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20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3篇
  9篇
综合类   24篇
水产渔业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文章对以往国内关于樟子松和国外关于欧洲赤松的抗旱性研究进行了总结,从幼树到成林阶段,从个体和群体的角度对近些年来樟子松抗旱性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对樟子松抗旱性进行了全面阐述,并提出了该领域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以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2.
盐渍土改造区土壤养分的时空变异性研究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的基础上,于2002年10月对研究区域———河北省曲周县的耕地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分析,并将GPS、GIS技术应用到耕地质量调查工作中。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盐碱地综合治理的深入、外源物投入数量的增加和质量的改进、作物布局的调整,盐渍土改造区土壤养分在时间和空间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时间上,耕层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从8.4 g kg-1增加到13.89 g kg-1,全氮平均含量达到0.937 g kg-1,速效磷平均含量从5.45 mg kg-1增加到23 mg kg-1,速效钾含量从34~285 mg kg-1之间逐步变化为67~191 mg kg-1之间的高肥力农业土壤;在空间上,土壤养分的分布与养分的地球化学过程、农业产业结构布局及采用的相应措施有密切关系。主要表现在:土壤有机质、全氮及速效磷含量随着农业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外源物质投入的增加而相应增加;土壤速效钾含量则由原来的随地球化学过程而变化,转变为随着农业集约化程度的提高而相应变化。  相似文献   
33.
采用硫酸铵盐析、Phenyl Sepharose CL-4B疏水层析、DEAE-Sepharose阴离子交换层析、Sephacryl S-200凝胶过滤层析等步骤,从黑曲霉的发酵液中获得了凝胶电泳均一的两种β-葡萄糖苷酶。其中一种为耐高糖的β-葡萄糖苷酶,葡萄糖抑制系数(Ki)为41.01 mmol/L,纯化倍数和得率分别为56.7倍和22.66%。耐高糖β-葡萄糖苷酶单亚基分子质量为114.6 ku,以对硝基苯酚-β-D-葡萄糖苷(pNPG)为底物时,米氏常数(Km)值和酶促反应的最大速率(vmax)分别为0.904 mmol/L和1.08μmol/min。该酶最适反应温度60℃,最适反应pH值为4.0;在60℃以下及pH值3~7范围内均能保持稳定。所测定的化学试剂中,Ag 对酶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它金属离子及乙二胺四乙酸对酶的活性影响不大。甲醇、正丁醇有明显激活酶活性的作用,但乙腈、丙酮对酶的抑制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34.
彰武松主要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中国新发现的树种-彰武松(Pinus densiflora var zhanguensis)的主要物理特性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①形态特征,彰武松为高大常绿乔木,两针一束,也有三针一束的,种子黑色,千粒重21.4g。②生态学特性,彰武松是属于春季生长类型的树种,其苗高累计生长呈S型曲线,全年最大生长量出现在5月上中旬;地径开始生长比高生长晚10d左右,全年出现两次生长,其中以春季生长为主;主根的生长和地径的生长交错进行,和苗高生长基本同步。③生理生态特性,彰武松的嫩叶组织含水量介于53.3%~73.3%之间,自由水在37.5%~67.7%,束缚水在5.6%~15.8%之间。其自由水/束缚水为12.09~2.37。彰武松每个季节的蒸腾速率日变化明显地不同,6月份呈现双峰型,8月份的蒸腾速率呈现双峰型.10月份呈现单峰型,彰武松的年蒸腾速率的走势呈现单峰型,全年蒸腾速率的最高值出现在7月份。与樟子松进行比较研究发现,在同样的生态条件下,平均每克彰武松针叶的叶绿素含量是樟子松的1.53倍;同时,彰武松比樟子松有较小的蒸腾强度、较低的失水速度以及更多的干物质储备。  相似文献   
35.
基于区位势理论的农村居民点用地整治分区与模式   总被引:18,自引:8,他引:10  
农村居民点整治是农村土地整治的重要抓手,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必然选择.该文引入经济地理学的区位势理论,从区位角度对农村居民点开展定量研究,提出农村居民点区位势的概念,分析影响区位势的因素,构建农村居民点区位势模型,计算农村居民点的区位势和区位势能.以居民点区位势和区位势能为表征量,采用 GIS技术对农村居民点进行分区,并对居民点采用不同整治模式.以河北省曲周县为例,运用该技术方法对居民点用地进行整治,研究结果体现了影响农居点用地发展的各项因素和现势性,符合当地实际,在土地整治规划应用中取得良好的效果,验证了理论的可行和实用.该研究为实现农村居民点多元化和因地制宜的整治和发展模式,为农村居民点整治规划开辟了一条途径.  相似文献   
36.
2011年11月26日傍晚到28日凌晨,沈阳全地区出现了大雾天气。本文运用MICAPS常规资料、自动站资料等资料对此次大雾过程进行了天气学分析。结果表明:1.此次大雾过程属于平流雾,是在稳定的大尺度天气背景下形成的;2.此次大雾具有雾区范围大、强度强、持续时间长的特点;3.高空槽前暖湿气流平流到冷的地面上时,辐射冷却作用在近地层造成了一个薄的饱和逆温层,形成了大雾天气;4.雾的形成过程要求水汽达到饱和状态产生凝结,达到饱和状态有两种基本过程,一种是增湿,一种是冷却;5.在高空槽携带的冷空气到达时,地面高压带来的下沉冷空气破坏了近地面的逆温层,大雾逐渐消散。  相似文献   
37.
辽宁省沙地樟子松人工纯林地力衰退与持续发展的对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人工林的地力衰退已经成为当今林业工作者关注的焦点。在调查总结的基础上分析了辽宁省沙地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人工纯林地力衰退的现状和原因,进而提出了维持地力,实现樟子松人工林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38.
沙地樟子松种子园施肥试验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通过对沙地樟子松种子园中的树木进行施肥管理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的肥料对樟子松的树木生长和开花结实产生显著差异,树高以处理4(施草碳75 kg.株-1)效果最佳;胸径以处理2(施猪粪60 kg.株-1)、处理6(羊粪60 kg.株-1)、处理8(施颗粒状氯化钾1.5 kg.株-1)的生长效果极显著,分别为3.82、3.74、3.65 cm,对于坐果率,施用无机肥的单株要高于施有机肥的单株,但持续时间较短。  相似文献   
39.
彰武松蒸腾速率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彰武松和樟子松生长季各月蒸腾速率与当月的平均气温、平均风速和地面温度有关,一般来说,平均气温高、地面温度值高、平均风速大的月份,彰武松和樟子松的月平均蒸腾速率也大。降水量大的月份,彰武松和樟子松的月平均蒸腾速率较小。彰武松每个季节的蒸腾速率日变化明显不同,6月份呈双峰型,8 月份的蒸腾速率日变化也呈双峰型,10月份呈现单峰型;彰武松的年蒸腾速率的走势呈现单峰型,全年蒸腾速率的最高值出现在7 月份;与樟子松进行比较研究发现,在同样生态条件下,彰武松比樟子松有较小的蒸腾强度。  相似文献   
40.
[目的]研究了植物病毒表达载体pCIYVV/CP/W的构建及用pClYVV/CP/W表达绿色荧光蛋白(GFP),为植物反应器生产有用蛋白、开发有效的植物病毒载体提供参考。[方法]用三叶草黄脉病毒侵染性全长cDNA克隆pCIYVV基因组的NIb/CP基因之间的一段多克隆位点和两侧含有病毒蛋白酶NIa切割识别序列的多聚脱氧核糖核苷酸接头,构建pCIYVV/CP/W载体,并将绿色荧光蛋白基因插入pCIYVV/CP/W中构建pCIYVV/CP/W/GFP载体,用反转录PCR对重组病毒克隆转录情况进行检测,并用Western杂交对重组病毒克隆表达的目的基因产物进行测定。[结果]pCIYVV/CP/W/GFP接种的蚕豆幼苗表现出与野生型CIYVV相同的症状,发病率达100%,表明重组病毒克隆pCIYVV/CP/W/GFP.有侵染性,外源基因的插入没有破坏载体pCIYVV/CP/W的开放阅读框;以感染叶总RNA为模板,对pCIYVV/CP/W/GFP表达GFP外源基因的稳定性进行了检测,从F0(重组病毒质粒最初转录出的病毒)一直检测到Fd子代病毒。检测结果表明,外源基因在L子代病毒基因组中稳定存在;以从感染叶中提取的总蛋白为抗原,以GFP抗体为第1抗体,以碱性磷酸酶标记抗体为第2抗体,用Western杂交对重组病毒克隆pCVYVV/CP/W/GFP表达外源蛋白进行了定性检测。从F0一直检测到F4子代病毒。检测结果表明,重组病毒克隆pCIYVV/CP/W/GFP至少到F4子代病毒能稳定表达GF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