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2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2篇
综合类   39篇
水产渔业   16篇
畜牧兽医   39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为了检测柔嫩艾美耳球虫感染鸡血清中特异性抗体水平,原核表达纯化EtMIC4-N蛋白,采用免疫印迹法确定其反应原性,再以纯化后的蛋白为包被抗原,以生物素标记的羊抗鸡IgG为二抗,以HRP结合链霉亲和素为酶标抗体,建立了检测柔嫩艾美耳球虫抗体的BAS-ELISA方法。经检测,EtMIC4-N蛋白最佳包被浓度为7μg/mL,最适封闭液为1%BSA,最佳血清稀释度为1:80,二抗稀释度为1:100000,酶标抗体稀释度为1:100000,最适显色时间为15min,组内和组间变异系数均小于10%。通过动物感染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建立的BAS-ELISA可以用于检测柔嫩艾美耳球虫特异性抗体的检测,并且具有简便,快速,灵敏,成本低等特点。  相似文献   
22.
为检测和评价鸡白细胞介素2(ChIL-2)在抗球虫免疫过程中的作用,以RT-PCR技术从鸡盲肠扁桃体中克隆获得了长度为391 bp的ChIL-2.将实验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于12日龄和22日龄时用E.tenella孢子化卵囊进行免疫,分别于设定时间每组取5只鸡的盲肠扁桃体,以鸡β-Actin为参照建立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ChIL-2的表达动态变化.结果表明,试验组在第一次免疫后的第几天和第二次免疫后的第七天ChIL-2的表达量明显升高,提示ChIL-2参与了鸡体的抗球虫感染过程,为进一步探讨ChIL-2的生物学活性及作为鸡球虫病基因工程疫苗佐剂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3.
经常开车的驾驶员.眼睛尤其需要爱护和养护。现方介绍几种简单方法,可帮助驾驶员朋友减少长时间开车引起的视觉疲劳。  相似文献   
24.
球虫单孢子囊克隆技术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球虫分布范围广,危害大,严重威胁养禽业的发展,球虫病对于雏鸡而言,常常是毁灭性的。因此,许多学者致力于球虫方面的研究。随着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国内外学者也将该技术应用于球虫的分类、虫种、虫株的鉴别、遗传变异、球虫的活苗、基因工程苗(Bhogal等,1992)及球虫抗药性(Chapman等,1994;Mcdougald等,1986;Stallhaumer等,1988;Mcdouzald等,1987)的研究更加深入,  相似文献   
25.
利用透射电镜对柔嫩艾美耳球虫大配子发育和卵囊的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大配子体和小配子体寄生于相邻的宿主细胞内,相伴产生。大配子体的发育、大配子的形成、受精及卵囊形成均于带虫空泡内完成。大配子体系由末代裂殖子侵入肠上皮细胞后,缩短、长大、变圆而形成,大配子体和大配子外被单位膜,细胞核位于大配子体中央,早期大配子体的细胞核有1个明显的核仁,细胞质内逐渐形成大量成囊体1、成囊体2、大量支链淀粉和脂肪体,成囊体1比成囊体2形成的早。卵囊壁有5'层,内有大量支链淀粉和指肪体。含有大配子体、大配子和合子的带虫空泡内有丰富的泡内小管,它们是大配子体、大配子和合子获得营养物质和排出代谢废物的途径。  相似文献   
26.
利用透射电镜对柔嫩艾美耳球虫小配子发育的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 小配子母细胞和大配子母细胞于相邻的宿主细胞内相伴产生 ,系由末代裂殖子侵入后 ,长大变圆而形成 小配子的形成为直接分化型 首先细胞核分裂为多个 ,随后细胞核向周边移动 ,随之近核处限制膜外突 ,临近处限制膜下陷 中心粒在核上方形成并发育为基粒、鞭毛中的微管和附着微管 ,早期形成的小配子仍与小配子母细胞的残体相连 成熟小配子与残体分离 ,外型呈香蕉状 ,外被单位膜 ,内有一电子结构十分致密的细胞核 ,核头端侧面有一个巨大线粒体 ,小配子有鞭毛 2根 ,每根鞭毛内有微管 ,为 9+2结构 ,附着微管至少 6根 ,这些微管均起始于基粒  相似文献   
27.
为了研究堆型艾美耳球虫(Eimeria acervulina)裂殖子的外分泌蛋白对马-达氏牛肾(MDBK)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本试验建立Transwell小室间接共培养体系,即将E.acervulina裂殖子与MDBK细胞共培养,采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共培养1.5、3和6 h MDBK细胞的凋亡情况,利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对共培养6 h后的细胞上清液中的成分进行鉴定。结果显示,1.5、3和6 h共培养组MDBK细胞的总细胞凋亡率分别为(5.92±0.19)%、(8.13±0.32)%和(11.57±0.37)%,与对照组相比,总细胞凋亡率均极显著降低(P<0.01)。LC-MS/MS分析共鉴定到65个E.acervulina的外分泌蛋白,包括热休克蛋白、微线蛋白、能量代谢酶分子、蛋白磷酸酶分子和未知功能蛋白等。结果表明,E.acervulina裂殖子外分泌蛋白可抑制MDBK细胞凋亡,具体哪种蛋白在抑制细胞凋亡中发挥作用有待后续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8.
马杜霉素抗药性诱导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以一株对莫能菌素敏感和一株对莫能菌素抗性的柔嫩艾美耳球虫为材料,进行了马杜霉素抗药性诱导实验的研究。通过高、低两个药浓度系列的诱导,虫株经鸡体内传代18次后,均对5ppm和7ppm马杜霉素产生了抗药性。  相似文献   
29.
对柔嫩艾美耳球虫卵囊形成的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大配子体系由末代裂殖子侵入盲肠上皮细胞后,长大变圆而形成。大配子体发育、大配子形成、受精、卵囊形成均在带虫空泡内进行,大配子体发育过程的早期,微线、棒状体、椎体、极环等组成的顶复合器消失,随之,首先在大配子体内部形成大量的成囊体 2,成囊体 2有电子稀疏的杆状结构组成,成囊体 2为圆形,外被一层单位膜,结构比较明显,但表面不光滑;成囊体 1较成囊体 2形成晚,其组成成分电子结构十分致密,它也呈圆形,而且表面十分光滑,外被一层不明显的膜;在成囊体形成的同时,支链淀粉和脂肪体也逐渐形成;大配子体和大配子外被单位膜,中央有一个细胞核,核仁不十分明显。卵囊壁形成起始于大配子受精以后,成囊体移向被膜,并且集中于被膜下,首先,成囊体 1解聚,在被膜下形成一层卵囊壁,随后,成囊体 2解聚形成又一层卵囊壁,最后,在内部的合子膜形成第五层囊壁,卵囊形成以后,细胞核位于细胞中央,细胞内有大量的支链淀粉和脂肪体  相似文献   
30.
离体条件下球虫卵囊子孢子囊的释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柔嫩艾美耳球虫(Eimeria tenella)为试验虫株,盖玻片、载玻片为实验材料,用拇指适当施加压力时,在400倍的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了柔嫩艾美耳球虫卵囊破裂和子孢子囊释放的过程,结果发现,卵囊在适当压力的作用下,在卵囊一端发生破裂,随后子孢子囊逐个从破裂口处溢出,溢出后的子孢子囊内含有2个子孢子,说明球虫卵囊虽然对常规的消毒剂抵抗力很强,但是在鸡的消化道内,尤其在肌胃内球虫卵囊很容易破裂而释放子孢子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