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4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62篇
林业   96篇
农学   73篇
基础科学   115篇
  96篇
综合类   560篇
农作物   53篇
水产渔业   56篇
畜牧兽医   227篇
园艺   88篇
植物保护   32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75篇
  2018年   93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82篇
  2013年   74篇
  2012年   85篇
  2011年   91篇
  2010年   85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香蕉枯萎病己成为香蕉的毁灭性病害。该病属于土传性病害,扩散蔓延速度快,难于进行生物控制、药物防治及轮作、浸田等常用防治方法的防治。因此,防治香蕉枯萎病的最佳方法是进行香蕉遗传改良,培育抗病品种。选用从INIBAP[(International Network for the Improvement of Bnana and Plantain,国际香(大)蕉改良网络)]引进的42份香蕉种质资源,采用伤根侵染法,用含2×106个孢子/L的香蕉枯萎病1号和4号小种菌液分别对42份香蕉幼苗进行处理,筛选抗香蕉枯萎病种质。结果表明:在侵染1号小种时,7份材料表现高感,13份感病,22份中抗,无高抗;在侵染4号小种时,25份材料表现高感,12份感病,5份中抗,无高抗。综合分析显示,M11和M25对枯萎病1号和4号小种均表现中抗。  相似文献   
72.
本文采用模拟人工淹水逆境的试验方法,研究花生生育后期,湿涝胁迫对不同种植方式下花生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湿涝胁迫可使花生的百果重、百仁重、饱果率、出仁率、单株生产力、单株结果数和产量明显降低,籽仁脂肪和油酸含量有所降低,蛋白和亚油酸含量有所提高。湿涝胁迫对花生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程度:结荚期胁迫危害大于成熟期,平作种植危害大于起垄种植。  相似文献   
73.
CDK5(Cyclin-dependent kinase 5)是脯氨酸导向的丝氨酸/苏氨酸激酶(CDK)家族成员之一,CDK5与特异的调节子结合并激活后,通过磷酸化底物在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发育和有丝分裂后神经细胞的功能及骨架结构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研究表明,CDK5可对不同的信号传导通路上靶蛋白的磷酸化参与脑发育早期神经细胞轴突分化、生长及导向等神经系统发育事件进行调节。对CDK5磷酸化底物进行综述,旨在为CDK5作用机制及新功能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74.
在喀斯特地貌温凉气候区对鱼腥草进行不同播种量试验,探讨鱼腥草的适宜播种量。结果表明:播种量低对鱼腥草植株的茎粗、分枝、叶长和茎叶数比较有利,播种量高则鱼腥草植株的株高和茎株数占优势。在本种植区域和种植条件下种植的鱼腥草茎叶水浸出物均高于药典标准(浸出物不得低于10%),均有较高的药用价值。相比较播种量在450 kg/hm2时,鱼腥草根茎蛋白质、脂肪含量最高,随着播种量的增加逐渐降低,1 650 kg/hm2的播种量,鱼腥草根茎水溶性糖和纤维素含量最高;4 050 kg/hm2的播种量,鱼腥草茎叶产量、根茎产量、根茎净增重均最高,其茎叶水溶性糖和蛋白质、脂肪、纤维素含量均较高,因此,兼顾鱼腥草产量与品质,建议生产上鱼腥草的适宜播种量在4 050 kg/hm2左右。  相似文献   
75.
根据南华县森林资源和森林防火的现状,着重调查森林防火存在的主要问题,客观地分析了森林火灾发生的规律及特点,并提出了预防和扑救森林火灾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76.
皮肤粘膜的颜色主要取决于皮肤粘膜的血液循环或血液的成分是否异常,如局部循环血量的多少,是否充血、淤血、出血,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含量、血红蛋白的携氧量、血红蛋白的性质,血液中出现异常的成分如血胆红素含量升高等。当发生某些疾病或生理条件改变而引起上述因素改变时,皮肤粘膜的颜色就会发生异常,出现苍白、暗红或青紫、鲜红或玫瑰红或樱桃红、发黄等。  相似文献   
77.
选取450尾欧洲舌齿鲈()幼鱼,体长(13.50±0.52)cm,体重(46.04±0.61)g,监测其在5种光周期(0L:24D、8L:16D、12L:12D、16L:8D、24L:0D,L表示光照时间,D表示黑暗时间)下的生长、摄食及肌肉营养成分等相关指标。实验周期为60 d。结果表明,8L:16D处理组的欧洲舌齿鲈的日增重系数显著高于其他各组(<0.05);0L:24D和8L:16D处理组粗脂肪含量分别较16L:8D处理组分别提高了19.70%和21.67%(<0.05)。5种光周期下的欧洲舌齿鲈幼鱼肌肉中均检测到17种氨基酸,其中8L:16D和12L:12D处理组的肌肉中氨基酸总含量较0L:24D组分别提高11.60%和9.16%(>0.05);肌肉中二十碳五烯酸(EPA)与二十二碳六烯酸(DHA)总含量在8L:16D处理组中最高,为14.21%,在0L:24D处理组中最低,为12.30%。不同光照周期对欧洲舌齿鲈幼鱼生长、摄食和肌肉营养品质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综上所述,8L:16D和12L:12D光照环境更适宜欧洲舌齿鲈的生长。  相似文献   
78.
灌水控制下限对冬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为制定冬小麦的优质高效灌溉指标,通过3个生长季(2005-2008年)的人工控水试验,研究了不同灌水控制下限对冬小麦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播种—拔节前期水分胁迫对冬小麦生长、产量及品质的负面影响不明显,且可节水11.68%~18.18%,水分利用效率提高8.33%~12.5%;拔节—抽穗前期水分胁迫对冬小麦生长的抑制作用最明显,使籽粒出粉率、蛋白质质量分数显著降低,面团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显著缩短,产量降低6.56%~9.08%,但可节水24.29%~31.95%,水分利用效率提高6.19%~10.63%;抽穗扬花期水分胁迫对冬小麦生长没有明显影响,虽显著提高了籽粒蛋白质、湿面筋、氨基酸质量分数和出粉率,但减产9.96%~11.35%,水分利用效率仅提高了4.12%~5.62%;灌浆成熟期水分胁迫对冬小麦生长影响最小,籽粒蛋白质、湿面筋、氨基酸质量分数和出粉率均显著提高,但大幅度降低了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只提高了1.03%~5.95%。华北地区冬小麦优质高效节水灌溉指标是:播种—拔节前期、拔节—抽穗前期、抽穗扬花期和灌浆成熟期的灌水控制下限分别为50%、65%、70%和65%田间持水率。  相似文献   
79.
甘肃省草原灾害评价与预警决策信息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甘肃省草原的基本概况、灾害类型及灾害成因进行分析,利用GIS的分析与决策方法,建立基于WebGIS的草原灾害预警决策信息系统,从而实现甘肃省草原灾害的信息化与可视化。  相似文献   
80.
耕地生态安全是粮食安全的基础。基于国家公顷生态足迹模型测算2000—2021年黄河流域耕地生态安全,采用标准差椭圆和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揭示黄河流域耕地生态安全的时空演进特征,识别其驱动因素的时空异质性。结果表明:黄河流域耕地生态安全总体呈现"N"型变动趋势,仍具有较大提升空间。从空间格局来看,黄河流域耕地生态安全呈现"东北—西南"方向收缩、"西北—东南"方向扩散态势,耕地生态安全差距变大。城镇化、财政支农及降水有利于提高黄河流域的耕地生态安全,农村居民收入及化肥施用强度则具有抑制作用,各影响因素存在明显的时空分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