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45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09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41.
猪圆环病毒(PCV)病是近几年新发现的一种猪的传染病,由猪圆环病毒(PCV)引起猪的一种多系统功能障碍性疾病。猪圆环病毒病临床上以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等为主要特征,该病原体已被确认为猪圆环病毒Ⅱ型(PCV2)。研究表明,猪圆环病毒Ⅱ型不仅是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的病原而且能够引起多种猪病,主要有新生仔猪先天性脑震颤、猪皮炎及肾衰综合征、  相似文献   
42.
为了解安徽省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的遗传变异情况,采用胶体金试纸条检测安徽省境内发生疑似猪流行性腹泻病的病猪粪便(2013—2017年);对PEDV抗原阳性猪样品,利用RT-PCR方法扩增其PEDV N基因,并进行测序和序列分析。结果发现,经胶体金试纸条检测确认了6个猪流行性腹泻发病猪场;对来自该6个猪场的病料样品或病毒传代培养物进行RT-PCR扩增和测序,共获得6株PEDV流行毒株的N基因序列,其序列全长均为1 326 bp,将其分别命名为N12、N22、N32、N42、N52和N62。核苷酸同源性分析显示,6株PEDV分离株N基因之间序列同源性为94.8%~99.8%。其中,5株PEDV分离株(N12、N22、N32、N52和N62)与PEDV疫苗株、经典毒株、2011年之前的我国分离株(LZC、CHS)的同源性较低(94.1%~96.3%),亲缘关系较远;与2011年后国内外PEDV分离株存在较高同源性(96.9%~99.2%),亲缘关系较近;而N42正好相反。该研究表明,近年来安徽各地猪场以PEDV新变异毒株的流行为主。  相似文献   
43.
典型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是抗原递呈的关键分子,具有重要的免疫功能,与多种疾病密切相关。为深入了解地方品种鸡MHCⅠ类α分子的特征,尤其是抗原结合区域的特点,通过RT-PCR技术获得了29个淮南麻黄鸡完整的α链基因,并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淮南麻黄鸡MHCⅠα分子高度多态,但主要集中在α1和α2区域,该区变异氨基酸位点共68个,其中高度变异22个。淮南麻黄鸡MHCⅠ分子α1和α2区域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介于79.3%~99.5%之间,仅少部分序列完全一致。鸡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与鸭较高,介于57.6%~64.1%之间;其次为人和鼠。进化分析显示,淮南麻黄鸡MHCⅠ分子α1和α2区域分属于两个类群,但未显示明显的品种差异。此外,鸡与鸭的亲缘关系较近,与其他物种则遗传距离较远。研究结果表明,淮南麻黄鸡MHC分子在进化过程中呈现高度的多态性,但受到病原体的选择压力,多态性主要位于抗原肽结合部分的α1和α2区域。  相似文献   
44.
禽巴氏杆菌病又名禽霍乱,是多杀性巴氏杆菌所引起的一种传染病,该病急性型呈败血症和剧烈下痢,慢性型主要发生肉髯水肿和关节炎,该病分布广、流行快、死亡率高,各种禽类都有易感性,给家禽养殖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防治该病的西药药物颇多。但多数药物存在用药次数多、用量大、药物残留和不良反应等不足。中草药系天然药物,具有毒副作用小、无抗药性等特点。本室研究的复方5中草药提取液是以黄连等配伍而成,通过体外抑菌试验、MIC(最小抑菌浓度测定)的测定和人工感染治疗试验,证明疗效确实、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5.
肉鸡内脏型马立克氏病张丹俊(安徽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合肥230031某商品肉鸡饲养场1995年4月25日购进AA肉鸡苗5000只。采取水泥地面垫锯末的饲养方式。饲喂合肥正大肉鸡颗粒料,7日龄和14日龄分别对鸡群作了ND和IBD冻干苗滴鼻免疫。25...  相似文献   
46.
猪喘气病是猪肺炎支原体引起的~种猪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症状是咳嗽和气喘.主要病理变化发生在胸腔内,肺脏是病变的主要器官,以融合性支气管肺炎为病变特征.急性病例以肺水肿和肺气肿为主,慢性病例以肺脏尖叶,心叶、中间叶和膈叶前缘呈"肉样"或"虾米样"实变为主.随着我国畜牧业现代化的发展,许多集约化、工厂化,规模化的养猪场和养殖小区被建立.由于饲养方式的改变,大规模的频繁引种、场内或舍内饲养密度的加大、猪场疫病控制能力不强、饲养管理不善、饲料营养不科学等诸多不良诱因,导致了猪喘气病的普遍发生和蔓延.  相似文献   
47.
畜禽粪便中抗菌药物残留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使很多养殖场的畜禽粪便中长期存在一种或多种抗菌药物的残留。畜禽粪便中抗菌药物残留不仅对微生态环境造成破坏,而且通过食物链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有关学者就畜禽粪便中一些抗菌药物的残留检测方法进行了相关研究,已报道的有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氟喹诺酮类、磺胺类及聚醚类离子载体抗生素等,所建立方法都是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法(HPLC)。同时,对有的抗菌药物还进行了降解规律和方法的研究,如金霉素、恩诺沙星及盐霉素等。这些研究将为控制和消除畜禽粪便中抗菌药物残留以及促进其循环再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8.
安徽兔附红细胞体病流行情况调查与治疗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血液涂片直接和染色镜检法为检查的主要手段,对安徽各地的兔附红细胞体病流行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各地普遍存在兔附红细胞体的感染与发病,调查的41家兔场均存在附红细胞体感染(感染率为83,33%-100%)。治疗试验结果表明,联合用药效果较好,贝尼尔+强力霉素的治愈率为92,7%,贝尼尔+土霉素的治愈率为85.4%。  相似文献   
49.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是危害养鸡业的重要病毒性传染病病原之一,文章主要从IBDV的基因组结构、病毒蛋白及其作用、抗原变异、毒力变化、新型疫苗的研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0.
安徽省鸭疫巴氏杆菌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从安徽省的不同发病鸭场分离到 6株鸭疫巴氏杆菌 ,经常规玻片凝集试验确定这 6株细菌属血清Ⅰ型鸭疫巴氏杆菌。药敏试验表明 ,氯霉素、庆大霉素对这几株细菌高敏 ,土霉素、卡那霉素中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