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5篇
林业   6篇
农学   27篇
基础科学   11篇
  7篇
综合类   92篇
农作物   24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16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1.
为了明确黑龙江省不同年代育成大豆品种耐密性的遗传改良效果,选用黑龙江省不同年代育成的5个大豆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田间试验,研究密度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年代育成品种之间和不同种植密度处理之间产量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种植密度为30.0万株/hm2条件下,产量增加百分率呈由低到高再降低的单峰曲线变化趋势;密度为37.5万株/hm2条件下,变化趋势与之相反,2种种植密度条件下产量增加百分率与品种育成年代相关均达到显著水平;不同年代育成大豆品种最大种植密度变化为高—低—高的趋势。不同年代育成品种之间和不同种植密度处理之间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不同年代育成品种在30.0万株/hm2和37.5万株/hm2条件下,蛋白质增加百分率与品种育成年代相关达到显著水平,脂肪含量降低百分率与品种育成年代相关达到显著水平。综上所述,从产量和品质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黑龙江省不同年代育成大豆品种耐密性呈高—低—高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2.
本文首先结合形态学特征和ITS—r DNA序列分析,鉴定菌株YNCA1219为稻恶苗霉(Fusarium moniliforme Sheld.)。以菌株YNCA1219对孕酮进行生物转化研究,分离得2个转化产物,通过核磁共振(NMR)、质谱(MS)及红外(FTIR)等手段对孕酮转化产物进行结构鉴定,其结构为11α-羟基孕酮(Ⅰ)和11α,15β-二羟基孕酮(Ⅱ)。结果表明菌株YNCA1219转化孕酮具有一定的专一性。  相似文献   
13.
水稻的重要形态特征包括株型和穗型,对水稻的产量水平及群体结构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也是目前水稻育种与栽培工作研究的重点。从水稻株高和穗型的分类、株高的遗传基础、穗型对生理特性的影响、穗部性状对产量的影响及株穗型对品质的影响角度进行了综述,分析了目前的研究状况,为水稻丰产优质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合农71选育集成了有性杂交、辐射诱变和分子设计三种育种方法.介绍了合农71的选育经过、品种特征特性、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表现,初步提出了适宜种植区,总结了其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5.
自走式轻型竹材采伐机的设计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竹材采伐效率,提出了一种自走式轻型竹材采伐机的设计方案,利用Solidworks软件对采伐机进行实体建模,确定了采伐机的整机结构,对其切削原理和切削功率的大小进行分析和计算,得出采伐机的切削功率为2.33 kW,总功率为4.32 kW。同时对采伐机的行驶稳定性进行分析,确定采伐机纵向行驶的最大爬坡角为23°,横向行驶的最大坡度角为47°,整机的转弯半径为0.581m。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讨论了作物育种学课程改革的意义,以吉林农业科技学院为例,从提高任课教师的任课能力、完善教学内容及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课程考核改革等方面对应用型本科院校《作物育种学》课程进行了改革、创新和实践,并且初见成效,加强了作物育种学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为评估人、马Tetherin(hu Tetherin、eq Tetherin)限制流感病毒的活性,本研究将huTetherin、eqTetherin克隆于慢病毒表达载体pLPCX中,分别构建重组质粒pLPCX-HA-hu Tetherin、pLPCX-HA-eqTetherin,并构建pLPCX-HA作为阴性对照。将上述构建的重组质粒,pVSV-G以及pcGP共转染293T细胞,获得假病毒后感染MDCK细胞,并利用嘌呤霉素筛选、纯化,建立稳定表达huTetherin和eqTetherin的MDCK细胞系。经western blot鉴定显示,该细胞系中huTetherin和eqTetherin可稳定表达。以反向遗传救获的马流感病毒(A/equine/Jilin/1/1989)(JL89)感染这两种细胞系,结果显示eqTetherin和huTetherin均对该流感病毒株具有显著限制作用。该研究为进一步评价和探索huTetherin和eqTetherin限制流感病毒的作用和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氮素后移施肥对大豆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保持磷钾肥不变的前提下,控制氮肥总量,将适量的氮肥用作基肥和种肥,其余氮肥后移分期施用研究氮肥对大豆产量及品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豆氮肥后移分期施用增产效果显著,不同处理间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水平,以N6处理(纯N量种肥15 kg·hm-2、始花期追氮30 kg·hm-2、始花期喷氮7.5 kg·hm-2及鼓粒期喷氮7.5 kg·hm-2)产量最高,产量为3 285.71 kg·hm-2。大豆始花期追施氮肥的增产作用大于始花期、鼓粒期喷施氮肥,始花期和鼓粒期分期喷施氮肥增产效果好于始花期一次性喷施。氮肥后移分期施用对大豆的油分与蛋白质含量有较明显的影响。充足的底肥或种肥氮有利于提高大豆油分含量,而氮肥后移施用明显降低了油分含量,随着始花期追施氮肥量的增加,大豆油分含量呈递减趋势;对大豆的蛋白质含量影响作用与油分正好相反,氮肥后移分期施用使蛋白质含量显著提高,幅度为0.373 3%~1.323 3%;氮肥后移施用对大豆籽粒蛋脂总和的影响与蛋白质的变化趋势一致。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寒地超高产大豆产量及生长发育动态研究结果表明:合农60处理在高密度、高肥水条件下产量极显著高于对照处理.为4895.7kg/hm^2。该处理各生育时期单株干重、叶面积比对照处理低.但群体干重、LAI显著增加,后期LAI长时间保持在7.000以上:在各生育时期叶绿素含量始终保持最高,且有较高的净光合速率(14.062μmol/m^2·g)和较低的蒸腾速率(4.511μmol/m^2.g),综合以上因素为光合产物积累及产量形成奠定了基础并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20.
南方红豆杉嫩枝扦插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探索南方红豆杉嫩枝扦插的最优条件,解决南方红豆杉的繁殖难题,本研究拟通过激素、消毒时间、激素处理时间、插穗年龄和扦插基质等5个因素对南方红豆杉扦插愈伤率、生根率、根长和根数的影响,研究南方红豆杉的扦插技术。结果表明,激素、插穗年龄和扦插基质对红豆杉的扦插影响较显著,消毒时间和激素处理时间对扦插生根的影响不显著。南方红豆杉最优扦插组合为:A2B1C1D2E1,IBA 1000 mg/L+高锰酸钾消毒30 s+激素浸泡30 s+成年树插穗+泥炭:珍珠岩体积比为1:1基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