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0篇
水产渔业   56篇
  2018年   9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1.
水产品的药物残留问题,已经多次使我国养殖水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受到了社会舆论的关注。最近几年来,随着在养殖水产品中先后出现氯霉素、环丙沙星和孔雀石绿残留等问题,养殖水产品中的药物残留问题已经超越了水产养殖行业内人员关注的范畴,成为了涉及食品卫生与公共安全的热点问题。如前年在上海等地市售的大菱鲆,由于被检测到体内有多种药物的残留,导致我国许多地方对大菱鲆采取了“封杀”的措施,其结果不仅直接导致了大菱鲆主养地区出现大量养成水产品的滞销,养殖业者经济效益受到了严重损失,  相似文献   
12.
综上所述,能作为预防水产动物疾病的渔用药物,实际上只有消毒剂、水质(底质)改良剂和单纯的中草药等3类药物可供人们考虑选择使用。在水产养殖过程中,利用消毒剂对池塘、饵料、鱼种和养殖用工具等进行消毒处理,使所饲养的水产动物在一个安全卫生的生态环境中生长,不仅是预防各种疾病发生的关键措施,而且也是提高水产品的品质、降低生产成本和增加养殖经济效益的根本途径。因此,在水产养殖中消毒剂的用量是很大的。  相似文献   
13.
其四,由于缺乏致病菌对抗生素敏感性变化的普查与系统研究,致使我国新渔药的开发缺少了方向,长期以来没有水产专用药或者特效药应市、在水产养殖中科学用药成了空话、盲目用药的现象在水产养殖业中成了不得已的必然。正是有这些问题的存在,我  相似文献   
14.
正二、缺乏在水生动物养殖中科学使用抗生素类药物的基础1.研究层面的问题迄今为止,已经被农业部批准使用的大部分水产用兽药是直接从兽药、农药和化工产品中移植而来的,几乎还没有用于养殖水生动物疾病防治的专用药物。对于这些嫁接来的所谓水产用兽药对不同的水产养殖动物究  相似文献   
15.
正这种疾病的主要症状为多数病鱼的体表特别是鳍条基部可见白色隆起。在组织学检查中可见上皮细胞增生,以及增生的上皮细胞深入结缔组织。患部因上皮增生,若无出血基本上呈白色,并有弹性。内脏各器官没有发现病变,也未发现病变向脏器转移。实验结果表明,用此病毒感染2周龄的仔鱼,死亡率可达60%~95%;数月后,幸存鱼中肿瘤发生率很高。  相似文献   
16.
渔用中草药制剂是利用中草药加工而成的渔药。在我国现有渔药中,渔用中草药制剂占有比较大的比重,也能称为我国水产养殖用药物的特色之一。由于中草药中含有各种多糖类物质,对水产养殖动物使用这些药物后,可以达到增强机体的免疫机能,最终达到增强水产动物抗病能力的目的。正是因为具有这种特性,所以,将中草药渔药作为水产养殖动物疾病的预防药物是非常适宜的。此外,有一部分中草药中还  相似文献   
17.
3.导致耐药菌株的产生由于药物在水产动物体内残留,并通过有药残的水产品在体内诱导某些耐药性菌株的产生,给临床上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带来一定的困难,耐药菌株感染往往会延误正常的治疗过程。至今,具有耐药性的微生物通过动物性食品转移到人体内而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的问题,尚未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18.
一、鱼类疾病诊断依据1.判断是否由病原体引起的疾病非病原体导致的鱼体不正常或者死亡现象,通常都具有与病原性疾病明显不同的症状:①因为饲养在同一水体中的鱼类受到来自环境的应激性刺激是大致相同的,鱼体对相同应激性因子的反应也是相同的,因此,患病鱼体表现出的症状比较相似,病理发展进程也比较一致。②除某些有毒物质引起鱼类的慢性中毒外,非病原体引起的鱼类疾病,往往会在短时间内出现大批鱼类失常甚至死亡。③查明患病原因后,立即采取适当措施,症状可能很快消除,通常都不需要进行长  相似文献   
19.
正我国是水产养殖业大国,养殖水产品产量大约占世界养殖水产品总量的70%。水产品不仅为改善我国人民的膳食结构增加了大量优质蛋白质,为国民的身体健康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且水产养殖业对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水产养殖业中集约化程度越来越高,养殖水生动物的各种疾病发生与流行日趋严重,由于各种疾病的暴发性发生,往往给养殖业者造成极其严重的损失。据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和中国水产学会的统计,每年因为各种病害造成我国的水产养殖动物直  相似文献   
20.
正二、微生态制剂对动物免疫机能的影响及机理微生态制剂对动物免疫系统具有促进作用。Fuller(1989)研究报道微生态制剂可以提高动物抗体水平和巨噬细胞活性,并提出微生态制剂对动物的非特异性免疫机能有促进作用。Inooka(1983)通过对纳豆芽孢杆菌的研究发现,纳豆芽孢杆菌可以影响鸡抗绵羊红细胞抗体的滴度;1986年他又用纳豆芽孢杆菌饲喂1~27日龄的白来航公鸡,显著提高了鸡脾脏T、B淋巴细胞的百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