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2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82篇
林业   191篇
农学   104篇
基础科学   106篇
  107篇
综合类   835篇
农作物   201篇
水产渔业   60篇
畜牧兽医   416篇
园艺   175篇
植物保护   55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70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91篇
  2018年   71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91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96篇
  2011年   93篇
  2010年   92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59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37篇
  1989年   48篇
  1988年   34篇
  1987年   31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24篇
  1983年   20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3篇
  1958年   2篇
  1956年   2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根据GenBank发表的猪圆环病毒2型(PCV2)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引物,通过点突变的方法对其进行单点、两点和3点突变,成功获得含单点、两点和3点的突变体。设计引物扩增突变体的ORF1片段,将目的片段分别经KpnI和XbaI双酶切进而将其连接到真核表达载体pVAX1中,成功构建PCV2-pVAX1-Rep真核表达载体。此重组表达载体的成功构建为进一步研究PCV2 ORF1编码蛋白的生物学活性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92.
93.
在未治理塌陷地水域,设置生态养鳙网箱52箱。使用生态养殖技术(不投饵),利用微生物制剂及人工诱导饵料生物技术,在25m~2网箱内放养鱼种300尾,其中鳙规格为165g/尾。经过137天的养殖,网箱平均单产19.72kg/m~2,其中鳙单产14.97kg/m~2,折合每667m~2产鳙9985kg。网箱平均产值达138.06元/m~2,净收入为99.66元/m~2,投入产出比为 1∶3.59。  相似文献   
94.
为了降低断奶仔猪腹泻率,提高断奶仔猪生产性能,从而提高养猪经济效益。试验选择21日龄断奶仔猪104头,随机分成4组,分别为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在试验期内分别在日粮中添加0、0.5%、1.0%和1.5%中草药添加剂,研究中草药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及腹泻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1.0%中草药添加剂对断奶仔猪的采食量、日增重、饲料转化率及腹泻率的影响显著高于对照组、试验Ⅰ组和试验Ⅲ组。说明在日粮中添加适量中草药可以提高断奶仔猪生产性能和降低断奶仔猪腹泻率。  相似文献   
95.
96.
<正>口蹄疫的实验室诊断主要是病原学诊断和抗体检测两个方面,口蹄疫常规鉴定内容是抗原鉴定和核酸鉴定,核酸鉴定是近年发展起来的较新的鉴定技术,其中最常用的是RT-PCR技术。该技术的最大优点是敏感、快速和可检样品广泛,经序列测定后,还可明确被检病毒的血清型和基因型。传统的核酸分离技术包含沉淀、离心等过程,这些纯化方法的步骤繁杂、费时、收率低,且需接触有毒试剂,很难实现自动化操作。而采用核酸磁珠分选纯  相似文献   
97.
肉鸡尖峰死亡综合征,又称低血糖症,是一种主要侵害肉鸡的疾病,5~40日龄肉鸡均可感染发病,但以8~24日龄为发病高峰期。1986年在美国甲岛地区当地发现,其特征为头部震颤、运动失调、昏迷、失明、突然死亡。有的病鸡可以自然康复,但呈现狗偻矮小和气囊病变。2013年10月份,我市城关镇某养殖户饲养的肉鸡发生该病,经综合诊治,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98.
选用新型杀菌剂满穗对盘锦地区主要病害纹枯病进行防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满穗对水稻生长安全,对纹枯病的防效达到90.2%,较对照药剂5%井冈霉素水剂高出25.8%,较常规对照增产148.9 kg/667 m2,增加经济效益347.14元/667 m2。  相似文献   
99.
潘雅文    马文龙  潘庆宾  韩剑桥    张胜男 《水土保持研究》2022,29(3):88-97+105
侵蚀输沙空间变异及其尺度效应是流域水文过程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对流域水土流失控制和水沙资源科学管理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流域侵蚀输沙空间尺度效应研究成果的系统回顾,从坡面到流域,阐述了降雨、土壤和植被等环境要素对侵蚀输沙尺度效应的影响,梳理了尺度效应产生机制方面的认知,总结了不同条件下坡面产流和侵蚀输沙尺度转换的代表性方法。在此基础上,对流域侵蚀输沙空间尺度效应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讨论,未来应增加新技术和数据的应用,建立具有明确物理机制的侵蚀输沙空间尺度转换方法,同时,急需突破剧烈环境变化对空间尺度效应影响的研究。本文的梳理与总结可为流域侵蚀输沙过程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为土壤侵蚀防治和河流水沙的综合管理提供一定的科学支持。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西北砂田嫁接西瓜生产中水肥管理不当常造成品质下降。研究采用膜下滴灌栽培模式,水、氮、钾三因素组合对西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西北砂田嫁接西瓜高产、优质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以中晚熟西瓜品种‘金城5号’为供试材料进行微区试验。以水(W)、氮(N)、钾(K)为3个主因素,采用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确立了3因素5水平试验,共11个处理。测定西瓜产量和品质,分别建立产量、平均含糖量与水肥用量二次回归拟合数学模型,并计算产量和品质目标下的水肥用量。  【结果】  主因子效应分析表明,对西瓜产量的影响顺序为W>N>K,水对产量的正效应和氮对产量的负效应均极显著,钾对西瓜产量影响不显著。对西瓜品质的影响顺序为N>K>W,氮、钾对西瓜品质的正效应和水对西瓜品质的负效应均达到显著水平。对西瓜产量的耦合效应分析表明,交互效应表现为N×W>N×K>W×K,W×K的交互效应大于氮的单因素效应。对西瓜品质的耦合效应结果为W×K>W×N>N×K。产量与水肥回归模型计算得出,西瓜产量超过60 t/hm2的W、N、K组合方案为灌水量808~1017 m3/hm2、N 231~293 kg/hm2、K2O 177~258 kg/hm2;西瓜平均糖含量在11%以上的水肥方案为灌水量555~876 m3/hm2、N 226~279 kg/hm2、K2O 217~271 kg/hm2。  【结论】  综合产量与品质,砂田嫁接西瓜水肥一体化条件下产量超过60 t/hm2,平均糖含量在11%以上的适宜灌水量为808~876 m3/hm2、N 231~279 kg/hm2、K2O 217~258 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