit I,COI)基因对来源于湖北、江西、安徽、湖南、重庆和山东的6个黄鳝群体共187个样本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长度为646 bp的COI基因序列在6个群体的碱基含量基本相同,碱基T、C、A和G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7.7%,30.7%,24.5%和17.1%,包括61个变异位点,其中单位点突变16个,简约信息位点45个,变异位点以C/T间的转换为主。6个群体中共检测到38种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Hd)为0.886,核苷酸多样性(π)为0.01094,群体整体遗传多样性高,湖北和山东群体遗传多样性都较高(Hd0.8),湖南群体和江西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次之(Hd0.5),而安徽和重庆两个群体的遗传多样性都较低(Hd0.5)。6个群体间有显著的遗传分化,基因交流贫乏(Nm1)。群体分子变异分析(AMOVA)显示,6个黄鳝地理种群群体内的遗传变异高于群体间的遗传变异,其遗传变异主要发生在群体内部。遗传结构和系统发育树显示湖南群体与其他5个群体的遗传关系较远。重庆群体可能由单一或很少几个群体进化而来的,起源比较单一。就目前而言,黄鳝野生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丰富,苗种频繁流动和人工养殖尚未对其种群结构造成较大影响,仍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和良好的育种潜力。  相似文献   
60.
线粒体DNA是动物体内除了核DNA之外的唯一遗传物质,它具有结构简单、进化速度快、母系遗传和基因重组率小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研究.本文在介绍线粒体DNA的特点和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线粒体DNA在牛的起源进化、亲缘关系、杂交育种和生产性能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