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9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3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为探究外源油菜素内酯(BR)对低温胁迫下玉米发芽及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以天农九号和天和1号玉米杂交种为试验材料,分别用BR浸种和喷施处理后,对2个玉米品种低温处理下的农艺性状和生理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外源BR处理能有效缓解低温胁迫对玉米生长的抑制程度。其中0.1 mg/L BR处理效果最好,主要表现在玉米发芽率、幼苗地上及地下部生物量和SPAD值的增加;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的降低;SOD、POD和CAT活性的增加;脯氨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增加;与低温对照比较,玉米杂交种天农九号和天和1号起始发芽率分别提高18.89,11.10百分点,终发芽率分别提高6.67,18.89百分点;地上部干质量增加55.92%,49.15%,地下部干质量增加38.79%,14.26%,相对电导率降低7.33%,6.80%,CAT活性增加110.58%,120.43%,脯氨酸含量增加66.59%,54.63%。说明低温胁迫下喷施适宜浓度的BR对2个玉米品种缓解抑制能力不同,表现为天农九号天和1号;抗冷性强弱不同的玉米品种对不同浓度BR的适应性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2.
2010年引进弗蕾无核在济南地区进行试栽,对其植物学性状、物候期、生长结果习性、果实经济性状及抗病性进行了观察,并从架式选择、抹芽定梢、摘心、花果管理、肥料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对其优质高效栽培管理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品种具有成熟早、皮薄、果肉硬脆、丰产、抗病等优点,综合性状优良,适宜在济南及周边地区发展种植。  相似文献   
13.
宫磊  马学海 《种子世界》2021,(12):0078-0080
苹果褐斑病又称绿缘褐斑病,在中国最早于 1913 年在湖北省发现,是导致苹果树早期落叶的最主要病害之一。目前,在中国所有苹果产区均有发生。褐斑病每年初次侵染是 5 月中下旬 ~6 月上中旬,只要有 10mm 降雨就会通过雨水飞溅或者风雨传播侵染叶片。苹果褐斑病是苹果病害中较为严重的一种,其危害可造成叶片大面积脱落等,对果树的生长危害比较严重。本文结合陕西省米脂县的苹果褐斑病发生规律提出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逐步推广,为各学科的教学改革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数量遗传学是高等农业院校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统计学和群体遗传学应用于数量性状的产物。首先分析了整合信息技术在数量遗传学教学中的意义,其次着重阐述了在数量遗传学教学中整合信息技术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15.
Fox蛋白是一类在后口生物界中广泛存在的转录因子,属于"螺旋-转角-螺旋"(helix-turn-helix)类蛋白的一个亚群。我们对其进行了全基因组的分析,探讨了此基因家族的分类。从猪中共识别27个含有Fox结构域的基因。通过利用Fox结构域内的氨基酸序列构建了NJ进化树,结果表明,27条基因内有20条分别归属到9个Fox基因家族中。本研究发现Fox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呈不均衡性且存在3个基因簇。另外通过基因重复使得Fox基因家族得以扩增。基于人类Fox基因的研究结果,也讨论了猪Fox基因家族的功能分化和保守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从全基因组范围鉴定葡萄热休克转录因子基因家族,并对其基因结构、蛋白结构、基因启动子、基因在进化中受到的选择压力以及其编码基因在非生物胁迫下的表达变化进行综合分析,并对葡萄热休克转录因子基因家族的密码子使用偏好性进行研究,分析影响葡萄热休克转录因子基因家族密码子使用偏好性的因素。[方法]利用葡萄基因组数据库相关数据建库结合本地BLAST法鉴定序列,利用多重序列比对,进化树构建等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鉴定了20个葡萄热休克转录因子,并将其分为4个亚组。其中9个热休克转录因子基因在冷胁迫1 h下表达上调,2个在冷胁迫4 h下表达上调。在高温胁迫14 d条件下,7个热休克转录因子基因表达量下调。在高温胁迫42 d条件下,8个热休克转录因子基因表达量下调。此外发现,葡萄热休克转录因子家族各成员基因存在密码子使用偏好性。[结论]该研究为深入研究葡萄热休克转录因子的功能提供了有用的信息。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外源水杨酸(SA)对低温胁迫下玉米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以抗冷玉米自交系Kr701和冷敏感玉米自交系黑8834为材料,采用外源叶面喷施5个不同质量浓度(0 mg/L、25 mg/L、50 mg/L、100 mg/L和150 mg/L)SA的方法,分析了低温胁迫下玉米幼苗的农艺性状(株高、根长、地上部干质量及地下部干质量)和生理生化指标(相对含水量、相对电导率、净光合速率、丙二醛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喷施低浓度SA能有效减轻低温对玉米幼苗生长的抑制程度。在50 mg/L处理时效果最显著,主要表现在幼苗地上部干质量、地下部干质量、相对含水量、净光合速率、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增加;相对电导率、MDA含量的降低;在低温胁迫下,与低温对照比较,50 mg/L水杨酸处理的玉米自交系Kr701和黑8834株高分别增加17.3%、18.3%,相对含水量分别提高58.1%、66.3%,过氧化物酶活性分别增加35.7%、54.4%,相对电导率分别下降51.2%、58.6%。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外源6-苄氨基嘌呤(6-BA)对低温胁迫下玉米幼苗生理响应的调节作用,以德美亚3号为试验材料,在人工气候箱中进行盆栽试验。设4个处理,分别为25℃下叶面喷施清水(CK)、25℃下叶面喷施6-BA(6-BA)、5℃下叶面喷施清水(LT)、5℃下叶面喷施6-BA(LT+6-BA)。5℃处理7 d后25℃处理3 d。结果表明,常温(25℃)条件下外源6-BA对玉米幼苗的生长具有一定的促进效果,低温(5℃)胁迫抑制玉米幼苗的生长。在低温条件下,6-BA处理能改善根系生长情况,提高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及最大光化学效率;同时提高抗氧化酶活性,使H2O2和MDA含量降低,缓解低温胁迫对玉米幼苗生长的抑制程度。综上所述,外源6-BA在低温胁迫条件下能通过提高玉米幼苗的光合能力和抗氧化酶活性,降低膜脂过氧化物含量而提高玉米幼苗对低温的抵抗能力。  相似文献   
19.
以9年生贵妃玫瑰葡萄为试材,在开花前2~3 d进行不同花穗整形处理,研究其对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花穗整形处理能显著增大果粒,提高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硬度,降低可滴定酸含量,促进果实着色,果实品质显著提升,其中留穗尖处理效果最好。各处理的整形效率差异显著,去副穗整形效率最高,间隔疏除小穗整形效率最低。综合评价品质指标和整形效率,各处理排序为留穗尖9 cm>留穗尖5 cm>间隔疏除小穗>去副穗及穗尖>不修剪>去副穗,表明保留9 cm穗尖是贵妃玫瑰葡萄最佳花穗整形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