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篇
  免费   1篇
林业   18篇
基础科学   16篇
综合类   53篇
水产渔业   60篇
畜牧兽医   12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张文革 《齐鲁渔业》2010,(10):61-62
滨城区作为农业部确定的渔情信息采集点之一,每月按要求及时准确完成信息采集工作,同时,充分利用采集的渔情信息数据,指导渔业生产。  相似文献   
22.
30%氟吗啉水分散片剂对辣椒疫霉病防治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何璐  王勇  张文革  孟野  沙小玲  冯春华  孔宪滨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4):6538-6538,6543
对30%氟吗啉水分散片剂防治辣椒疫霉病进行了研究。室内及田间试验表明:30%氟吗啉水分散片剂对辣椒疫霉病有良好的防治效果,田间处理剂量为100~200 ga.i./hm2,对辣椒疫霉病的防效在88%~97%,持效期在16 d以上,且对供试作物安全。  相似文献   
23.
<正>一、向日葵空秕发生主要原因1、与环境有关一是干旱。向日葵是一种抗旱适应性较强的作物。据测定,向日葵每生产1kg干物质,需要460~560kg的水,蒸腾系数是禾谷类作物的2~3倍。尤其在花盘形成至终花期需水量最大,约占全生育期需水量的60%。此期缺水就会空壳秕粒增多,造成严重减产。生产上受干旱胁迫,又缺  相似文献   
24.
西瓜的栽培历史悠久,原产于热带非洲南部的卡拉哈里沙漠,喜温耐热.西瓜不仅清凉解渴,而且药用价值很高,性味甘寒,含有大量蔗糖、葡萄糖、果糖以及铁钙,具有降低血压、消除肾脏炎症的作用.现将大棚西瓜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一、品种选择 西瓜塑料大棚栽培应选用早、中熟,中果型,商品性状好,适口性佳,耐低温弱光,耐阴湿,宜嫁接栽培,早熟、丰产、抗病优良的品种.  相似文献   
25.
以国家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为背景,结合三峡库区护岸林建设,通过对栽植于重庆涪陵南沱镇连丰村的笋用竹撑绿杂交竹3号护岸林的调查,测定了撑绿竹杂交3号在不同立地条件下的竹丛秆数、胸径、生长宽和竹高等生长因子,并分析了这些因子和立地条件的关系,采用F检验、SSR法多重比较,结果表明:坡向对竹高有极显著影响,阳坡竹子比阴坡竹子平均高1.30 m;土壤厚度对生长宽和竹高有显著影响,在40~60 cm厚的土层上竹子的生长宽比在20~40 cm厚的土层上的竹子生长宽平均宽0.20 m,竹高平均要高0.82 m;不同立地因子组合对竹高有极显著影响,平均竹高变化范围在7.47~9.54 m之间.  相似文献   
26.
本文通过对峙培养,菌间交互作用机制观察及拮抗菌培养液对病菌生长影响的测定,探讨绿色木霉菌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拮抗作用及其作用机制.室内及田间试验表明,绿色木霉·烯酰吗啉水分散片剂300~600倍液,对番茄灰霉病的防效为83%~95%,且对作物安全;其对病原茵的抑制作用是通过代谢产物(酶或有毒物质)的作用表现出来的.  相似文献   
27.
为探讨牛磺酸的增智机理,用Morris迷宫学习记忆模型,对大鼠补充或抑制牛磺酸的吸收影响海马、前额叶中乙酰胆碱酯酶(AchE)、一氧化氮合酶(NOS)的活性及海马CA3区光辉层和前额叶锥体细胞层线粒体超微结构的变化作了比较。结果发现,补充牛磺酸在功能上可以提高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在成分上可以降低海马、前额叶中AchE的活性、提高海马、前额叶中NOS的活性;在结构上可以使线粒体的嵴增长、排列紧密。因此,牛磺酸可能通过影响胆碱能系统的作用、增加第二信使的含量及改善大脑超微结构,起到增智的作用。  相似文献   
28.
在单胞藻的培养中,常会发生敌害生物的污染,而导致培养失败。为防治污染,保证单胞藻培养的成功。现把敌害生物对单胞藻的危害及防治简介如下,以供生产者参考。1敌害生物对单胞藻的危害1.1直接吞食一些较大的敌害生物,如轮虫、游仆虫、尖鼻虫、变形虫、海生残沟虫等,直接吞食藻细胞。由于单胞藻生长繁殖较快,如果敌害生物的数量不多,吞食量不大,则影响并不显著。但当敌害生物大量繁殖后,吞食量也增大,则对藻类产生严重的影响。尤其是轮虫的吞食量达到惊人的程度,在两三天内可以把藻细胞吃光,使藻液变清。1.2通过分泌有害物质对单胞藻起抑制和毒害作用一些较小的敌害生物,如小白虫、微孢子虫等通过其分泌的抗生物质对培养藻类产生毒害作用。当敌害生物分泌的抗生物质的量还较少时,培养藻类繁殖不快,生长不良。当敌害生物大量繁殖,抗生物质大量分泌后,即造成培养藻类下沉死亡,使培养失败。敌害生物分泌的抗生物质对培养藻类的毒性大小,依不同种类而异,有些种类毒性大,虽然还未在培养液中达到大量繁殖的程度,已能使培养藻类严重受害。但一般情况下,当敌害生物在培养液中达到较大数量后,才会造成严重后果。一种生物对藻类的危害作用,可能是一个方面的,也可能两个方面同时发...  相似文献   
29.
旨在研究主被动遥感结合的地表覆被变化监测方法,使用高分数据和哨兵1号数据分别代表被动和主动遥感,对新疆西天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表覆被变化情况进行检测,进而对得出的林地、草地、建筑物检测结果进行联合分析,最终得到主被动遥感联合变化检测结果。通过实地精度检验对主被动遥感联合变化检测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变化检测结果精度达到90%以上。说明结合主动遥感和被动遥感既能克服天气的影响,又能在检测中保留光谱和纹理等丰富的信息,变化检测的精度较高;主被动遥感联合变化检测可以较为快速、准确地掌握地表覆被类型的变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被动遥感数据的云量困扰。并且该方法在林地和建筑物上有较高的敏感性,适合森林自然保护区的森林变化和建筑监测。  相似文献   
30.
为了揭示林内的小气候特征及森林对小气候变化的响应。利用梯度系统采集西天山森林的空气温度、空气湿度、风速、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等气象要素的观测数据,对这些气象因子在不同高度.上的差异状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40~70 m高度的空气温湿度差别不大,近地面1.5m空气温度显著低于其他梯度.空气湿度显著高于其他梯度,同时发现空气湿度和气温在日变化上呈负相关。土壤温度的日较差和年较差随着深度增加而逐渐变小。在日变化上土壤温度与空气温度之间有明显滞后性。土壤含水量无明显日变化月度变化各梯度未形成规律性变化特征。从风速角度看,风速变化总体上与高度呈正相关,近地面1.5m有所不同。林冠对太阳辐射的阻挡作用明显,林下温度低.水分蒸发量小,空气较为湿润。深层土壤受外部因素影响小,温度变化相对平稳。森林对风力阻挡作用明显,但近地面1.5 m风速影响因素较为复杂,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