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篇
综合类   7篇
水产渔业   17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1.
综合运用肉眼观察、活体压片-醋酸洋红染色和组织切片—H.E.染色3种方法对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 L.幼鱼进行性别鉴定.结果表明,在所有采集的1 217尾全长8.3~21.5cm、体重9.0~183.9 g的大菱鲆幼鱼样品中,体重>90 g的269尾幼鱼和体重10~90 g的790尾幼鱼,可用肉眼直接观察鉴定性别;体重10~90 g的另外154尾幼鱼,可采用活体压片方法鉴定性别;体重<10 g的4尾幼鱼,性腺难以剥离,则需组织切片的方法鉴定性别.对活体压片性别鉴定结果进行组织切片抽样验证表明,体重>10 g的幼鱼,均可以采用活体压片方法准确地鉴定出性别,其准确率可以达到100%.本研究验证了采用活体压片-醋酸洋红染色技术在大菱鲆幼鱼生理性别鉴定中具有很高的准确性,它不仅有利于全雌育种中对幼鱼快速进行性别鉴定,而且可以应用于商品苗性别的快速鉴定.  相似文献   
12.
为探明许氏平鲉低氧耐受能力及低氧胁迫过程中其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和鳃组织形态结构变化,本研究分析了许氏平鲉临界氧分压(Pcrit)和失去平衡点(LOE)时溶解氧含量,观察了低氧胁迫和恢复溶解氧过程中呼吸行为和呼吸频率的变化,分析了血液生理[红细胞数目(RBC),白细胞数目(W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积压(HCT)]、生化[葡萄糖、皮质醇]指标以及鳃组织形态学和鳃组织气体交换率(PAGE)变化。结果显示,在温度18 ℃、盐度30,pH值7.85的条件下,许氏平鲉[(88.01±5.34) g] Pcrit和LOE溶解氧含量分别为(3.96±0.11)和(2.60±0.21) mg/L。随着水体中溶解氧含量下降,血浆皮质醇和葡萄糖分别在LOE和Pcrit达到最高。许氏平鲉血液RBC、Hb和HCT在LOE达到最高。低氧过程中,许氏平鲉呼吸频率和PAGE分别于Pcrit和LOE达到最高,且低氧导致许氏平鲉鳃小片长度(SLL)、间距(ID)、周长显著增加;鳃小片宽度(SLW)则随水中溶解氧含量下降而变窄,在LOE处达到最小值。许氏平鲉鳃小片末端膨大、基质肥大、增生比例在低氧过程中显著增加。恢复正常溶解氧24 h后,上述各项检测指标恢复正常,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实验中对照组各项指标无显著变化。研究表明,许氏平鲉对水体低溶解氧变化反应敏感,低氧应激导致其血液生理生化相关指标和鳃小片形态发生显著改变,恢复正常溶解氧24 h后可以显著缓解低氧胁迫应激。相关结果为研究许氏平鲉低氧耐受生理调控机制和高效健康养殖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运用计算机辅助精子分析(CASA)系统软件,针对大菱鲆繁殖期不同阶段的精子质量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在42d的实验过程中,精子活动比例、密度、产精量、直线运动速度、曲线运动速度均呈现不同的变化规律.其中,产精量由2.50ml降至2.23ml;密度由1.08×108个/ml降至0.46×108个/ml;精子活动比例变化范围为83.4%~36.9%;直线运动速度和曲线运动速度比值由0.69降低到0.35.繁殖期间各质量指标变化规律及幅度大小为鱼类繁殖和精液采集等操作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母源免疫是提高养殖动物幼体抗病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在病害防控方面,具有防御在先、操作便利、安全环保等优点,对养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鱼类母源免疫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概括及评析,阐述了母源抗体动态传递、代谢变化规律、保护效力、抗体分子特征和空间分布,以及补体、凝集素、溶菌酶等多种母源免疫因子的研究进展,同时对今后鱼类母源免疫研究中需解决的关键问题进行了展望,旨在为进一步深化鱼类母源免疫机理和应用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采用PCR扩增和DNA测序技术,测定分析了引自冰岛和法国的大菱鲆两个引进群体以及1个国内累代繁养群体共60尾个体的mtDNAD-loop区部分序列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60尾个体中,扩增获得的mtDNAD-Loop区部分序列长度为739~759bp;共检测到46个变异位点,其中单一变异位点17个,简约信息位点29个;共检测出56个单倍型,各群体的单倍型多样度分别为冰岛1.000、法国0.950、累代繁养0.850。3个群体的核苷酸多态性分别为冰岛0.00797、法国0.01134和累代繁养0.00616。各群体间的遗传分化系数分别为冰岛"US法国0.53441、冰岛"OS累代繁养0.27723、法国VS累代繁养0.60725。虽然3个群体的遗传多样性都不高,但是各种群之间存在一定的遗传分化,可以分别作为单独的种群进行种质保存和利用,特别是法国种群与其他两个种群间的遗传距离更远,更具引种价值。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将100~300 pg含有肌肉特异表达启动子和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基因的重组质粒(smyd1:gfp)显微注射到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受精卵动物极细胞中,通过细心培育,成功孵化出鱼苗约120尾。统计分析显示,显微注射后,大菱鲆胚胎存活率为4.8%。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大菱鲆胚胎及仔鱼,只在注射smyd1:gfp质粒的胚胎及仔鱼的肌肉中发现有绿色荧光。通过进一步PCR扩增检测,在注射的大菱鲆胚胎及仔鱼DNA中扩增出了GFP特异片段,大小约为340 bp。研究表明,本研究成功建立了大菱鲆显微注射技术,可为大菱鲆基因功能研究和遗传育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岩礁鱼类多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但过度开发、环境污染、全球气候变化造成岩礁鱼类及其栖息地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资源量锐减,栖息地退化。为应对全球海洋生态环境和资源面临的重重压力,以人工鱼礁、增殖放流为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基础措施的海洋牧场建设成为世界沿海国家的战略性选择。开展岩礁鱼类行为生态学研究,解析生物对鱼礁结构物和人工生境的响应行为及人工环境对岩礁鱼类行为的影响,对优化水生生物放流策略、提高增殖物种成活率、养护生物资源、科学开展人工鱼礁工程建设和促进渔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为此,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对岩礁鱼类在栖息地选择、索饵、繁殖、集群、领域、防御等行为生态学研究进展,梳理了岩礁鱼类行为生态学研究在渔业资源保护与开发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就岩礁鱼类行为生态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建议,以期为我国海洋牧场建设提供更科学的理论基础和更高效的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8.
对2010—2012年连山、建昌日最低、日最高气温与T639 2 m温度预报进行检验,发现T639 2 m温度经过线性订正后对温度预报有较好的指示意义。利用葫芦岛2010—2012年NCEP再分析资料、T639 2 m温度、地面最高、最低气温资料,分析地面风场、相对湿度、天空云量、850 hPa温度平流等因子与地面最高、最低气温的关系,再经过综合订正,T639 2 m温度可作为预报员温度预报的有效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2010年8月葫芦岛高频次暴雨的气候背景与环流形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国家气候中心的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温度、850 hPa纬向风距平和副热带高压脊线的数据,使用天气学分析方法,对2010年8月葫芦岛地区高频次暴雨的气候背景及环流形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0年7月以来,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温度较常年同期偏低1.5~2.5℃,快速进入拉尼娜状态;热带地区低层850 hPa赤道中太平洋出现纬向风的强的负趋势,Walker环流有明显增强的正趋势;副高明显偏强,利于西太平洋暖湿的气流沿副高边缘向我国东北地区输送;3次暴雨过程均具有完整的高低空配置,低层辐合、高层辐散,水汽充沛,具有对流不稳定层结。  相似文献   
20.
发挥产业技术体系优势 做强鲆鲽类工厂化养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我我国的鲆鲽类工厂化养殖,从开创至今尚不到20年,但发展迅速,目前已经形成了一项名副其实有特色、有活力、有潜力的海水养殖新产业。主养品种大菱鲆(又名多宝鱼)引领了大菱鲆、牙鲆和半滑舌鳎三个主养品种以及多个有发展潜力的其他鲆鲽类养殖品种,从零起步飞速发展至名列世界前茅的知名海水养殖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