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4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105篇
林业   183篇
农学   63篇
基础科学   52篇
  157篇
综合类   560篇
农作物   27篇
水产渔业   20篇
畜牧兽医   336篇
园艺   90篇
植物保护   65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97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104篇
  2009年   92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942.
为筛选出适宜的室内生态绿墙植物,对吊竹梅、彩叶草、豆瓣绿、矾根和冷水花5种植物材料进行试验处理,并测定其生长表现和叶片的叶绿素含量,筛选出适宜在室内生长的绿墙植物。试验结果表明,在选择的物种植物中,矾根、冷水花和豆瓣绿为适合室内生态绿墙的植物。  相似文献   
943.
采用菌落直径法,测定了12种新型苯并咪唑类化合物对棉花枯萎病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在测定浓度为200 μg/mL的情况下,12种新型苯并咪唑类化合物对棉花枯萎病菌的抑菌率达32.5%~89.45%。其中,化合物N-(3-甲基苄基)-1H-苯并咪唑、N-(3-氯苄基)-1H-苯并咪唑、N-(3-溴苄基)-1H-苯并咪唑对棉花枯萎病菌的抑菌率较高,分别为80.1%、89.45%、80.3%,它们对棉花枯萎病菌的EC50值分别为66.1 μg/mL、38.1 μg/mL、86.3 μg/mL,具有良好的抑菌活性;其他9种化合物抑菌活性均低于80%。  相似文献   
944.
旱柳枝条皮层叶绿体的光化学特性及结构的特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皮层光合对CO2的再固定可增加植株的碳收益,在叶片光合受阻时保障植株的生存延续。光合作用决定于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研究皮层叶绿体的光化学特性及其结构的特化,可为揭示皮层光合运行、调节的生理和分子机制奠定基础。【方法】以旱柳当年生枝条为材料,在明确枝条中叶绿体的分布及其光化学效率的基础上,解析枝条皮层叶绿体与叶片叶绿体的光化学特性和结构的差异。【结果】旱柳枝条从髓到表皮均有叶绿体分布,皮层组织叶绿体的最大光化学效率最高,显著高于维管组织和髓。枝条皮层叶绿体的叶绿素b与叶绿素a、类胡萝卜素与总叶绿素的比例显著高于叶片叶绿体。枝条皮层叶绿体的PSⅡ激发能分配比例是叶片叶绿体的1.4倍。皮层叶绿体较叶片叶绿体具有较高的长、短轴比例。皮层叶绿体具有完整的亚细胞器结构,其中基粒片层占总片层数的比例、淀粉粒占叶绿体的比例显著高于叶片叶绿体。【结论】皮层组织叶绿体是枝条光合的主要贡献者。皮层叶绿体通过增加受光面积、提高天线色素比例,增加对枝条中有限光能的捕捉;通过提高光保护色素的比例减轻光氧化胁迫;通过增加类囊体的垛叠面积,促进光能向反应中心PSⅡ的传递;通过储藏淀粉,为枝条的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需求提供保障。皮层叶绿体通过对光合色素组成的调整和亚细胞器结构的特化来适应枝条内的理化环境,最大限度地利用枝条中有限的光能。  相似文献   
945.
酸枣内生真菌的分离及抑菌活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明确酸枣内生真菌的多样性和抑菌活性特征,采用组织分离法对酸枣植物内生真菌进行了分离,并采用平板对峙法对从酸枣植株不同部位分离的内生真菌进行筛选,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内生真菌发酵液的抑菌活性。研究结果表明:从酸枣体内分离的40株内生真菌中,25株具有一定的抑菌活性,占分离总数的62.5%。其中,SZJ-2、SZJ-5和SZJ-8菌株对梨黑斑病菌等具有较强的抑制活性,抑菌率在30.6%~70.7%之间,表明所分离的3株内生真菌抑菌活性较好,且能产生多类抗菌物质,具有进一步开发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946.
我国有机肥料资源及利用   总被引:23,自引:7,他引:16  
本文对近30多年来我国有机肥料资源与利用资料进行了统计概算,分析了我国有机肥料基础资源量估算结果不一致的原因。统计结果表明,当前我国有机肥料基础资源每年约57亿t实物量,其中畜禽粪尿约38亿t (鲜),人粪尿约8亿t (鲜),秸秆约10亿t (风干),绿肥约1亿t (鲜),饼肥约0.2亿t (风干)。折合N约3000万t、P2O5约1300万t和K2O约3000万t,N+P2O5+K2O养分总量约7300万t。然而,我国有机肥料资源利用率较低,主要原因包括社会、经济、政策、技术及推广等多方面。有机肥料资源收集、贮存和加工过程中养分损失严重,不仅导致其利用率低,也成为农业源环境污染的根源。发展种养结合循环农业,加强有机肥料资源收集、加工和施用各个环节的技术开发和相关设施的标准化建设是目前解决其利用问题的关键。坚持政府补助的优惠鼓励政策,推行市场主体参与运行管理,建立有机肥料资源收集、加工和利用的完整产业与利益链条是有机肥料资源化高效利用的社会、经济和政策保障。  相似文献   
947.
<正>陕西省武功县供电分公司认真落实"十二五"班组建设规划,以提升班组管理水平为核心,以提高班组员工整体素质为重点,积极创建"六型一化"班组,不断增强班组执行力和凝聚力,提升班组员工整体素质,实现了企业与员工和谐发展、共同进步。1明确目标构建"安全型、学习型、技能型、节约型、快乐型、创新型"和"标准化"的"六型一化"班组,把班组长培养成  相似文献   
948.
为探讨化学杂交剂SQ-1诱导的小麦生理型雄性不育系花药绒毡层细胞凋亡过程与花粉粒败育的关系,以小麦生理型雄性不育系及其可育系花药为试验材料,结合前期绒毡层细胞凋亡研究的结果,采用透射电镜超微观察花药绒毡层细胞结构,定量检测与凋亡相关的天冬氨酸蛋白酶相关基因(APs1、APs2、APs3)的表达量,同时利用含明胶的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天冬氨酸蛋白酶活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小麦花药发育单核期,生理型雄性不育系花药绒毡层细胞较可育系绒毡层细胞提前降解;在四分体至三核时期,3个天冬氨酸蛋白酶基因在不育和可育系中均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单核期表达量最高;天冬氨酸蛋白酶相关基因(APs1、APs2、APs3)在花药发育单核时期以及四分体时期,不育系较可育系均明显上升;天冬氨酸蛋白酶活性研究表明,在花药发育各时期该酶活性在不育系与可育系中均表现出明显差异,且在不育及可育系花药中天冬氨酸蛋白酶活性都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二核期活性达到最高。表明在SQ-1诱导的生理型不育系中,天冬氨酸蛋白酶的变化与绒毡层细胞凋亡、结构变化及雄性不育花粉粒败育密切相关。本研究初步揭示了生理型小麦败育的机理,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小麦雄性不育机理,培育能广泛应用于生产实践的优良不育系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49.
多针热脉冲技术测定土壤热导率误差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土壤热导率是研究土壤热传输、水热耦合运移的基本物理参数。为了探知多针热脉冲技术的误差,该研究以能够准确测定热导率的单针法作为参比,在4种质地土壤上,对多针热脉冲技术在不同体积质量、含水率和气压条件下测定的热导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多针热脉冲技术的热导率结果与单针法总体符合较好,其热导率测定值的平均误差为0.074 W/(m·K)。干土热导率随气压增大呈现对数增长,这是由于气体分子平均自由程下降的原因。多针热脉冲技术的测定误差主要出现在中等含水率区域,关键问题是加热针的温度升高偏大,促进了水汽潜热传输。另外,土壤与探针之间的热接触阻力、探针导致的土壤体积质量改变、温度梯度引起的液水流也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性。该研究可为农业水土工程中的土壤热导率模拟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50.
相思树种的体外繁殖及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从茎尖的培养、器官发生和体细胞胚胎发生3个方面详细综述了国内外近30年来相思树体外繁殖的研究进展,并分析总结了相思树基因工程育种的研究近况,从而提出了相思树体外繁殖及基因工程研究所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认为只有在阐明相思树体外再生的生化、生理机制的基础上,才能对其体外繁殖进行有效的控制,进而促进更多、更有价值的林木基因工程新品种的培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