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4篇
水产渔业   1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南四湖与东平湖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效果调研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是山东省大规模实施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公益性事业的第5年。5年来,我省启动了《渔业资源修复行动计划》,除大规模在近岸海域实施海水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外,还相继在南四湖、东平湖开展了大规模淡水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工作。为全面了解我省淡水湖泊渔业资源恢复情况,分析掌握增殖放流品种的生长状况和经济、生态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2.
根据国内外近年来相关的调查和研究资料,对沉积物氮磷赋存、分布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较为详尽的阐述,以期为沉积物氮磷的转化过程以及其与水体"内负荷"的潜在关系研究提供基础资料。沉积物氮磷分布主要受到地域分布、水域类型、水域利用类型、水体污染状况、沉积物—水界面氮磷交换通量和沉积物生物扰动等因素影响。在较为稳定的水域中,微生物、...  相似文献   
13.
基于耳石微化学的黄河垦利段刀鲚生活史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黄河刀鲚(Coilia nasus)生境履历特征,利用电子探针微区分析技术(EPMA)对采集自黄河垦利段5尾刀鲚个体(D1、D2、D4、D5和D6)的矢耳石进行微化学特征研究。定量线分析结果显示,黄河口刀鲚生境履历较为复杂,所有个体核心区Sr/Ca值较低,表明其淡水孵化特征,但随着个体生长表现出不同的生活履历。个体D2生活史较复杂,其生长轨迹多次往返于淡水—半咸水生境,不具备洄游型刀鲚应有的规律性特征;个体D1、D4、D5和D6具有明显的洄游特征,不同的是个体D1和D4的Sr/Ca最大值分别为6.1和6.2,D5、D6生境已延伸至Sr/Ca值较高的区域,最大值分别达到8.44、8.63,但是由于调水、调沙对黄河口盐度变化影响较大,尚不能判断D5、D6个体生境已延伸至海水区域。分析的结果显示了同样的特征,个体D1、D4核心区表现为蓝色,外缘区域表现为蓝绿色;个体D2核心区表现为蓝色、绿色、黄色交替出现,个体D5、D6核心区域表现为Sr值较低的蓝色区域,随着生长耳石外围逐渐形成较为明显的黄色圆环。基于以上结果,本研究重新建立了黄河口刀鲚的生境履历,多数个体孵化和早期的生活主要在淡水生境完成,之后进入盐度较高的区域,往返于半咸水—海水生境中进行索饵、育肥,直至被捕获。以个体D2为代表的群体生活史较为复杂,推测可能是由于当年山东东平湖汛期放水而被动进入黄河的定居型刀鲚。  相似文献   
14.
黄河口中华绒螯蟹种群的生长特征,为更好地实施增殖放流提供参考。2016年5、8、9及11月,采用定制网捕获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634只,运用FiSAT Ⅱ软件相关模块对中华绒螯蟹生长、死亡参数、生长特性、种群补充模式进行研究。样本甲壳宽16~73mm,体重5.8~175.3g;中华绒螯蟹生长参数,雌性为k=1.90、L∞=69.30mm、t0=-0.091,雄性为k=1.80、L∞=69.30mm、t0=-0.098;经变换甲壳宽渔获曲线法(Length-Converted Catch Curve)及刀刃式选择假设模型(Knife-Edge)估算中华绒螯蟹总死亡系数为4.51、自然死亡系数为1.50、捕捞死亡系数为3.01、资源开发利用率0.67;黄河口中华绒螯蟹大约在4-5月初孵出大眼幼体,经过生长发育,其最大甲壳宽可以在第3年达到70mm以上;黄河口中华绒螯蟹的生长周期较短,成熟个体较小;种群补充模式分析表明,黄河口中华绒螯蟹种群补充单峰值出现在8、9、10月,此时间段与山东省所施行的禁渔期相吻合。  相似文献   
15.
支脉河口潮滩芦苇生境适宜性分析及生态承载力评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实现岸段建设的防浪减灾及生境保护双重目的,优化人工岸段的建设管理,选取并监测了支脉河口潮滩区域土壤质量及污染因子等共13项理化指标,构建了芦苇种植生境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和生态承载力评估模型,应用GIS技术分析了研究区滨岸潮滩芦苇群落构建的生态适宜性并评估了其生态承载力。结果表明:研究区主要为芦苇群落构建的中度适宜和勉强适宜生境,其主要限制因子为有机质、水解氮和有效磷等土壤肥力指标,其次为水溶性盐和含水率;生境适宜性分析得研究区44.16%为芦苇中度适宜生境(71.66 hm2)、生态承载力为7154~8255.72 g/m2、年可生产芦苇3.02×106 kg,55.84%区域为芦苇勉强适宜生境(90.62 hm2)、生态承载力为1287.72~7154 g/m2,年可生产芦苇6.98×106 kg;研究区芦苇生态承载力平均为4771.72 g/m2,可通过人工辅助构建和恢复芦苇群落进而实现人工岸段建设的生态化,并可获得年度1.00×107 kg的芦苇产量。  相似文献   
16.
2020年7月和11月,在淮河流域的南四湖即南阳湖、独山湖、昭阳湖和微山湖(34°60’~35°14’N,116°68’~117°23’E)的上级湖(鲁桥)、湖中(二级坝)和下级湖(韩庄)设置3个采样点,用多网目复合刺网、地笼网、网箔、拦网采集鱼类样本,并定期走访采样点附近的渔船码头、跟随采样点附近的捕捞渔船等现场补充调查,分析和研究该水域鱼类群落的种类组成、生物量、优势种以及生物多样性,为填补南四湖鱼类研究的空白,完善南四湖生态保护内容和渔业持续发展提供基础数据。结果表明,夏秋季该水域共发现鱼类45种,隶属于7目14科34属,包括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鳙(Aristichthys nobilis)、鲫(Carassius auratus)、鲤(Cyprinus carpio)、刀鲚(Coilia nasus)、翘嘴鲌(Culter alburnus)等主要经济种类,鲫为绝对优势种,其他优势种类因网具选择性而差异较大。二级坝附近水域多样性指数最高,鲁桥次之,韩庄最低。区域因子多重比较结果显示,二级坝湖区多样性指数显著高于其他湖区(P<0.0...  相似文献   
17.
18.
客涵  董俊 《内陆水产》2007,32(6):4-5
何谓“可持续发展”?从第一层次讲,可持续发展是要保持人与自然的共同协调进化,达到人与自然的共同繁荣;从第二层次讲,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包含着人类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公开性,满足广义的高效率性,生态的持续发展和全球共同性原则;从第三层次讲,可持续  相似文献   
19.
2012年7月和10月对白云湖中华鳖Trionyx sinensis养殖池塘浮游植物数量及环境因子进行监测,并运用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对浮游植物数量和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研究。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浮游植物数量与亚硝态氮含量呈正相关关系,与水温、硝态氮、总氮含量呈负相关关系。主成分分析表明:营养盐含量、藻类现存量、有机物和溶解氧含量是影响中华鳖养殖池塘浮游植物数量的四大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黄河口几种盐沼植物对滨海湿地净化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云芳  李秀启  董贯仓  刘峰  王亚楠  客涵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4):19499-19501,19512
比较4种植物体地上和地下生物量的差异,测定4种植物成熟期体内重金属(Cu、Zn、Cd、Cr、Pb、As、Hg)和营养盐(TN、TP)的含量,并计算出4种植物富集系数和转移系数的大小。结果表明,盐地碱蓬富集Cu、Zn、Pb、As的能力最大且转移系数最大,而芦苇对Cd、Hg的富集能力较大。从净化角度来考虑,收获盐地碱蓬和芦苇对修复重金属污染效果更理想;4种植物对氮的吸收能力差别较大,对磷的吸收能力差异较小,且氮吸收明显大于磷吸收。盐地碱蓬对N、P的转移都是最快的。收割芦苇和盐地碱蓬能有效地去除湿地中存在的TN,收割盐地碱蓬和香蒲则能降低土壤中存在的T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