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0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19篇
林业   70篇
农学   61篇
基础科学   43篇
  28篇
综合类   233篇
农作物   30篇
水产渔业   29篇
畜牧兽医   66篇
园艺   57篇
植物保护   1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91.
基于不同林分类型下土壤碳氮储量垂直分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辽东大伙房水库周边防护林典型林分针阔混交林(落叶松-油松-刺槐混交林)、油松林、落叶松林、刺槐林为研究对象,对其土壤养分含量进行测定,研究了不同林分土壤剖面上有机碳、全氮、有机碳储量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大,4种林分的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均逐渐降低;4种林分土壤剖面有机碳含量大小顺序为落叶松林(24.16g/kg)刺槐林(23.07g/kg)针阔混交林(16.06g/kg)油松林(15.76g/kg);全氮含量大小顺序为刺槐林(5.23g/kg)落叶松林(4.57g/kg)油松林(3.45g/kg)针阔混交林(2.42g/kg);C/N平均值大小顺序为落叶松林(7.36)针阔混交林(6.51)油松林(4.67)刺槐林(4.57);4个林分0-40cm土层的有机碳储量大小为落叶松林(112.94t/hm~2)刺槐林(107.40t/hm~2)针阔混交林(105.42t/hm~2)油松林(89.89t/hm~2);4种林分土壤pH无明显差别,各土层土壤pH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增大;4种林分土壤容重由高到低顺序依次为针阔混交林(1.73g/cm~3)油松(1.65g/cm~3)落叶松(1.64g/cm~3)刺槐(1.56g/cm~3)。4个林分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土壤全氮含量互相间均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与C/N之间则没有明显相关关系;在针阔混交林中,土壤容重、土壤全氮含量和土壤pH与土壤有机碳之间存在线性数量关系,而其他纯林则没有这种关系。  相似文献   
92.
抚育间伐对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随着人们对森林认识的不断深入和价值观的不断发展,森林可持续经营已经成为21世纪主要的森林经营方式;森林抚育间伐是森林抚育的主要环节,是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的重要手段,本文总结了抚育间伐的发展历史、概念、目的和分类;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了抚育间伐对森林林分结构、森林生产力和森林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对抚育间伐技术要素的确定提出意见,就中国森林现状总结了森林抚育间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希望对森林抚育间伐工作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93.
本研究采用定点定期调查和全面普查相结合、室内鉴定与田间防治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在呼伦贝尔岭东地区扎兰屯市、阿荣旗、莫力达瓦旗的乡镇、农场,对菜用大豆有害生物开展普查.调查发现侵染性病害19种,虫害8目、17科、30种,杂草19科、60种.  相似文献   
94.
宁夏盐池平沙地主要植物群落土壤水分季节动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样方法,调查了盐池沙地主要植物群落,并测定了4-10月各主要植物群落样地的土壤含水量,研究了不同植物群落土壤含水量的季节动态.结果表明.在根层以下为不透水层的平沙地,各样地平均土壤含水量由小到大依次为:赖草(Leymus secalinus)群落(4.91%)<猫头刺(Oxytropis aciphylla)群落(7.42%)<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群落(10.36%)<黑沙蒿(Artemisia ordosica)群落(12.55%)<裸地(16.27%);同一植物群落(包括裸地)的土壤含水量在各个季节也不相同.在进行沙地植被建设时,适宜采用柠条和黑沙蒿,并注意控制其合理密度及配置比例,以期达到长期稳定的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95.
微型月季生产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微型月季是近几年新兴的家庭园艺产品,由于株形矮小紧凑,花型美丽,花色繁多,市场一直都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目前市场上微型月季品种主要来源于欧洲4家微型月季育种公司:荷兰迪瑞特公司的"海神"系列、荷兰星辰玫瑰(Star rose)公司"Echo star"系列、德国的科德斯公司的"Kordena"系列,以及丹麦永生玫瑰公司的"Miku"、"Lamy"、"Fame"系列等,都是市场上热销的主打产品。  相似文献   
96.
质构仪检测鲜枣果实质地品质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系统研究质构仪不同探头、贯入速度及穿刺试验的果实成熟度和穿刺部位对枣果质地品质的影响,为建立标准、规范的鉴定鲜枣果实质地品质的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脆熟期‘壶瓶枣’果实为试材,采用质构仪的位移模式,用P/2和P/2n 2种探头进行对比试验,以选取合适的仪器探头。设定探头P/2用不同贯入速度对‘壶瓶枣’‘相枣’和‘山东梨枣’3个品种的果实进行穿刺,确定最佳贯入速度。分别对果实不同部位和不同成熟度进行比较,确定最佳穿刺部位和果实成熟期。【结果】P/2探头最适合分析枣果质地品质;贯入速度为2 mm·s~(-1)时能较好地反映不同类型枣果质地特性;脆熟全红期是鉴定不同类型枣果质地特性的最佳时期;选择果实中部进行穿刺,能更真实、准确地反映不同类型枣果的质地特性。【结论】初步建立了采用质构仪鉴定不同类型鲜枣果实质地品质的方法,首次明确了枣果实成熟过程中质地性状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97.
硫化氢(H2S)作为气体信号分子,参与调控植物体的一系列生命活动,并在果蔬采后生理代谢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H2S的理化性质、发展应用历史及其在果蔬采后生理调控机制中的信号分子作用,讨论了H2S对果蔬生理代谢的调控作用,包括对果蔬采后抗逆性和品质的影响,以期为采后果蔬的贮藏保鲜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8.
以海南‘妃子笑’荔枝为材料,探究了采前喷施次磷酸钾对果实品质及采后贮藏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采前喷施次磷酸钾提高了单果重和坐果率,有利于增加产量;提高了果皮颜色参数a值和花色苷含量,促进果皮转红;提高了果肉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固酸比,改善了果实品质。同时,次磷酸钾处理提高了荔枝中黄铜和总酚含量,降低了采后褐变指数,说明次磷酸钾处理在荔枝的采后贮藏过程中,可以增加果实的耐贮性。  相似文献   
99.
【目的】生长素、赤霉素、脱落酸等植物内源激素在促进胚胎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通过分析‘冷白玉’枣4个重要发育阶段胚胎和果肉中生长素(IAA)、赤霉素(GA4)、顺式脱落酸(c ABA)和反式脱落酸(t ABA)的动态变化,探究枣胚败育与果实发育过程中内源激素变化的相互关系,为阐明枣胚败育机理提供证据,为败育胚的挽救提供理论支撑。【方法】以处于原胚、小球形胚、球形胚、鱼雷形胚4个时期的‘冷白玉’枣为试材,监测幼果和幼胚发育状况,采用液相色谱-质谱检测枣果发育过程中正常胚、败育胚、胚正常果肉、胚败育果肉中IAA、GA4、c ABA、t ABA 4种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结果】1)胚中IAA的含量显著高于果肉。在胚中,正常胚中IAA含量呈逐渐升高趋势,而在败育胚中IAA含量呈逐渐下降趋势。胚正常果肉中IAA含量变化呈倒V字形,而胚败育果肉中呈正V字形。2)胚中GA4的含量明显低于果肉,并一直处于较低水平。正常胚中GA4含量低于败育胚。胚发育正常果肉和胚败育果肉中GA4含量均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3) c ABA在果肉和胚发育过程中均表现为逐渐降低趋势。在正常胚中,c ABA含量大于果肉中的含量;败育胚中,c ABA含量小于果肉中的含量。4)胚中t ABA的含量高于果肉。在胚中,正常胚中t ABA的含量呈逐渐下降趋势,而在败育胚中t ABA呈逐渐上升趋势,并在后期高于正常胚。在果肉中,胚正常果肉和胚败育果肉中的t ABA含量均呈先下降后缓慢升高趋势。5)胚中低水平的GA4且较高水平的IAA,及后期低含量的t ABA、c ABA和较高的IAA/GA4比值有利于幼胚的正常发育。胚中IAA下降和t ABA增加及(GA4+IAA)/ABA比值下降是导致胚败育的重要因素。【结论】在枣幼胚发育前期,需要较高的生长类激素促进生长,而在发育后期胚中t ABA含量的增加可引起胚败育。  相似文献   
100.
景天三七优良品种—景天元七,生长期病虫害少,采用茎中上部长5 cm-8 cm,株行距为15 cm×15 cm扦插产量高。花、叶和茎中钙含量较高,尤其花中含量高达3.96×103 mg/kg;根中总黄酮含量比茎、花及叶高,可达0.67%;根内人参皂苷Re(ginsenosideRe, GS-Re)含量也较高,达到0.47%;景天元七全株制成干粉后,营养元素被富集,有利于进一步发展深加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