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4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7篇
林业   19篇
农学   27篇
基础科学   26篇
  26篇
综合类   163篇
农作物   20篇
水产渔业   15篇
畜牧兽医   64篇
园艺   21篇
植物保护   2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沈阳及喀左县棉铃虫抗药性测定初报关万鹏蒋玉文张哲(沈阳农业大学,沈阳110161)(大连市环保设计研究院,大连116023)棉铃虫Heliothisarmigera(Hübner)是一种世界性害虫。在我国,棉铃虫是棉花上的主要害虫之一。自70年代末8...  相似文献   
92.
糖料是我国重要的农产品和战略物资,事关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涉及我国多个省区县域经济发展、边疆地区农民增收和乡村产业振兴,地位十分重要."十三五"期间,我国糖料生产保持稳定发展,产能有了新提升,基地建设取得新成效,品种更新有了新进展,绿色生产技术不断得到推广应用,全程机械化作业持续推进,但仍然存在立地条件差、生产成本高、单...  相似文献   
93.
以10个玉米品种为试材,研究辽西地区膜下滴灌对不同玉米子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表明灌溉与不同玉米品种产量互作显著,各灌溉处理总耗水量(ET)差异均不显著,部分灌溉高产品种的水分利用效率差异不显著,不同品种灌水利用效率(IWUE)差异显著,豫丰508与新单001的IWUE较高,分别为2.07 kg/m3与2.02 kg/m3;通过聚类分析将玉米划分为低水效和高水效品种,表明高水效品种产量比低水效品种增产,辽单1211(产量最高为955.43 kg/667m2)是子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兼顾的最优品种,高水效品种增产的主要原因是行粒数、百粒重的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94.
农地征收的补偿价格是在补偿标准的基础上,由各利益主体进行博弈而决定的。在原有被征地农民和地方政府之间博弈的基础上,将被征地农民内部进行拆分,研究分析不同群体农民在征地中的差异和行为,以及由此引发的他们和地方政府之间的互动博弈,得出相应结论,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农村土地集体入市的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95.
旨在明确云南省马铃薯春作区晚疫病菌对甲霜灵的敏感性,为马铃薯晚疫病化学防治提供参考。采用菌落直径法对2018-2020年采自云南省春作区的301株马铃薯晚疫病菌进行甲霜灵敏感性测定,结果显示:甲霜灵高抗、中抗、敏感菌株分别占测定菌株的76.41%、21.26%和2.33%。研究结果表明,2018-2020年云南省马铃薯春作区晚疫病菌甲霜灵抗性菌株已高达97.67%,甲霜灵已不能在云南省春作区用于防治晚疫病。  相似文献   
96.
对虾养殖池塘混养牡蛎对底质有机负荷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18个海水池塘陆基围隔进行对虾池塘不同密度混养牡蛎试验,利用N、S、P综合相对污染指数对不同密度混养牡蛎对虾池塘底质养殖负荷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混养牡蛎虾池底质中N、S、P营养指标随养殖进程呈上升趋势,到实验结束时,不同密度梯度牡蛎混养围隔底质污染程度不同,根据N、S、P综合相对污染指数评估养殖负荷,各围隔呈低谷状排列:Ⅱ组(98.14)>Ⅲ组(60.64)>Ⅳ组(33.05)>Ⅴ组(29.68)<Ⅵ组(126.85);不同密度处理中,位于谷底的Ⅴ组为最佳放养密度点,对于养殖密度为4.5×106尾/hm2的对虾池塘,混养牡蛎最佳生物量为1003.2g/m3,转换为生产规模,则混养牡蛎最佳生物量为1.01×104kg/hm2。  相似文献   
97.
郭素敏  张哲 《植物医生》2011,24(1):29-30
近30年来,小地老虎在忻定盆地发生为害的上升之势明显,偏重发生、大发生的频率增加。根据忻州市忻府区南胡区域测报站、代县赵村测报站积累的资料,结合田间的虫口密度调查,发现忻定盆地第一代小地老虎的发生为害程度与当年成虫的始见期、4月上旬至5月上旬灯下成虫量、4月份降水量、4月份平均气温等因子相关性密切。一般成虫始见期早、成虫量大、4月份多雨中温的年份,发生为害重;第一次成虫高峰日19~24d(多数年份是21~23d)为第一次化学防治的适期。  相似文献   
98.
张哲  杜桂娟  马凤江  杨姝  刘洋 《草业科学》2011,28(7):1296-1300
为研究豆科牧草的耐荫机理,在不同遮阴处理条件下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草木樨(Melilotus suaveolens)、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沙打旺(Astragalus adsurgens)和百脉根(Lotus cornioulatus)的形态和生理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随着光强减弱,5种豆科牧草的株高、分蘖数、最长节间长度、根长及叶绿素含量均降低,其中白三叶变幅最小,百脉根次之;在23%透光下,白三叶的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牧草;百脉根的丙二醛含量明显增加,而白三叶变化较小;沙打旺出现死亡现象。5种豆科牧草的耐荫性为白三叶最强,百脉根其次,紫花苜蓿和草木樨较差,沙打旺最差。  相似文献   
99.
选用1日龄AA肉仔鸡960只,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4个重复,研究在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多不饱和脂肪酸(0、150、2503、50 mg/kg PUFA)对肉鸡肠道内环境的影响。试验期为35 d:1~7日龄为预试期,饲喂基础日粮8;日龄进入正式期,于肉鸡28日龄和42日龄每个处理分别抽取5只鸡进行屠宰试验,测定消化道中pH和消化酶的活性。结果表明:在肉鸡饲料中添加不同梯度的PUFA,与对照组相比,能够降低消化道pH值,提高肉鸡各肠段消化酶脂肪酶、胰蛋白酶、淀粉酶的活性,改善肠道环境;尤其在250 mg/kg添加量下对各肠段脂肪酶的活性的影响效果最为显著(P<0.05);由此可见,在肉鸡日粮中添加PUFA具有优化肉鸡肠道环境的作用,其最适添加水平为250 mg/kg。  相似文献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