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35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124篇
林业   306篇
农学   139篇
基础科学   145篇
  140篇
综合类   908篇
农作物   141篇
水产渔业   120篇
畜牧兽医   526篇
园艺   139篇
植物保护   50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70篇
  2022年   64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85篇
  2018年   68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103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81篇
  2011年   83篇
  2010年   96篇
  2009年   100篇
  2008年   110篇
  2007年   125篇
  2006年   121篇
  2005年   84篇
  2004年   92篇
  2003年   77篇
  2002年   112篇
  2001年   82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68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25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12篇
  1979年   4篇
  1961年   2篇
  1959年   3篇
  1957年   3篇
  1953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97 毫秒
91.
乡村旅游是实现乡村振兴,推动乡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为促进乡村旅游的高质量发展,本研究以华中地区124个乡村旅游重点村为研究对象,运用地理探测器量化多个影响因素对华中地区乡村旅游重点村空间分布的影响效果,构建综合优势度模型评价华中地区乡村旅游综合优势度,并结合重点村分布和综合优势度分布构建耦合协调度模型,以评估乡村旅游重点村发展的协调效果。研究结果表明:1)华中地区乡村旅游重点村呈现多核心的集聚分布,受多维影响因素综合影响,各因素间协同影响作用突出;2)综合优势度分析显示,华中地区乡村旅游综合发展优势总体上表现为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与重点村空间分布高度耦合,且耦合协调类型与综合优势度成正相关;3)乡村旅游重点村的发展优势受各因素协调效果的制约,资源禀赋是选址的首要考虑指标,而交通条件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本研究可为乡村旅游创新提质和产业升级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92.
【目的】为了研究不同微灌方式下水分调控对猕猴桃叶片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以"翠玉"猕猴桃为研究试材。【方法】采用小管出流(X)、微喷灌(P)和滴灌(D)3种灌溉方式在猕猴桃全生育期实施85%灌水量的轻度亏水(LD)、70%灌水量的中度亏水(MD1)、55%灌水量的偏重度亏水(MD2)和40%灌水量的重度亏水(SD)处理,并设置100%灌水量的对照组(CK),研究了猕猴桃叶片胞间CO2摩尔分数(Ci)、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羧化速率(CE)、瞬时水分利用效率(WUEi)、产量及产量水分利用效率(WUEET)在不同水分亏缺下的变化。【结果】与CK相比,D-MD1处理的日均WUEi及CE分别提高了8.5%和2.7%。P-MD1处理的日均Pn与CE较CK分别提高了10.7%和10.4%,X-MD1处理的日均Ci、Pn、CE较CK分别提高了10.9%、12.2%和11.4%。D、P和X三个处理的WUEET均较CK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D、P和X的产量随着水分的亏缺程度的加大而下降,而滴灌各处理间无显著性差异。与CK相比D-MD1、P-MD1、X-MD1处理的产量分别提高了1.4%、1.6%、2.3%,重度亏水处理的产量显著低于其余水分处理,且其他各处理间无显著性差异。MD1处理在不降低产量的情况下,可以节约灌水同时提高WUEET,重度亏水与偏中度亏水间在WUEET无显著性差异,同时X-MD1的产量均高于其他处理。【结论】X-MD1处理是"翠玉"猕猴桃较为合适的灌溉水分亏缺模式。  相似文献   
93.
《日光温室黄瓜菇渣型复合基质栽培技术规程》(DB 1301/T 315—2019)对日光温室黄瓜菇渣型复合基质栽培的产地环境、设施条件、栽培前准备、种植模式、育苗、定植、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进行了规范,可为石家庄市日光温室黄瓜菇渣型复合基质栽培提供生产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94.
优质稻高产新品种是目前水稻生产中一个主攻目标,也是农业科研工作者研究推广的新课题。江门市稻作区域广,一个新品种能否适应全市的稻作环境,必须进行反复多点区域表证示范。齐粒丝苗是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与台山市农科所合作利用巨丰占作母本、澳粳占作父本杂交、经过多年  相似文献   
95.
<正>在养殖过程中,一些猪养殖场由于没有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没有实施无抗养殖,从而导致抗生素在动物体内大量蓄积,不仅影响到猪肉的品质,还会影响到猪肉的健康。而且在养殖过程中使用抗生素过多,必然会使得猪群体内的病原菌或环境中的病原菌产生严重的耐药性,导致抗生素的效果越来越差,对疫情控制不利。  相似文献   
96.
在打击肉制品掺假走私、维护市场秩序、保护野生动物资源等方面,对动物源性成分鉴定技术的特异性、灵敏性、重复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本文阐述了动物源性成分的检测鉴定技术,有多样性和局限性的特点。归纳了重组酶聚合酶恒等温扩增技术原理与应用,解决了PCR技术在仪器上的局限性,优化了早期恒温扩增技术的缺点。指出重组酶聚合酶恒等温扩增技术为动物源性成分的快速准确鉴定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并在动物疫病诊断方面也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7.
对第一、二、三和五组的共100只雏鸡进行了系统临床观察。结果表明,试验雏鸡自第二周龄开始发病,3—5周龄达发病的高峰。发病率平均为88%,死亡率达70%。症状的初期阶段(二周龄内):多无特征性的临床表现,仅有精神、食欲与营养的轻度变化。中期阶段(2—5周龄间):症状逐渐明显化。主要表现为整体状态的改变及消化功能紊乱,运动障碍及平衡失调,神经症状及休克发作等。后期阶段:轻者因自然耐过而典型症状消失,只留有明显的发育落后,瘦弱或逐渐恢复。重者至濒死期多卧地呈昏迷状态或痉挛而死。但每个具体病例的临床表现多不全面,症状又多缺乏特征性意义,因此,必需着眼于群体的综合诊断,才能达到确诊。  相似文献   
98.
对发病试验的病死雏鸡和实验结束时剖杀的雏鸡,经病理组织学检查,各器官组织的病变性质均属于变质性的病理过程,如脑血管呈不同程度的充血与水肿,神经细胞坏死,以及小脑的液化灶;骨髂肌与心肌的凝固性坏死,肌间毛细血管充血与水肿;胰腺变性、坏死与纤维化;肌胃空泡变性、坏死;肝脏郁血,部分盱细胞变性、坏死。病理组织学的这种变化,是本病临床表现的理论基础和临床诊断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99.
芹菜、豇豆、小青菜、大白菜多元多熟高效种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芹菜、豇豆、小青菜、大白菜种植模式,合理组合了其生长时间,用地与养地相结合,采用塑料薄膜覆盖,可有效提高肥、水、光、时间和土地的利用率,一般亩产芹菜1500kg、豇豆2700k、青菜350kg、大白菜6000kg,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0.
福建省花生加工产业的优势、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分析了目前福建省花生加工产业的优势和劣势,提出了花生优化种植结构、扩大种植面积,培育优质专用品种、重视利用科技成果、提高产品深加工的附加值等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