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6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26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44篇
  12篇
综合类   122篇
农作物   7篇
水产渔业   84篇
畜牧兽医   71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5篇
  196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71.
常青 《中国饲料》2019,(16):16-19
选择800枚16~21d肉用种蛋开展两个试验,评估胚胎注射碳水化合物对高温(37.5和38.5℃)孵化后胚胎的孵化特性、出壳小鸡的重量和相对重量以及孵化时间、肝脏和胸肌糖原含量、糖原指数的影响。试验对照组分为正对照组(不注射)、负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处理组分别对鸡胚注射50、100、150、200和250mg碳水化合物。结果显示:胚胎注射200和250mg碳水化合物较50mg碳水化合物组显著降低了胚胎的孵化时间(P<0.05)。胚胎注射50、100、150、200和250mg碳水化合物较正对照组显著提高了出壳鸡只重量及相对重量(P<0.05),各处理组较对照组显著提高了出壳鸡只相对重量(P<0.05)。正对照组和碳水化合物处理组较负对照组显著降低了肝脏相对重量(P<0.05)。胚胎注射250mg碳水化合物组肝糖原含量最高(P<0.05),而正对照、负对照和50mg碳水化合物组肝糖原含量最低(P<0.05)。胚胎注射100、150、200和250mg碳水化合物较50mg碳水化合物和对照组显著提高了胸肌相对重量(P<0.05),胚胎注射150、200和250mg碳水化合物较对照组、50和100mg碳水化合物组显著提高了出壳鸡只的糖原指数(P<0.05)。综上所述,在该研究条件下提高鸡胚孵化后期(16~21d)的孵化温度和蛋鸡日龄会对出壳小鸡的体重和糖原状态产生负面影响,但鸡胚注射100mg碳水化合物会缓解鸡胚高温孵化对仔鸡生长的抑制,使糖原状态得以恢复。  相似文献   
272.
本试验旨在探究南极磷虾粉替代鱼粉对圆斑星鲽幼鱼生长性能、血清和肝脏生化指标及血清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以鱼粉和玉米蛋白粉为蛋白质源,高筋粉为糖源,鱼油、豆油和磷脂为脂肪源配制基础饲料。以南极磷虾粉分别替代基础饲料中0(对照)、10%、20%、30%、40%、50%的鱼粉,配制6种等氮等脂的试验饲料(分别记为R0、R10、R20、R30、R40和R50),饲喂初始体重为(38.16±0.11)g的圆斑星鲽幼鱼50 d,每种饲料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投喂30尾鱼。结果表明:1)R30、R40组圆斑星鲽幼鱼的增重率和饲料效率较高,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R50组的死亡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南极磷虾粉替代鱼粉水平对圆斑星鲽幼鱼的肝体比和脏体比没有产生显著影响(P0.05)。2)R10和R30组的血清总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南极磷虾粉替代10%~30%的鱼粉对圆斑星鲽幼鱼血清中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以及肝脏中谷氨酸脱氢酶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R40、R50组血清中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活性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P0.05),R40组肝脏中谷草转氨酶活性较之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且R50组肝脏中谷丙转氨酶活性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3)与对照组相比,南极磷虾粉替代10%~30%的鱼粉可显著提高圆斑星鲽幼鱼血清中溶菌酶、碱性磷酸酶的活性(P0.05)。综合来看,南极磷虾粉替代10%~30%的鱼粉可以提高圆斑星鲽幼鱼的生长性能和非特异性免疫力,并对鱼体的肝脏功能和蛋白质代谢无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273.
咸水滴灌下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人工防护林土壤水盐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揭示咸水滴灌下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人工防护林的土壤水盐动态规律,研究了4-7月份各灌水周期内土壤水盐的时间变化特征和二维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1)咸水滴灌下的防护林土壤水盐动态具有显著的周期性规律;一个周期内(1~15 d),水分先后经历了快速下降(1~4d)、缓慢变化(4~10 d)和基本稳定(10~15 d)三个时期,整体呈幂函数递减规律(y=8.746t-0.270,t=1,2,3…);盐分则先后经历了脱盐(1~7 d)和积盐(7~15 d)两个阶段,整体变化规律符合抛物线函数(y=0.009t2-0.138t+2.269,t=1,2,3…)。(2)水平0~60 cm空间上的土壤水分呈一元线性递减分布,而盐分呈一元线性递增分布;垂直0~120 cm空间上的土壤水分表现为较明显的单峰曲线,其峰值位于20 cm土层处,而盐分分布满足逆函数模型,并在表土层距滴头45~60 cm处有显著积盐现象,含盐量高达10~20 g kg-1。由于受灌溉、蒸发、气温、降雨、植被等环境因素及土壤自身空间变异性等的影响,具体不同时空尺度上的绿地土壤水盐动态既具有一致性规律又表现出差异性特征。本文可对区域土壤水盐动态预测、盐渍化评估以及灌水制度进一步优化等提供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274.
[目的]分析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L.)与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 Leyss)、鸭茅(Dactylis glomerataL.)以不同比例间行混播的经济性状.[方法]观测各混播处理牧草的物候期、生长速度、产草量,养分分析法测定牧草营养成分.[结果]四个混播处理各牧草生长速度、产草量及营养成分间差异显著.处理B2生长速度和粗蛋白含量最高,年总产草量处理A2最高.[结论]紫花苜蓿+无芒雀麦6:4混播(即处理B2)生长高度和产草量最高,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且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最低.  相似文献   
275.
为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辽宁绒山羊胎儿期皮肤毛囊发育中的表达规律及其与皮肤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的关系,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VEGF辽宁绒山羊胎儿期不同阶段的表达及MVD进行检测。结果表明,VEGF在辽宁绒山羊胎儿期75 d后的各个时期皮肤毛乳头及毛囊内根鞘上表达,同时随着胎龄的增加,VEGF阳性区域的平均光密度亦随之增加;且皮肤中MVD也随着日龄的增加而逐渐增加,毛囊上的VEGF平均光密度与MVD呈极强正相关(r=0.966,P=0.007)。  相似文献   
276.
采用单因素实验设计,先配制6种浒苔含量(0、5%、10%、15%、20%和25%)饲料饲养初始体质量(1.44±0.01)g幼刺参49 d,然后根据浒苔含量实验结果配制20%含量、3种方法处理的浒苔[干燥粉碎(DC)、纤维素酶酶解后干燥粉碎(DCC)和蛋白酶酶解后干燥粉碎(DCP)]饲料饲养初始体质量(4.58 ±0.23)g幼刺参60 d,以研究饲料中浒苔添加量以及处理方式对幼刺参生长、消化率、消化酶和非特异性免疫酶的影响.实验每组饲料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饲喂35头刺参.结果显示:(1)浒苔对提高刺参特定生长率(SGR)、肠道淀粉酶(AMS)活性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降低饲料系数(FCR)有显著作用(P<0.05),其中20%浒苔含量最好,浒苔能显著降低饲料干物质表观消化率(ADCd)和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ADCp)(P<0.05),对刺参摄食率(FI)、成活率(SR)、肠道胃蛋白酶(PP)活性和酸性磷酸酶(ACP)无显著性影响(P>0.05).(2)3种方法处理的浒苔中,DCC和DCP浒苔对提高刺参SGR、ADCd、ADCp、肠道AMS、PP、SOD和ACP活性和降低FCR有显著作用(P<0.05),其中DCC浒苔最好,3种方法处理的浒苔对刺参FI和SR亦无显著性影响(P>0.05).在本实验条件下,幼刺参饲料中浒苔适宜含量为20%;纤维素酶酶解后干燥粉碎浒苔是一个理想的浒苔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277.
基于国际经验的中国国家公园定位研究及其启示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国家公园制度作为一种保护自然文化遗产的方式,已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认可。在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建设生态文明的大背景下,中央提出加快建立国家公园体制。鉴于我国国家公园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文中以美国、英国、日本、台湾典型国家或地区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从其建设背景、管理目标、功能定位上加以梳理,重点分析其中产生差异的原因,借鉴其成功经验,立足于本国国情,探究我国国家公园发展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278.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是一种特异的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的生长因子,具有促进血管生成活性的功能性蛋白,也是新近发现的一种作用于毛囊的生长因子。毛囊具有周期性生长的特性,而在毛囊周期性变化过程中伴随着血管的新生。作者对毛囊周围血管新生及VEGF在该过程中的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279.
“海绵城市”绿地规划设计三要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科学指导"海绵城市"绿地规划设计,从城市水文循环问题的起因和雨洪管理技术的需要出发并综述相关文献,提出海绵城市绿地规划设计"植物、土壤和透水铺装"三要素。同时从构建体系的微观方面综述了植物降雨截留的生态作用及影响因素、土壤入渗能力及影响因素和透水铺装结构、透水能力等,进而表明这三要素在城市雨水调蓄、滞渗效应中的潜力和作用。最后从提升雨水调蓄能力角度,分别针对三要素提出今后应用和基础研究应注重的方向。  相似文献   
280.
为探究木醋液对土壤性质和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以玉米、小麦秸秆和杂木在制备生物炭过程中产生的木醋液为研究材料,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灌施不同稀释倍数的木醋液对土壤pH、EC(电导率)和茄子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灌施清水相比,土壤pH值随着木醋液稀释倍数的增大而增大,当稀释倍数增大到1∶300时pH值与灌施清水处理无明显差异。灌施木醋液后土壤EC值随着木醋液稀释倍数的增大而减小,当稀释倍数增大到1∶300时EC值与灌施清水处理差异不显著。生物试验表明,灌施稀释倍数小于10倍的木醋液会对茄子产生毒害作用,灌施1∶50以上的木醋液可以增强茄子叶片净光合作用,增加叶绿素含量,促进茄子的生长发育和根系生长。木醋液对作物的促进作用随着灌施木醋液稀释倍数的增加逐渐减弱,灌施稀释倍数1∶300的木醋液与灌施清水处理差异不显著。研究表明,浇灌适宜稀释倍数的木醋液可以调节土壤pH和EC值,促进茄子生长,这为木醋液在蔬菜种植中的应用推广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