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18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38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21.
在BoVMap的Internet数据库选用4个微卫星DNA标记,初步研究了安格斯牛不同位点基因与体尺性状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这4个微卫星标记在安格斯牛中的等位基因数分别为10,8,10和8,这些等位基因分别与不同体尺性状间构成紧密相关;其多态信息含量值(PIC)分别为0.8398,0.8418,0.8649,0.7358,是高度多态座位。  相似文献   
22.
23.
 【目的】探讨细胞凋亡因子bcl-2、P53对鸡与鹌鹑属间杂交早期胚胎发育的影响。【方法】人工授精获得鸡(♂)与鹌鹑(♀)杂交种蛋,按照鸡标准孵化条件同批入孵,随机采集66、72、78、84、90、96、102、108、114、120 h活胚。采用RT-PCR方法,用Wpkci和β-actin引物进行多重PCR鉴定胚胎样本性别,后选取各时间点雌、雄胚胎各4枚,以β-actin为内标,测定bcl-2、P53的mRNA相对丰度。【结果】(1)雄性胚胎66~114 h bcl-2 mRNA表达维持在较低水平,96 h 有所降低,随后回升到原水平,120 h 极显著升高(P<0.01),达到峰值;雌性胚胎66~114 h bcl-2 mRNA表达维持在较低水平,114 h 极显著升高(P<0.01),此后维持在较高水平,120 h 达到峰值。不同日龄之间的比较,114 h雌性表达显著高于雄性(P<0.05);(2)雌、雄胚胎P53 mRNA发育性表达模式基本一致。66 h表达水平较高,72 h表达降低,达到低谷,雄性达到显著(P<0.05),雌性整体差异不显著,随后上升维持在原水平;不同日龄之间表达差异不显著。【结论】114 h雌性胚胎bcl-2 mRNA表达高峰点与其P53 bcl-2表达最低水平相吻合;72 h雌、雄胚胎 P53 mRNA表达与P53 bcl-2表达水平一致,处于低谷点;72、114 h早期杂交胚胎bcl-2、P53基因表达出现异常。  相似文献   
24.
鸡与鹌鹑属间杂交种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鹌鹑上的12个微卫星位点,对随机选取属间杂交种24个个体进行多态性检测,共检测到54个等位基因,每个座位平均等位基因数为4.5个.该群体平均杂舍度和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0.685 6和0.665 9,群体遗传特性的体型、外貌、行为习性、生长速度均有明显差异.结果表明,鸡与鹌鹑属间杂交种属多态性较丰富的群体,选择微卫星标记分析属间杂交种,能较好反映出其遗传多样性,且具有较高可信性.  相似文献   
25.
选取36只新疆细毛羊随机分成6组进行拔毛、剃毛处理,于第0、3、6、9、12、50天采集皮肤样品,用反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定量分析绵羊皮肤中生长激素受体(GHR)、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型受体(IGF-1R)、角蛋白关联蛋白KAP3.2和KAP6-1mRNA的相对丰度。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剃毛可显著提高IGF-1的表达量,但对GHR、IGF-1R、KAP3.2和KAP6-1的表达量均无明显的影响;而拔毛对皮肤中GHRI、GF-1I、GF-1R、KAP3.2和KAP6-1基因表达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6.
玫瑰冠鸡IGF-Ⅰ基因多态性与体重及屠体性状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PCR-RFLP技术,对100只玫瑰冠鸡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基因的5′端调控区进行遗传多态性研究,该调控区的扩增产物经PstⅠ酶切后出现“-/-”“+/-”“+/+”3种基因型,其基因型频率分别是0.22、0.36和0.42。经χ^2检验,玫瑰冠鸡在IGF-Ⅰ位点上处于哈代-温伯格平衡状态(P〉0.05)。分析基因型与12周龄体重和部分屠体性状时发现:玫瑰冠鸡在12周龄体重、半净膛重和胸肌重上都存在“-/-”〉“+/-”〉“+/+”的趋势,且在半净膛重和胸肌重上,“-/-”型和“+/-”个体显著高于“+/+”型个体(P〈0.05);在12周龄体重上,“-/-”型显著高于“+/+”型个体(P〈0.05)。  相似文献   
27.
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军垦型)品系间毛细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羊毛纤维直径、细度标准差与细度离散是体现毛细度的重要参数.以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军垦型)超细毛品系、A品系、B品系、毛用多胎品系和肉用多胎品系为试验对象,测定毛纤维直径、细度标准差和细度离散系数,分析各品系羊毛细度特点并作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超细毛品系羊毛纤维直径最小,其毛纤维直径、细度标准差和细度离散系数显著低于其它品...  相似文献   
28.
玫瑰冠鸡IGF-I基因多态性与体重及屠体性状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PCR-RFLP技术,对100只玫瑰冠鸡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一I(IGF-I)基因的5′端调控区进行遗传多态性研究,该调控区的扩增产物经PstI酶切后出现"-/-"+/-"+/+"3种基因型,其基因型频率分别是0.22、0.36和0.42。经x2检验,玫瑰冠鸡在IGF-I位点上处于哈代-温伯格平衡状态(P>0.05)。分析基因型与12周龄体重和部分屠体性状时发现:玫瑰冠鸡在12周龄体重、半净膛重和胸肌重上都存在"-/-">"+/-">"+/+"的趋势,且在半净膛重和胸肌重上,"-/-"型和"+/-"个体显著高于"+/+"型个体(P<0.05);在12周龄体重上,"-/-"型显著高于"+/+"型个体(P<0.05)。  相似文献   
29.
30.
为了研究玫瑰冠鸡、良凤花鸡出生至17周龄的体重、胸肌、腿肌的生长发育规律,笔者对其体重、胸肌重和腿肌重的累计生长进行比较并用Gompertz、Logistic和Bertalanffy 3种模型拟合生长曲线,根据模型的参数计算拐点重及拐点周龄;同时,采用索氏抽提法测定肌肉的肌内脂肪含量,探究沉积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玫瑰冠鸡、良凤花鸡随着日龄的增加体重差距逐渐增大;玫瑰冠鸡、良凤花鸡体重最优拟合模型分别为Logistic和Gompertz,两者胸肌和腿肌的最优拟合模型均为Logistic;玫瑰冠鸡、良凤花鸡胸肌、腿肌肌内脂肪含量变化趋势相似,即随时间的变化逐渐上升,直到出现平台期,且玫瑰冠鸡大于良凤花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