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9篇
  2篇
综合类   7篇
水产渔业   87篇
畜牧兽医   1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阳澄湖3个湖区鲢鳙控藻效应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阳澄湖是江苏省重要的淡水湖泊之一,全湖分为东、中、西3个湖区。近年来阳澄湖内加大了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鳙(Aristichthys nobilis)的控藻力度,西湖藻华消失,而中湖和东湖仍偶有藻华出现。为了比较不同湖区水质和浮游植物的差异,在3个湖区分别布设南、北2个采样位点,于2017年夏季、秋季及2018年春季采集水样进行鲢鳙控藻效应分析。结果表明,阳澄湖3个湖区总氮(TN)、总磷(TP)均达到劣Ⅴ类水质标准,营养盐浓度由西向东逐渐下降。西湖3个季节叶绿素a(Chl-a)浓度都低于15μg/L,透明度最高。调查期间共发现浮游植物8门、77属、177种,其中西湖种类数最少,仅有8门、59属、105种。从浮游植物多样性看,阳澄湖水质处于轻污染状态。西湖浮游植物细胞密度年均(3.50±0.49)×10~6个/L,分别约为中湖和东湖的1/10和1/4。中湖和东湖于夏、秋季检出超富营养化(ɑ-ps)指示藻类,但西湖三季均未检测到。2017年10月,西湖鲢鳙存鱼密度分别为中湖的3.8倍和东湖的2.3倍,规格和肠道饱满度指数显著低于中湖和东湖(P0.05)。研究显示,现阶段阳澄湖藻华发生与否不完全由营养盐水平决定,可能还与鲢鳙牧食藻类有关。  相似文献   
52.
正从2009年开始,河蟹、青虾均已成为江苏省水产养殖十大主推品种。河蟹种质不断复壮提纯,养殖技术逐渐成熟,产量与规格越养越大,广大养殖户已基本掌握了平均规格在175克/只以上、产量在100千克/亩以上的养殖技术。青虾优质新品种也在大面积推广。罗氏沼虾是一种世界上养殖规模与产量前3位的热带大型淡水虾,我国自1976年引进该虾养殖后,逐渐向规模化、集约  相似文献   
53.
<正>2022年6月,昆山某养殖场80%以上的河蟹出现“水瘪子”症状,经诊断后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成功地将病蟹挽救过来。现将这一宗病例的发现、诊断、治疗方案及其结果进行总结与分析,以期为广大养殖户有效防控河蟹“水瘪子”病提供参考。一、河蟹“水瘪子”病的发现与诊断2022年6月24日,一个养殖企业送来9包共计33只病蟹,病蟹体表干净、色泽较正常,部分蟹胃肠道还有少量食物,但壳软、无力。  相似文献   
54.
<正>苏州市吴中区水产养殖业发达,是河蟹养殖老区,蟹农养殖经验丰富、技术水平较高,但是令广大养殖户担心的是河蟹颤抖病似有卷土重来之势。2018年8月至11月,吴中区临湖镇现代渔业示范园、东山镇俞家厍、车坊镇澄湖养殖场共16个蟹塘先后发生程度不一的河蟹颤抖病病例。我们对疑似颤抖病的病蟹进行细菌学检测,同时送样到江苏省渔业技术推广中心,采用中华绒螯蟹螺原体PCR检测方法(SC/T 7220-2015)检测是否存在螺原体。本文报道2018年吴中区河蟹颤抖病发病现状的调查结果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病对策。  相似文献   
55.
苏州地区中小型湖泊渔业水质污染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年6月至1999年10月共4次,对苏州地区6个中小型糊泊的水质进行了10个项目污染物的综合调查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6个中小型糊泊水质平均综合质量指数(1)为2.03,湖泊水质属“严重污染”。湖泊已受到总磷、氨态氮、COD、铜和锌等的严重污染;总磷氨态氮和CODcr的平均污染负荷分担率之和为64.89%,属有机污染。铜、锌、镉和铬的污染负荷分担为13.54%、6.80%、4.97%和4.68%,表明水体也不同程度地受到重金属的污染。  相似文献   
56.
东太湖主要沉水植物作为饲料源开发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太湖位于太湖东南隅,面积131.25 km~2,平均水深1.5m,水位稳定,具有丰富的水生植物,是长江中下游典型的草型湖泊.1998年的调查数据显示,东太湖水生植物覆盖率97.6%,水生植物年收获总量为60万t,其中沉水植物57万t,占所有水生植物的94.8%.  相似文献   
57.
红鲌属3种鲌鱼同工酶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电泳(PAGE)技术,对红鲌属(Erythroculter)的翘嘴红鲌(E.illshaeformis)、蒙古红鲌(E.mongolicus)、青梢红鲌(E.dabryi)成体的肝脏、骨骼肌、眼等几种组织器官中乳酸脱氢酶(LDH)、脂酶(EST)、过氧化物酶(POD)和乙醇酸脱氢酶(ADH)共4种同工酶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3种鲌鱼的同种组织中乳酸脱氢酶同工酶的酶谱相同,但在不同组织中表现出明显的组织特异性;只在肝组织中检出酯酶、过氧化物酶酶带,而乙醇脱氢酶仅在眼组织中检出弱的酶带.  相似文献   
58.
镉对鲫鱼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镉是有毒的金属元素 ,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镉在工农业生产上用途广泛 ,含镉废水大量排入水体 ,导致环境污染。水环境中的镉经食物链富集可达相当高的浓度。如藻类富集 11~ 2 0倍 ,鱼类富集 10 3~ 10 5倍 ,贝类富集 10 5~ 10 6 倍 ,非污染区螺贝类镉含量为 0 0 5mg/kg ,污染区螺贝类含量可高达 4 2 0mg/kg[1] 。从 70年代开始 ,国际上对镉损害哺乳类健康方面的研究发展较快 ,已认识到镉是多靶效应的毒物。然而镉对鱼类的影响则鲜有报道。本实验主要报道了饲料中有不同镉含量对鲫生长的影响。1 材料和方法1 1试验用鱼 …  相似文献   
59.
将平均体重(2.57±0.05)g,平均体长(46.5±2.8)mm的黄颡鱼苗进行大规格鱼种的培育试验,放养密度设0.75万尾/ 亩、1.5万尾/亩、2.25万尾/亩、3.0万尾/亩、3.75万尾/亩等5个梯度,经过4个月的养殖试验,以苗种成活率、生长速度及经济效益为评判依据,得出黄颡鱼4cm鱼种适宜的放养密度为15 000尾/亩。  相似文献   
60.
几种抗病促生长剂对银鲫生长和免疫力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喹乙醇、万能肥素、大蒜、螺旋藻、刺五加、黄芪,研究这几种抗病促生长剂对银鲫生长和免疫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喹乙醇组和螺旋藻组在6周内增重率分别比对照且提高了6.06%和8.91%,饲料效率比对照组提高了5.76%和8.46%;饲养16周后,螺旋藻组增重率和饲料效率分别比对银鲫血清溶菌酶活性、SOD酶活性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喹乙醇、万能肥素具有一定免疫抑制作用但不显著。螺旋藻是理想的抗病促生长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