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4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7篇
  2篇
综合类   10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60篇
畜牧兽医   17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根据2014年春季和冬季对渤海营养状况调查结果,分析了该水域营养盐含量的变化和分布,并对该水域营养水平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2014年春季无机氮含量水平高于冬季,NO2-N、NH4+-N平均含量分别是冬季的1.94、3.49倍,NO3--N的平均含量相差不明显,而PO43--p平均含量低于冬季,约为冬季的80%.与海水水质标准相比,冬季无机氮含量总体水平低于海水一类标准,活性磷酸盐含量略高于海水一类标准值.春季无机氮含量总体水平低于海水一类标准值,活性磷酸盐含量低于海水一类标准值.从水平分布来看,DIN含量基本呈近岸高于中部的分布趋势,而PO43--p含量呈近岸低于中部的分布趋势,受黄河口径流的影响,莱州湾DIN和PO43--p等值线较为密集.2014年冬季N/P比值略低于Redfield比值,而春季N/P比值高于Redfield比值,春季无机磷相对缺乏.根据潜在性富营养化评价模式,2014年冬季(2月)和春季(5月)渤海水域营养水平较低,均属贫营养水平.冬季有机污染指数A值为0.66,属有机污染程度Ⅰ级,水质较好,春季有机污染指数A值为1.05,属有机污染程度Ⅱ级,水质开始受到污染.  相似文献   
62.
以导电炭黑糊电极(CCBPE)为工作电极,建立了海水中重金属铅的阳极溶出伏安检测新方法.实验研究了支持电解质种类、pH、富集电位、富集时间、干扰物质等相关影响参数.结果表明,在最优条件下铅的检测限为0.1 μg/L.据之建立了海水中重金属铅的快速检测方法,并将其应用于青岛近海渔业海水样品中铅含量的检测.检测结果与原子吸收光谱法所测结果一致,表明这种操作简单、快速、免汞、低费用的检测模式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3.
猪养殖产业的良性发展离不开疫病的防治,只有疫病防治科学高效才能助推生猪养殖产业良性发展。与规模化养殖相比,我国农村地区主要以散养生猪为主,散养生猪的猪瘟病毒、圆环病毒2型等病毒致病几率较高,这与部分养殖户的散养技术水平、资金投入、观念意识均较低有关。散养生猪疫病防控成效不显著以及防治不及时将直接减少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如何防治生猪疫病、保证生猪健康生长成为散养户需解决的一大问题。本文通过探析散养生猪疫病防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期为助推生猪养殖产业稳健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4.
<正>牛是世界上分布最为广泛、存栏量最多的大型牲畜之一,而且牛肉也是受众群体最大的肉类品种之一。由于国际市场对牛肉的需求量日益增加、牛肉行情持续紧俏等原因,世界活牛饲养数量持续增加集中养殖具有设施利用率高,饲料便于供应,经济效益好等优点[1]。集中饲养也产生了诸多弊端,例如我国北方冬季牛舍紧闭门窗,封闭保温良好。靠牛自身散热舍内温度可保持在5℃以上,但造成了舍内空气  相似文献   
65.
2004年8月至2005年5月分4个航次对唐岛湾网箱养殖区沉积物中各形态氮、有机碳和有机质含量进行了现场调查,并利用有机指数和有机氮方法对沉积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唐岛湾网箱养殖区沉积物中总氮、有机碳和有机质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点;养殖区总氮含量在0.627~2.558mg·g^-1之间,年平均值为1.273mg·g^-1,有机氮是沉积物中氮的主要存在形态;无机氮的主要形态以NO3^--N为主,其次是NH4^+-N,NO2^--N最少,从年际尺度来看,唐岛湾网箱养殖没有改变沉积物中无饥氮的结构组成特征;养殖区沉积物中NH4^+-N含量的季节变化呈现夏秋季高,春冬季低的趋势,主要是由养殖鱼类的放养规律、代谢活动、饵料投喂量所决定。沉积环境质量评价结果表明,唐岛湾网箱养殖区沉积物有机指数为0.087,属于较清洁范畴;有机氮含量为0.116,尚未受到氮的污染,属于尚清洁类型。  相似文献   
66.
67.
莱州湾污染及其对渔业资源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1998年4、7、10月对莱州湾污染调查结果,讨论了入海污染物对莱州湾的污染影响、分布特征及其入海通量。结果表明,莱州湾主要污染物分布在西部和西南部,污染物入海通量估算结果,小清河是莱州湾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之一,对渔业资源影响关系表明,环境因子对幼虾对虾相对数量变化均有一定的影响。1990-1998年COD与幼对虾相对数量相关相对较明显(γ=-0.565.8),无机磷和无机氮与幼对虾数量相关性不明显,但从不同时间段看,1990-1993年只有无机氮与幼对虾数量相关性明显,呈正相关关系,而1994-1998年COD、无机磷与幼对虾相对数量却呈显著负相关(γ=-0.86333,γ=-0.7928)。说明近年来COD、无机磷对莱州湾幼对虾相对数量的变动构成一定的负面影响。由于陆源性污染对海域环境影响加剧,使得渔业资源,结构,组成和数量 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河口污染的加剧,不仅破坏了渔业资源,更重要的是破坏了产卵场。鱼卵的种类和数量在小清河附近海域的分布范围也缩小,仔稚鱼分布数量,已由小清河附近海域北移至黄河口至刁口一带,仔稚鱼有回避该区污染的现象,在莱州湾中,小清河为主要污染物之一,其对渔业资源的破坏,即有代表性,又有普遍性,从中说明了渤海污染对渔业资源的危害。  相似文献   
68.
莱州湾东部养殖区浮游植物的生态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阐述了莱州湾浅海养殖区浮游植物的生物量、种类组成、赤潮生物和群落结构特征。 1997年5~ 12月间浮游植物数量的变动范围为 19.0 0~ 6873.5× 10 3cell/m3,浮游植物的数量高峰出现在秋季 9月 ,最低值出现在春季 5月。共检出浮游植物 2 5属 61种。其中硅藻 2 1属 5 5种 ,占 89.1% ;甲藻有 3属 6种 ,占 9.4 % ;蓝藻 1属 1种 ,占 1.5 %。另共出现赤潮生物 2 6种 ,占总种数的 4 2 .6%。并采用生物多样性指数、种类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和单纯度指数分析了调查海域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69.
乳山湾沉积物重金属污染及其生态危害评价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2003年对乳山湾东湾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调查结果,对重金属含量分布及富集特征进行分析,并采用瑞典科学家Hakanson提出的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其生态危害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乳山湾沉积物中的重金属含量,除5月的Hg、As平均含量略低于8月外,其他重金属(Cu、Zn、Pb、Cd)平均含量5月高于8月。在表层沉积物中Cd的富集程度最大,除5月1号测站外,污染指数超过1.0。水平分布除Cd为湾口处含量较低外,其他重金属基本呈湾口和湾底含量较高的分布趋势。单个重金属潜在危害系数表明,Cd的E值大于其他重金属的E;值,其他重金属的E值均小于Hakanson所提出的沉积物重金属生态危害程度的轻微危害程度的划分标准,表明重金属对乳山湾生态环境具有潜在影响的元素主要是Cd,污染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Cd、Hg、As、Pb、Cu、Zn。与历史同期调查相比,表层沉积物中Cd含量升高幅度最大。从多个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指数看,两次RI调查均值小于150,属于轻微的生态危害。  相似文献   
70.
渤海近20年来营养盐变化趋势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1982、1992、1998年渤海近20年来营养盐类的变化趋势分析得出,近20年来渤海的营养盐类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20世纪90年代活性磷酸盐含量与80年代相比处于较低水平。硅酸盐含量处于波动状态,80年代硅酸盐含量处于较高水平,90年代初处于较低水平,到90年代末又有所回升。无机氮含量基本呈逐渐升高趋势。渤海的营养结构均发生了显著变化,表现为N/P比值升高,SUN比值下降。渤海水域氮限制的状况正在逐步向磷限制方向演化,若按此趋势演化,必将造成磷和硅限制。近年来黄河断流减少了主要由风化过程产生的硅的入海量,以及农用化肥的流失总量并未改变,是造成上述变化趋势的主导因子。但对于一些近岸水域,因大量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排放,有时会造成局部水域的富营养化,使近年来渤海近岸水域时有赤潮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