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59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5篇
  2篇
综合类   58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12篇
畜牧兽医   79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对山西省关帝山暴马丁香种质资源及其优良单株进行调查,了解了暴马丁香的形态特征、分布特征和优良单株的生长情况等。提出原地保存、植物园保存、建立种质资源圃等暴马丁香种质资源的保存方法,并对其研究利用提出了建议,以期为今后暴马丁香种质资源的保存与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2.
关于加强和健全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是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的重要载体,是农业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和纽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得到蓬勃发展,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为农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再次吹响了新时期农村改革发展的号角,农业和农村工作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对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工业化快速发展,随着城乡统筹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3.
优质高产甜糯玉米杂交种泸玉糯1号的选育及栽培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泸玉糯1号是用甜质自交系泸97-23和糯质自交系渝9741分别作母本和父本组配而成的杂交种.甜糯结合、皮薄、口感好,一般产鲜果穗13047.0 kg/hm2左右.播种至采收鲜果穗的生育期为82~85 d.属黄白相间粒,甜糯结合大穗型玉米。  相似文献   
34.
近年来,我县坚持以监促检、以检促防、防检监结合的管理模式,在贯彻落实《动物防疫法》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在两员中深入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站容站貌焕然一新,1998年被评为县级“文明单位”,受到社会各界称赞。我们的主要做法是:l健全机构,组建执法队伍1997年成立了兽医卫生监督检验所,牧医站、动检站合署办公。全县设定点屠宰点ZO个,派驻检疫员21名,长期驻点检疫,昼夜值班。通过严格考核,择优上岗,落实责任,明确奖罚,充分调动现有9名监督员、80名检疫员工作积极性,推进了全县检疫监督工作向纵深…  相似文献   
35.
36.
覆盖在动物体表的毛称毛被。由不同形态的毛纤维按顺序和层次排列而组成。毛皮由定向毛、针毛、两型毛和绒毛构成。毛纤维生长到一定时期逐渐脱离毛囊,继而被新毛所取代,此称换毛;毛绒脱换按一定部位顺序进行,此称换毛序。  相似文献   
37.
38.
39.
选取山西省黑茶山国有林管理局城庄沟林场内典型天然油松林,采用标准地调查法调查其更新情况,结果显示:该区域内天然油松林下更新树种主要有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白桦(Betula platyphylla)、辽东栎(Quercus wutaishansea)、皂柳(Salix wallichiana)、落叶松(Larix gmelinii),天然更新等级为中等。油松幼苗的年龄结构有着非常明显的变化,各年龄阶段的油松幼苗个体数分布不均匀;油松天然更新幼苗都在4年生以上,占总数量的90.6%,4年生以下的幼龄苗数量非常少。油松天然更新幼苗高度级个体数结构图呈"L"形,个体频率高峰出现在高度级较高的级别上,高度级较低的油松幼苗数量较少,可采取适当的人为干扰措施,减轻幼苗间的生存竞争,以促进该区域内油松天然更新幼苗成林。  相似文献   
40.
猪疥癣是一种由疥螨虫寄生在猪的皮肤内,致使皮肤发生剧烈性的痒觉和各种类型皮肤炎的慢性寄生虫病,以剧烈发痒为特征,大小猪均能感染,但5月龄以下的幼猪易发,传染途径主要是病,健猪相互接触,病猪污染器具,圈舍及污物等造成感染 秋冬季节阴雨天,圈舍阴暗、潮湿、环境卫生及营养不良等,均可促进本病的发生和蔓延,最初发生于头颈部,逐渐蔓延到肩、背部、严重的蔓延到腹部和四肢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