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4篇
农学   5篇
  4篇
综合类   30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8篇
园艺   6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施氮量对杂交棉光合生理特性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在高产条件下,研究了施N 0、75、150、225、300和375 kg/hm2对杂交棉主茎叶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硝酸还原酶活性、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N 0~300 kg/hm2条件下,随叶龄增长,施氮量增加光合生理活性指标增长快,衰减慢;而施N 375 kg/hm2时衰减快,呈现出先增后减趋势。在棉花生长前期(7月5日)各处理间光合生理活性指标差异不显著。到中后期,施氮量则对这些指标有明显影响,表现出施N0~225 kg/hm2,随施氮量增加而显著增高;但施N 300、375 kg/hm2,与施N 225 kg/hm2相比,并没有显著提高,而且施N375 kg/hm2,在植株生长后期这些指标反而比施N300 kg/hm2处理降低。随施氮量增加,棉花总铃数、烂铃率和生物产量随之增加,收获系数下降。施N0~300 kg/hm2,铃重随施氮量增加而提高,施N375 kg/hm2则下降。衣分受施氮量影响较小,施N 0~225 kg/hm2,子棉产量随施氮量增加而显著增产;而施N300 kg/hm2时,子棉产量比施N225 kg/hm2的仅增产1.66%,施N375 kg/hm2水平,其子棉产量比施N225和300 kg/hm2处理减产2.23%和3.92%。此外,施氮比对照显著提高了纤维长度和纤维比强度,而施氮处理间差异不显著。说明在本试验条件下,施N225~300 kg/hm2范围内,有利于显著提高杂交棉主茎叶光合生理活性,延长叶片高光合持续期,显著提高杂交棉产量。  相似文献   
22.
23.
不同品种杂交棉的光合特性及产量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田栽培条件下,研究了杂交棉豫杂35、中棉29、标杂A2、标杂A1、经杂2号的主茎叶的光合特性及其产量和纤维品质,结果表明:豫杂35由于其叶片功能期Pn较高,且衰老慢,其叶片的Pn、Fv/Fm和ФPSⅡ日变化幅度又较小,对强光利用能力强,全天光合速率较高,从而获得显著高的最高产量;中棉29、标杂A2、和经杂2号获得较标杂A1显著高的产量;标杂A1由于叶片早衰且叶片光合性能相对较差,而产量最低,纤维品质较差。  相似文献   
24.
在中产条件下,研究了施用鸡粪及不同施氮量对棉花品种豫杂37氮、磷、钾的吸收利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在0~225 kg/hm2范围内,増施氮肥促进豫杂37对氮、磷、钾的吸收量,配施鸡粪比施等量氮、磷、钾的纯化肥促进效果好;施氮在0~337.5 kg/hm2范围内,铃数和铃重随施氮量增加而提高,籽棉产量随施氮量增加显著提高;施鸡粪处理的籽棉产量比施氮225 kg/hm2处理的高1.8%,表明等量氮、磷、钾条件下,配施鸡粪比单施化肥效率高。养分利用效率和氮肥利用率随施氮量增加而下降,而配施鸡粪的氮肥利用率比施等氮量化肥处理略有提高。  相似文献   
25.
1发病情况 2006年11月底至12月初,某林区内出现野生斑羚零星死亡现象,经深入现场实地察看,发现2具完整的斑羚尸体和一头濒死斑羚,对斑羚体表进行了仔细检查,并对濒死斑羚取样进行实验室检查,诊断为疥螨感染。  相似文献   
26.
利用建立的可检测多种动物弓形虫抗体的AG-ELISA方法,检测了人工感染及自然感染4种动物血清中的弓形虫抗体.对人工感染猪血清的检测结果表明,AG-ELISA法可于感染后第10天全部检出阳性,早于MAT方法的第14天,其检出率、敏感性及准确度等指标亦优于MAT法.在对临床上304份动物血清检测中,AG-ELISA法对猪、羊血清的阳性检出率高于MAT法,而对犬、猫血清的栓出率则与MAT法相同.Kappa一致性试验表明,AG-ELISA法与MAT法符合良好.上述结果证实AG-ELISA法可用于多种动物弓形虫抗体的检测.  相似文献   
27.
在未成熟果实中,细胞膜系统形成通透屏障,将水解酶与底物分隔开;果实进入后熟呼吸跃变期,膜酶活性升高,不饱和亚麻酸酯化为膜磷脂的作用加强,改变膜的组分.膜上不饱和组分的增加,提高了膜的流动性,对溶质的通透增加.人们通常以测定植物组织外渗液的电导率来表示细胞膜结构与功能受损伤的程度.随着香蕉、大蕉、粉蕉果实后熟衰老的发展,果肉细胞膜系统降解.本试验是研究香蕉、大蕉、粉蕉果实常温贮藏时间与果肉的离子泄漏之间的关系,以寻找一种简单的方法,确定香蕉、大蕉、粉蕉果实的有效贮藏时间.  相似文献   
28.
枯水是限制柑桔果实长期贮藏的一种常见的生理病害。迄今为止,对柑桔枯水生理机制进行了较多的研究,但控制柑桔枯水的研究报道尚少。已有研究指出,用赤霉酸(GA_3)处理柑桔,能延缓果皮组织衰老、叶绿素分解和果实软化。本文就GA_3处理控制柑桔枯水及对果皮的伤害情况作一探索。  相似文献   
29.
豫杂35是2002年通过河南省审定的高产、优质、高抗枯萎病、抗黄萎病型的杂交棉新品种。2001年河南省区试,平均籽棉产量为每公顷4066.5kg、皮棉产量为每公顷1674.75kg、霜前皮棉产量为每公顷1637.85kg,分别比对照中棉所29号(杂交棉)增产8.4%,10.4%和10.9%,均居全试验首位,霜前皮棉比对照增产达极显著水平,表现出很大的增产潜力。为了充分发挥其增产优势,根据我们的试验结果和生产上大面积高产栽培经验,麦棉套种豫杂35应重点掌握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30.
14个转基因抗虫棉品种光合生育特性及产量品质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4年在密度为每公顷3.75万株,大田管理相同的条件下,对14个转基因抗虫棉新品种的生长发育、光合特性、产量性状及纤维品质进行了比较研究。以期为河南省棉花品种的选用及优质高产栽培提供科学依据。1材料和方法试验于2004年在河南省开封县八里湾姬坡农场进行,肥力中上等。供试品种为国内转基因抗虫棉新品种,C1(中棉所41),C2(中棉所45),C3(鲁R2934),C4(中棉所46),C5(GK12),C6(B9801),C7(冀棉26),C8(SGK321),C9(泗抗1号),C10(欣抗4号),C11(冀H239),C12(97H1),C13[33B(CK1)],C14[499B(CK2)]。4月7日播种,5月2日移栽,试验采用大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