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1篇
林业   13篇
农学   18篇
基础科学   7篇
  4篇
综合类   116篇
农作物   9篇
水产渔业   15篇
畜牧兽医   107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套作对太子参生物量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套作对太子参生物量和产量的影响,为这种重要中药材的合理栽培提供参考。通过连续 2个生长季的盆栽试验,以太子参单作为对照,设置大豆和玉米2种套作处理,考察套作对太子参生物量和产量指标的影响。与太子参单种相比,套作处理降低了太子参的地上生物量,增加了总生物量,显著地提高了产量,极显著地提高了根茎比;套作促进了光合产物向根系的分配,有助于太子参产量的提高,且套作大豆和玉米对提升太子参产量的效果相当;套作对太子参的单根重指标表现出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其对太子参的增产作用主要是通过增加太子参的分根数来实现的。实际生产中可选择合适的作物与太子参套作,提高太子参产量,并获取更大的综合收益。  相似文献   
52.
围栏内海南坡鹿饲草相对可采食资源量测定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海南大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围栏内用样方法测定海南坡鹿Cervus eldi Hainan经常采食的18种草本和18种灌木类饲草的相对可采食资源量.研究表明,坡鹿对植物部位有较强的选择性采食,对草本植物只采食植株上部约1/2段;对灌木只采食主枝条上部约2/5段上的青绿叶片和小枝梢上端约3 cm处.按干物质计算,草本类饲草的生物量为0.74 kg/m2,灌木类饲草的生物量为0.22 kg/m2.无论草本还是灌木类,饲草的相对可采食资源量相差很大,最小为1.16%,最大为16.68%.各种饲草相对可采食资源量的差异性与坡鹿在围栏内对饲草的选择性采食有关.  相似文献   
53.
海南坡鹿饲草粗蛋白质和微量元素含量与喜食性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海南大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围栏内,测定海南坡鹿饲草的喜食性;采集坡鹿经常采食的草本植物和灌木各18种,测定其粗蛋白质、铁、锰、锌和铜含量,并分析其与饲草喜食性的相关关系.结果显示,随着粗蛋白质和微量元素含量增加,饲草的喜食性显著提高,海南坡鹿优先摄取粗蛋白质和微量元素含量丰富的饲草.灌木类饲草的粗蛋白质、铁、锰、锌和铜含量分别为12.24%、265.44、61.43、26.72和17.82mg/kg,均显著高于草本类饲草含量(依次为9.39%、142.67、34.05、13.67和9.44mg/kg).灌木是海南坡鹿旱季长达半年多时间里在大田保护区围栏内得以维持平衡的生态营养需要的重要营养源.对海南坡鹿饲草资源量的研究表明,大田保护区围栏内坡鹿喜食的灌木类饲草的可采食资源量在逐步减少,这是由于它们被坡鹿长期选择性采食所导致的.  相似文献   
54.
朗德鹅祖代不同个体选配组合繁殖性能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选育适应湖北气候特点的肥肝鹅新品系。[方法]采用随机交配方法,对160只朗德鹅祖代鹅按1:3性比为1组,建立14个父系选配组合和26个母系选配组合,观测不同选配组合在1个产蛋季节种鹅的繁殖性能。[结果]结果表明,各组合种鹅的繁殖性能指标存在较大差异(P〈0.01),14个父系组合相比较,种鹅产蛋总数、只平产蛋、平均蛋重、产蛋天数、平均产蛋率、受精率、受精蛋孵化率、入孵蛋孵化率和健雏率等指标值的变异系数分别达24%、24%、5%、14%、25%、23%、15%、29%和11%;同样26个母系组合相比较,这些指标值的变异系数分别达到了27%、27%、4%、8%、26%、20%、15%、27%和11%。[结论]法国朗德鹅在饲养条件下繁殖性能不整齐,可选择性大,可以进行肥肝鹅新品种(系)选育。  相似文献   
55.
为了筛选产量高、抗晚疫病性能好、适宜宁南山区大面积推广的优良品种,在适宜马铃薯种植和晚疫病流行的西吉县对23个马铃薯品种作田间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马铃薯品种‘青薯9号’、‘庄薯1号’、‘庄薯3号’、‘冀张薯8号’、‘陇薯3号’等品种高产、抗病性强,适宜大面积推广。产量在1 000 kg/667 m2以上且抗性较好的品种依次是:‘晋薯14号’、‘宁薯4号’、‘晋薯15号’、‘宁薯13号’、‘同薯23号’、‘克新17号’,适宜做轮换品种。经相关分析,不同马铃薯品种的病情指数和产量呈极显著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56.
大血藤炭疽病的病原鉴定及病害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防治大血藤炭疽病,通过组织分离法从病果中分离得到病原菌,并对病原菌进行培养、孢子大小测定和鉴定。显微镜镜检的病原菌特征表明,引起大血藤炭疽病的是炭疽菌(Colletotrichum sp.),测微尺测量大血藤炭疽菌的孢子大小为5.2~6.5 μm×13.0~33.8 μm,结合寄主和病原特征,表明引起大血藤炭疽病的病原菌为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引起贵州省黔东南州的大血藤炭疽病,可以通过农业防治和药剂防治来减少病害的危害。  相似文献   
57.
喹唑啉衍生物具有广泛的农药生物活性,如抗细菌、抗真菌、杀虫、除草、抗病毒及杀螨等,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将不同药效团引入到喹唑啉骨架中,经结构修饰后能合成一系列具有农药生物活性的新型喹唑啉衍生物。本文综述了2000年以来喹唑啉衍生物的合成及农药活性研究进展,旨在为喹唑啉结构的修饰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8.
选择300只29日龄生长鹅进行28 d的饲养试验,研究在高纤维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2%和0.4%的NSP酶制剂对生长鹩小肠食糜黏度及盲肠微生物数量的影响.对小肠食糜黏度的研究结果显示:0.2%与0.4%的NSP酶制剂对十二指肠食糜相对黏度的下降幅度分别为9.43%和10.69%(P<0.05),对空肠食糜相对黏度的下降幅度分别为10.74%和12.81%(P<0.05),对回肠食糜相对黏度的下降幅度分别为14.11%和15.03%(P<0.05).对盲肠微生物数量的研究结果显示:0.2%与0.4%的NSP酶制剂对盲肠大肠杆菌、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均无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59.
文章通过对莫尔道嘎林业局植被垂直分布带生态特征的调查分析,提出了各垂直分布带的经营目标。  相似文献   
60.
槭树的观赏特性及园林绿化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是世界槭树现代分布中心,种质资源丰富,共有槭树150种左右,在城乡园林绿化方面,尤其是在彩叶树的应用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主要介绍槭树的观赏特性及利用现状,重点介绍不同槭树在景区、公园、庭院、通道、盆栽绿化应用中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