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1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52篇
林业   14篇
农学   57篇
基础科学   13篇
  25篇
综合类   255篇
农作物   56篇
水产渔业   46篇
畜牧兽医   82篇
园艺   30篇
植物保护   2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实验以花魔芋种子为材料,研究无菌播种诱导萌发试管苗技术,以获得无菌试管植株,并由此获得外植体,从而解决魔芋组织培养过程中污染率及褐变率高的问题。实验结果表明,播种于MS培养基中的魔芋种子经培养30 d即可获无菌幼苗,将无菌幼苗的叶柄、叶片接种于MS+1.0 mg/L 6-BA+1.5 mg/L NAA培养基中培养,叶柄...  相似文献   
62.
层状非均质包气带渗透性特征及其对降水入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的岩性界面影响了降水在包气带中的入渗、运移与再分布过程,其影响机制仍是有待研究的学科前沿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基于层状非均质包气带6 m×4 m×5 m样方,开展了多场次自然降水入渗过程的原位试验监测,研究结果表明层状非均质结构对降水入渗过程和速率影响明显:(1)地层分界面处土壤含水率呈现陡降变化特征;(2)220 cm深度以上包气带中土壤含水率对降水入渗响应变化敏感,呈含水率陡变的多峰谷式脉冲响应变化特征,其中20~100 cm地层土壤含水率变化幅度为22.58%~29.76%,120~200 cm地层土壤含水率变化幅度为13.74%~20.74%;220 cm深度以下包气带中土壤含水率对降水入渗响应滞缓,年内呈现平缓单峰响应变化特征,反映了多场次降雨的累积效应,其中220~400 cm地层土壤含水率变化幅度为2.3%~12.15%,430~460 cm地层土壤含水率变化幅度为2.5%~3.41%;(3)层状非均质结构阻滞了水分的运移(湿润锋通过亚砂土-粉砂界面时,平均运移速度由10.53 cm·d~(-1)下降为0.77 cm·d~(-1);湿润锋通过亚砂土-亚粘土界面时,平均运移速度由12 cm·d~(-1)下降为1.86 cm·d~(-1)),当岩性界面处水分不断蓄积克服阻力后才能向下运移;受上部界面水分蓄积的影响,下部层状非均质结构的阻滞作用将被减弱甚至不明显。  相似文献   
63.
湿地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调节气候、水利、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被誉为地球之肾。郑州市湿地资源较多,通过对郑州市湿地资源的分布、规模、保护现状、管理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的深入研究,提出了郑州市湿地资源保护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4.
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啶酰菌胺、咯菌腈及其复配物对草莓灰霉病菌的室内毒力,通过Wadley法进行增效作用评价,并验证了复配物对草莓灰霉病的田间防效。结果表明:啶酰菌胺和咯菌腈以质量比1∶1、5∶1、3∶1、2:1、3∶2复配对草莓灰霉病菌表现增效作用,以质量比1∶3、1∶4、1∶5、4∶1复配则表现相加作用。其中3∶1复配的增效作用最明显,增效系数为4.47,田间对草莓灰霉病的最佳防效可达74.40%。  相似文献   
65.
本文介绍了实施内蒙古东部赤峰地区树木引种试验研究项目以来的引种工作情况。重点对樟子松、欧洲赤松不同种源幼苗生长表现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19个樟子松种源中,以章古台、错海、库都尔、石珂四种源苗期表现最佳;在13个欧洲赤松种中以Rutel、Niepojomice、Ruchtol三种源苗期表现最佳。在65个引进树种中,有49个表现出适应性强、生长正常的特性。  相似文献   
66.
作物品种的优良种性是实现其“高产、优质、高效益”的内因和基础。适宜南京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的单季粳(糯)稻优良品种,必须具备丰产性、稳产性、熟期性、优质性四个方面的优良种性。自1991年以来引进了20多个粳、糯稻新品种和新品系,在校内外农科教结合基地进行了观察试验、示范对比。对其中优良种性表现比较突出的杂交中粳稻204A/轮回422、迟熟中粳96-19、早熟晚粳94578和迟熟中粳糯95225等4个品系作了较为细致地研究。初步认定:这些粳稻新品系通过进一步扩大试验、示范和推广,可以填补全市水稻生产中的高产优质新品种的空白,进而成为优良粳稻的接班和当家品种。  相似文献   
67.
1997~1998年连续两年进行池养罗氏沼虾试验,年均养殖面积4468m^2,年均产虾1496.3kg,每667m^2产量罗氏沼虾223.4kg,平均起水130608.2元,总成本46645.5元,每667m^2养殖水面年利润在12531.7元,投入产出比为1:2.8。  相似文献   
68.
综述了影响辣椒制种质量的主要因素,包括种子的发芽率和生活力、净度、水分、纯度等。并相应地提出了提高辣椒制种质量的有效措施,旨在为辣椒杂交种子生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9.
为研究长江口鳗苗捕捞量与生态因子的相互关系,于2012年汛期对长江靖江段鳗苗的捕捞量进行了监测,采用广义可加模型(GAM)对日捕捞量与水温、潮差、气压、浑浊度等生态因子之间的相关性作了分析。结果显示,靖江段鳗苗汛期为1月下旬—4月上旬,单船总捕捞量为221~443尾,平均(344.8±83.4)尾。1月均值仅0.4尾/d,且空网率高达90.9%;4月为旺汛期,均值10.4尾/d,空网率仅为10.0%。GAM模型显示,潮汐周期—月份交互项、水温和潮差对鳗苗日捕捞量的影响显著,而气压、浊度和月相周期对鳗苗日捕捞量的影响不显著。潮汐周期—月份交互项、水温和潮差对鳗苗日捕捞量的偏差解释率分别为42.4%、19.1%和13.1%,均呈现正相关关系。统计也显示,日捕捞量表现出上、下弦月较低、新月或满月前后较高的半月周期波动。鳗苗捕获的最低水温为6.3℃,而10~15℃为适宜捕捞水温。高潮期和低潮期分别占总捕捞量的76.8%和23.2%。研究表明,长江口鳗苗在借助潮汐流而快速溯河的过程中,部分在口门水域即被捕获,部分滞留在了长江河口段,而影响鳗苗溯河的重要生态因子是潮汐和水温。  相似文献   
70.
<正>在规模化养猪条件下,提高母猪繁殖力是提高养猪生产效益的前提,母猪的窝产仔数、断乳全窝重、年产仔胎次是衡量母猪繁殖力高低的重要指标。我们在规模猪场中从决定母猪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