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7篇
农学   2篇
  2篇
综合类   8篇
水产渔业   44篇
畜牧兽医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莱州湾头足类的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掌握莱州湾头足类的资源现状,根据2011—2012年进行的9个月份的底拖网调查数据,研究了莱州湾头足类的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显示,148网次共捕获头足类6种,隶属于3目、3科、4属。头足类生物量及个体数均以10月最高、3月最低,周年平均值分别为3 111.39 g/h和723.54个/h。枪乌贼为莱州湾头足类的绝对优势种,其周年的相对重要性指数为13 097。头足类个体数的空间分布随月份变化,6—7月以莱州湾中南部密度较高,8—11月以莱州湾中北部密度较高,3—5月头足类的密度整体较低。CLUSTER和MDS分析将9个调查月份分为4个群组,ANOSIM分析显示群组两两间的群落结构均呈显著性差异,SIMPER分析表明枪乌贼对群组区分的贡献最大。头足类的个体数分布与浮游动物密度的相关性最高。生殖洄游和越冬洄游是影响莱州湾头足类空间分布季节变化的首要因素。研究结果可为莱州湾头足类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正本研究利用便携式背膘仪对光明核心育种场法系大约克后备母猪发情配种当天、哺乳21d背膘进行测定,并对不同背膘母猪的有关繁殖性能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后备母猪参与配种时膘情不同对其繁殖表现影响显著,背膘在16~17mm时产仔数最好,断奶背膘在15~16mm时断奶发情率最好。  相似文献   
13.
该试验采用塑料袋密闭充氧运输方式,探讨3种运输密度(D1=14 kg·m-3、D2=21 kg·m-3、D3=28 kg·m-3)下模拟运输24 h和运输密度7 kg·m-3下模拟6个不同运输时长(T1=4 h、T2=8 h、T3=12 h、T4=16 h、T5=20 h、T6=24 h)对运输水质、尖吻鲈(Lates calcarifer)幼鱼复苏率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运输密度和时间的增加,运输水体中氨氮(NH4+-N)和亚硝态氮(NO2--N)升高而溶解氧(DO)、酸碱度(pH)和复苏率降低;幼鱼成活率均为100%。运输密度结果显示,D1和D2组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D3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显著低于D1、D2和对照组(P<0.05);D2与D3组相比丙二醛(MDA)含量差异不显著,均显著高于D1和对照组(P>0.05)。运输时长结果显示,T3与T4组相比T-SOD活性差异不显著,显著高于T1、T2、T5和T6组(P<0.05);各试验组POD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T2组MDA含量与T4组相比差异不显著,显著高于T1、T3、T5、T6和对照组(P<0.05)。研究表明,随着运输密度和时间的增加,尖吻鲈幼鱼运输水质恶化,复苏率降低,对抗氧化能力影响显著。综合分析,在水温24℃、盐度32、pH 7.92的条件下用塑料袋密封充氧运输的体长为(1.42±0.19)cm的尖吻鲈幼鱼24 h时,密度不超过21 kg·m-3为宜。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喷施不同浓度CaCl2溶液对二氯喹啉酸胁迫下烤烟活性氧和保护酶的修复效应。结果表明,同正常烟叶相比,二氯喹啉酸胁迫下的烤烟叶片超氧阴离子(O2.-)、羟自由基(.OH)、过氧化氢(H2O2)、丙二醛(MDA)及脯氨酸含量升高,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下降;受害烟株喷施外源钙后,烟叶中O2.-、.OH、H2O2、MDA含量降低,SOD、POD活性提高,脯氨酸含量升高,与受害对照相比,喷施10mmol/L外源钙处理20d时,烟叶中O2.-、.OH、H2O2及MDA含量分别降低60%、49%、38%、42%;SOD、POD活性分别提高21%、81%;脯氨酸含量增加77%。喷施外源钙对二氯喹啉酸胁迫下烟叶生长有一定的修复作用,且喷施10mmol/L CaCl2时修复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猪瘟的流行形式和发病特点发生了明显变化,带毒病猪的存在,成为猪瘟发生的祸根。上海农场结合国内外的成功经验,通过"普防免疫-抗体检测-淘汰"的方式净化猪瘟,欲知心得分享,敬请关注本文。  相似文献   
16.
莱州湾小拟哲水蚤(Paracalanus parvus)丰度分布周年变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011年5月?2012年4月(除冰期12月和翌年1?2月外)在渤海莱州湾逐月由底至表垂直拖网(网孔目160μm)获得的浮游动物样品,开展小拟哲水蚤丰度分布周年季节变动研究。结果显示,小拟哲水蚤季节变化呈单峰型,7?10月份丰度较高,高峰值出现在8月份;水平分布以湾中部偏东侧丰度较集中,其次为湾口站位,湾顶站位为相对低值区。应用 Primer 6.0软件中的 BIOENV程序分析发现,小拟哲水蚤总丰度的月变化主要受水温影响、特别是1月前的水温,可能还受黄河径流量的间接影响;水平分布则与盐度、水深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讨抗、感病杨树品种受欧美杨细菌性溃疡病菌(Lonsdalea quercina subsp. Populi)诱导后植物激素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规律,为阐明杨树抵抗溃疡病菌的防卫反应机制提供试验依据。筛选了12SA和JA信号转导的相关基因,利用实时定量PCR技术分析了抗病树种‘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和感病树种‘中菏1 号’(P. deltoids cv.‘Zhonghe 1’)在接种溃疡病菌后不同时间段(1、3、6、9 天)各基因的表达动态差异。结果显示,在溃疡病菌胁迫下,基因PR1-1、PR1-2、NPR1-1、NPR1-2、TGA1、TGA2、MYC2-1、MYC2-2 在抗病品种中有更高的表达量,尤其是基因PR1-1、MYC2-1、MYC2-2;基因JAZ1、COI1-1、COI1-2 在抗、感品种接种溃疡病菌后的前期皆为普遍下调表达,但在抗病品种中表达量更低;基因JAZ2 在抗、感品种中的表达量变化不大。该研究初步表明,抗病品种‘毛白杨’对溃疡病的抗性是溃疡病菌诱导了基因PR1-1、PR1-2、NPR1-1、NPR1-2、TGA1、TGA2、MYC2-1、MYC2-2 的上调表达以及基因JAZ1、COI1-1、COI1-2的下调表达,开启了SA和JA信号转导通路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增殖放流对水域内鱼类的影响及其表现形式,采用原位实验生态学方法,在对虾放流河道构建围隔,设置3种虾苗放流量(模拟莱州湾近岸放流5亿尾、7.5亿尾和10亿尾)和无放流处理,经过一个对虾生长季后,比较不同处理围隔中鱼类组成和生态位特征差异。结果显示,4种处理围隔中,回捕对虾数量随放流量增加而增加,但其生物量、平均个体大小和回捕率未随放流量增加而增加;回捕率在放流围隔间差异显著,以5亿尾模拟围隔的值最高;鱼的种类组成相似,可归于杂食性、浮游动物食性和鱼/虾食性。总鱼类和鱼/虾食性的鱼类产出量在围隔间差异不显著,杂食性鱼的产出量以放流围隔较高,浮游动物食性鱼的产出量随对虾放流量增加而减少。鱼种间高生态位重叠(>0.75)配对数随对虾生物量增多而减少。相似性分析显示,放流最多的和无放流围隔的鱼类生态位相异程度最高。综上认为,在实验水体中,放流对虾并不降低鱼类总量产出,但可能会影响不同食性鱼类的相对组成和生态位重叠度,且影响效应随放流量增加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9.
根据2010年1月23日?2月13日在南极南设得兰群岛和南奥克尼群岛邻近海域渔场采集的南极大磷虾(Euphausia superba Dana)样品,分析了南极大磷虾数量、个体体长分布和发育期组成等种群结构特点。样品由330 μm和500 μm浮游生物网垂直拖网和表层水平拖网两种采集方式所获。结果显示,采集样中,南奥克尼群岛水域的南极大磷虾平均密度为1.92 ind/m3,高于南设得兰群岛水域的相应值(0.35 ind/m3);出现的南极大磷虾个体发育期包括CI至CIII期原蚤状幼体、FI至FIV期和FVI期蚤状幼体、未成体、成体(包括雌体和雄体);各发育期个体中,原蚤状幼体数量较多;原蚤状幼体、蚤状幼体、未成体及成体的体长范围(平均体长)分别为1.76–4.96 mm (3.48 mm)、3.95–14.80 mm (5.96 mm)、16.87–39.85 mm (36.10 mm)、40.00–58.96 mm (43.94 mm)。CIII期原蚤状幼体和FI期蚤状幼体的生长率较高。推测,南奥克尼群岛水域南极大磷虾生殖季节始于9月末,集中出现在12月中上旬;而南设得兰群岛生殖季节应早于上述水域。比较两种采集方式,南极大磷虾在水平网中的出现频率和个体出现数量均高于垂直网采集样的相应值,建议传统垂直拖网与水平拖网两种采样方式有效结合,可促进更全面了解大磷虾水平分布和种群结构特点。  相似文献   
20.
水生生物作为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养殖、运输以及展示等过程中福利水平低下现象层出不穷,寻求合适的方法来解决水生生物福利低下的问题,成为保障并提升水生生物福利的一大重要工作。环境丰容作为一项能够通过对圈养动物生存环境进行优化,提升圈养动物福利水平,使得圈养动物获得生理和心理健康,展示其自然行为的技术,成为保障和提升水生生物福利的一个重要手段。目前,与国外相比,国内对水生生物环境丰容技术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如何利用环境丰容技术改善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保障并提升水生生物福利水平日益成为研究热点。为此,本文综述了环境丰容的定义、发展历程、环境丰容与动物福利的关系以及在水生生物中的4种主要环境丰容技术。同时,就水生生物环境丰容技术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建议,以期为水生生物环境丰容提供更多方案参考和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