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7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45篇
林业   39篇
农学   53篇
基础科学   41篇
  93篇
综合类   365篇
农作物   72篇
水产渔业   13篇
畜牧兽医   138篇
园艺   66篇
植物保护   27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83 毫秒
41.
硒是机体必须的一种微量元素,硒缺乏与多种病理状况有关,如肝坏死、生长迟缓、生殖障碍等。近来又发现缺硒与许多常见的慢性病有关,如心血管疾病、HIV感染、男性精子活力下降等。目前世界心血管疾病、癌症的发生率很高,而我国很多地区为缺硒地区,1976年国际硒学会推荐的标准是每天60μg,据我国13个省市营养调查材料可知,成人每日的摄硒量仅26.63μg,缺硒现象是普遍存在的。提高机体健康水平将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天然食物中的硒含量普遍较低,而亚硒酸钠之类的无机硒,因毒性较高只能用于医药品而不能用于食品,而且无机硒生物利用率较低。  相似文献   
42.
鸡新城疫HI抗体监测的注意事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43.
牛胚胎移植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人工授精技术可极大地提高公畜的利用效率,而胚胎移植技术则是充分挖掘优良母畜的繁殖潜力的有效途径。该技术的应用可从很大程度上提高母畜的繁殖率,从而在短时间内迅速扩大优良种群,加速畜群改良和纯种繁育进程,也是迅速提高我国牛群整体水平的重要而有效的手段,本文就牛胚胎移植的研究现状、关键技术以及影响胚胎移植的因素作以探讨。  相似文献   
44.
采用L9正交试验设计,研究氮、磷、钾3种肥料的3种用量水平对木耳菜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氮肥对木耳菜产量的影响最大,钾肥影响次之,磷肥影响很小.经方差分析表明,氮肥、钾肥使用量越大时,木耳菜产量相对越高、产值越大;3个磷肥水平下木耳菜产量差异不显著.最优施肥处理是A3B1C3,即尿素30 g/m2、过磷酸钙15 g/m2、硫酸钾17 g/m2.  相似文献   
45.
不同施氮水平下棉花生物量动态增长特征研究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在大田实验条件下,以定量方法系统地分析了黄淮海棉区(以河南安阳为试点)不同施氮水平(每公顷0 kg、120 kg、240 kg3、60 kg、480 kg)下棉株生物量的动态累积特征,结果表明:棉株地上、地下部分干物重的动态累积符合Logistic生长曲线,生物量的增长对氮肥施用量较为敏感;施肥量为360 kg.hm-2时棉田具有快速增长期启动早、持续时间短、增长速率大等特征,说明该施氮量利于棉花生长前期的生物量的快速累积,氮肥施用量过多或过少均不利于合理棉花群体的建立;不同的施氮量可以调节快速生长期的早晚和持续时间,同时亦可改变其干物质累积速率。生产中可以通过调节氮肥的施用量与时间获得高产。对于黄淮海棉区,适宜的施肥量为360 kg.hm-2,7月中旬为棉田肥水管理的关键期。  相似文献   
46.
47.
近红外光谱法与国标法测定大豆蛋白质和脂肪的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适宜黄淮海地区种植的3种品质类型的夏大豆品种进行了密度和氮磷的组合处理,并将收获后的籽粒分别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法和国家颁布的标准化学测定方法进行蛋白质和脂肪的测定,结果发现,同一份样品分别用这两种方法进行测定的结果吻合性较高,其中脂肪含量平均相差仅为-0.03%,蛋白质含量平均相差0.37%。用两种方法测得的脂肪和蛋白质数值,相关系数均大于0.91。  相似文献   
48.
采用人工室内降雨方法就河北内邱县岗底坡地褐土酶活性流失规律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流失泥沙中单位土体酶活性随坡度增大而减小,除脲酶外流失泥沙均高于土壤中酶活性,有明显富集,呈现出高肥力土壤高流失,低肥力土壤低流失的基本规律;土壤酶流失总量与坡度呈指数变化关系,符合MC=atb预测模型;流失四种酶(过氧化氢酶、脲酶、蔗糖酶、磷酸酶)之间呈显著正相关,水土流失引起酶总体的损失;土壤酶和养分流失之间呈现出一定的相关关系,土壤蔗糖酶和磷酸酶活性可作为土壤侵蚀度的分级指标。  相似文献   
49.
在蔬菜及果树上进行了施用活性有机肥的试验,结果表明:(1)施用活性有机肥对大白菜生长发育有较好的促进作用。株高、叶片数、叶宽、开展度3次测量均高于常规施肥,产量比常规施肥每公顷增产5010kg,增产率达10.96%,投入产出比也较高,效益比为1:6;植株的抗病能力也较常规施肥(5.6%)强,降低了2.9%。(2)活性有机肥较传统施肥明显提高番茄的品质。座果总数增加14,小果数量降低4%,大果和中等果数分别增加2%和1.9%;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传统施肥高3.1%。(3)施用活性有机肥处理能提高李果百果重、单株平均产量,分别比施等量普通复合肥的高11.1%和22.7%;施用活性有机肥可显著降低李果果实的总酸度,降低了0.1%,Vc含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提高0.2mg/100g和2.1%,果实硬度指标未表现出差异。  相似文献   
50.
土壤剖面不同层次标记硝态氮的运移及其后效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目的】以北方半干旱湿润区潮土为对象,探讨土壤剖面不同层次硝态氮(NO-3-N)的运移及其后效。【方法】采用外源标记微注射法,设置田间微区试验。【结果】在试验水氮管理条件下,15、45、75 cm 3个标记处理分别向下迁移了65、35、25 cm,但均未移出作物根区(1 m)。播后至冬前3个标记处理100 cm处土壤溶液NO-3-N浓度变动较小,生长后期小麦15、45 cm标记处理出现上升,而菠菜则有所降低,两种作物的75 cm标记处理在整个生长季持续上升,说明作物对75 cm标记硝态氮利用程度较低。夏玉米对前茬标记氮的利用率为2.1%~5.6%,其中以标记45 cm土层处理残效最高;15 cm和45 cm 2个标记深度前茬小麦京411显著高于前茬小麦小偃54。【结论】土壤剖面不同层次累积硝态氮在作物生长季内未发生强烈的淋洗,但表现出上层标记硝态氮移动距离长,下层移动距离短的规律;100 cm处土壤溶液NO-3-N浓度的动态变化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作物根区内氮素利用的状况;后茬作物对标记于土壤剖面不同深度的硝态氮的利用是很有限的,与前茬作物吸收、土壤剖面硝态氮的运移及残留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