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30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20篇
  18篇
综合类   134篇
农作物   14篇
水产渔业   8篇
畜牧兽医   57篇
园艺   30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外源Cd胁迫对红壤性水稻土微生物量碳氮及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研究外源Cd对红壤性水稻土微生物学指标的影响。采集湖南长沙红壤性水稻土,设置外源Cd胁迫浓度梯度为0、1、3、5、7 mg·kg~(-1)和10 mg·kg~(-1),进行室内模拟土壤Cd污染培养实验,测定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和土壤酶活性指标。结果表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随外源Cd胁迫浓度的增加表现为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当外源Cd胁迫浓度为1 mg·kg~(-1)时,土壤微生物生物碳、氮含量达到最大值;土壤脱氢酶、过氧化氢酶和脲酶的活性随着外源Cd胁迫浓度的增加而显著降低;而土壤蔗糖酶活性随外源Cd胁迫浓度的增加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趋势。由通径分析可知:外源Cd胁迫可以直接影响土壤微生物生物量,也可以通过酶活性间接影响土壤微生物生物量,Cd污染对酶活性的影响也有同样的作用机制;其中Cd胁迫对微生物生物量碳的直接抑制作用系数最大(-1.110),与脱氢酶的相关系数最大(-0.952~(**))。综上,外源Cd胁迫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酶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对脱氢酶活性抑制作用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42.
采用育苗移栽和一次性施肥方式开展田间试验,在常规施用复合肥和碳酸氢氨作底肥的基础上,添加不同用量的氰氨化钙(CaCN_2),研究其对油菜(Brassica campestris L.)产量的影响和调节土壤p H、控制油菜根肿病的作用。结果表明,CaCN_2使土壤p H明显提高,但对油菜根肿病的直接作用效果不明显。CaCN_2作油菜底肥施用,肥效在油菜现蕾抽薹时起作用,增产效果极显著,施用300 kg/hm~2的CaCN_2,油菜产量达2 305.5 kg/hm~2,比对照增产71.5%;施用900 kg/hm~2的CaCN_2,油菜产量达2 976.0 kg/hm~2,比对照增产121.4%。但CaCN_2投资成本较高,比较油菜种植效益,以300 kg/hm~2的CaCN_2用量最为经济实用,油菜不计工本效益3 712元/hm~2,比对照高1 746元;而施用900 kg/hm~2的CaCN_2种植效益只有1 194元/hm~2,比对照低772元。因此建议油菜生产上CaCN_2的使用量以300 kg/hm~2为宜,结合种子包衣、苗床消毒等化学措施防治油菜根肿病。  相似文献   
43.
人参果营养价值高, 富含人体所需的18种微量元素,在其他果蔬中少见。人参果1年栽种多年收益,大田春栽,1年收2次,666.7平方米产3000~4000千克, 以最低价4~6元/ 千克计算,666.7平方米收入1.2~2.4万元。温室大棚栽培,666.7平方米产4000~6000千克,收入1.6~3.6万元。人参果具体栽培措施如下。1 定植 选择排灌方便、透气性好、土壤肥沃的中性土壤。施足底肥。农家肥每666.7平方米3000~4000千克,磷肥、复合肥各50~70千克,草木灰100~150千克。株距45~50厘米,行距65~70厘米,垄高10~15厘米,人参果苗定植在垄的两侧。下…  相似文献   
44.
羽毛粉的营养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虽然由于羽毛粉所含的氨基酸不平衡,使它从来没被认为是家禽饲料的主要蛋白质来源,但是它能够提供家禽所需的一些必需氨基酸。  相似文献   
45.
采用网室盆栽试验,研究了3种不同硝化抑制剂及其组合对清江白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尿素配施3种不同硝化抑制剂及其组合的清江白硝酸盐含量呈现相似的波动曲线,菜体硝酸盐总体呈降低的趋势,降幅在8.34%~65.60%之间.配施不同硝化抑制剂及其组合的清江白,收获时菜体硝酸盐比对照减少13.21%~70.86%,产量增加3.45%~59.42%,叶绿素总量增加0.15%~27.41%,类胡萝卜素增加2.30%~29.15%,Vc提高26.00%~131.97%,植株N、P、K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单施3种硝化抑制剂的作用效果以硝化抑制剂Ⅰ效果最好,从组合看,整体表现为配施硝化抑制剂Ⅰ的组合效果较好,其中硝化抑制剂Ⅰ+Ⅱ+Ⅲ的硝化抑制作用效果最佳.对配施硝化抑制剂Ⅰ的残留量研究表明,硝化抑制剂Ⅰ施用67 d后,降解率为89.93%.  相似文献   
46.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对水稻-油菜轮作体系重金属污染风险和农产品质量的影响.试验设置化肥(T1)、化肥+低量有机肥(T2)、化肥+中量有机肥(T3)、化肥+高量有机肥(T4)4个处理,各处理氮磷钾用量相等,重复4次.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水稻和油菜地上部生物量及籽粒产量没有显著差异(油菜茎杆除外).糙米Cd含量随有机肥配施比例提高而增加,中量和高量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处理(T3和T4)糙米Cd含量已接近谷类污染的临界值0.2 mg·kg-1,存在一定的健康风险.根据油菜籽粒的出油率35%折算(其他部分为菜籽饼)和国家饲料卫生标准对饲料中Cd、Pb的卫生要求,油菜籽粒的Cd、Pb含量均在安全范围内.化肥处理(T1)会引起土壤-作物系统Cu和Zn的亏缺,施用有机肥(T2、T3、T4)会导致Cd的积累,全部处理均有Pb的积累.适量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既可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微量营养元素(Cu和Zn)的亏缺,也可有效地控制农田生态系统重金属的污染,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47.
重庆马铃薯土壤养分分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了解重庆主要马铃薯产区的土壤养分状况,通过采用土壤养分测试的方法,研究重庆主要马铃薯产区巫溪和城口两县随机采集的62个0~20 cm土壤样本。结果表明,大部分马铃薯土壤pH > 7.6,整体偏碱,不适宜马铃薯生长。有机质含量较丰富,其中高于20 g/kg的土壤占80.6%,高于40 g/kg的土壤占17.7%。全氮、磷含量丰富,有近一半土壤全钾含量属适量范围,丰富和缺乏范围内的比例分别是24.2%和30.6%,以巫溪县马铃薯土壤全磷、全钾含量缺乏较严重,比例分别为35.3%和50.0%。两县马铃薯土壤有效氮、磷、钾、硫含量均较丰富,交换性钙、镁含量十分丰富,而城口县土壤有效硫含量整体偏低。土壤有效铁、锰、硼均缺乏,比例分别为48.4%、56.4%和98.4%,有效铜、锌含量则十分丰富,各微量元素的含量以城口高于巫溪。通过试验研究得出,同一产区不同部位土壤养分存在很大差异,不同产区马铃薯土壤养分丰缺范围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48.
施用生物质炭对旱地红壤有机碳矿化及碳库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探究生物质炭施入旱地红壤后对该地区土壤有机碳矿化以及有机碳库的影响,采用田间定位试验,设置7种生物质炭施用量处理,分别为0(C0),2.5(C1),5(C2),10(C3),20(C4),30(C5),40t/hm2(C6),以三库一级动力学理论为基础,对这7种处理的土样进行了室内呼吸培养试验。结果表明:(1)与C0相比,C4、C5和C6处理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呈上升趋势,C5处理土壤有机碳含量上升幅度最大为14.66%;C2、C3、C4、C5和C6处理土壤活性碳均显著增加,C6处理增幅最大为25.00%;土壤惰性碳在C3、C4、C5和C6处理中显著增加,增幅分别为18.92%,40.09%,53.60%和49.55%;除C5处理外,其他生物质炭施用量下土壤缓性碳相对于C0处理,分别降低了1.96%,6.54%,8.82%,9.31%和12.91%。(2)与C0处理相比,施加生物质炭后土壤有机碳累积矿化量均显著降低,C6处理降低幅度达25.93%。随着生物质炭施用量的增加,土壤有机碳累积矿化量逐渐降低。(3)土壤有机碳、活性碳和惰性碳与生物质炭施用量存在极显著(p0.01)的正相关,土壤缓性碳与其存在显著(p0.05)的负相关。研究结果可为提升典型旱地红壤肥力,减缓温室气体排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9.
安徽省城镇化与耕地利用集约化的动态响应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红  张晓玲 《农业工程学报》2017,33(12):262-269
为分析城镇化与耕地利用集约化的动态关系,促进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该文在构建城镇化与耕地利用集约化动态响应关系理论框架的基础上,基于传统农区安徽省1998—2014年相关数据,建立向量自回归(vector autoregression VAR)模型,检验两者之间的协整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运用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分析城镇化与耕地利用集约化的互馈关系。结果表明,复种指数对城镇人口比例冲击的响应先为负向后为正向,贡献率为14.4%;对二三产业比例和土地城镇化则均产生负向响应,并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贡献率分别为10.4%、15.6%。化肥投入对城镇人口比例的冲击产生正向的响应,贡献率为12.1%;对二三产业比例有正向和负向响应,反应强度先增加后减少,解释水平为1.2%;对土地城镇化产生先增加后趋于平稳的负向响应,贡献率为22.3%。农业机械总动力对城镇人口比例的反应为正向的先增加后趋于平稳,贡献率为20.3%;对二三产业比例的负向响应的解释水平为2.4%;对土地城镇化的冲击呈现负向增加的响应,且贡献率高达66.3%。总体来看,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对耕地利用集约化有正向推动作用,但集约化需要适度发展,过快的城镇化不利于可持续集约化的实现;耕地利用集约化对城镇化的影响程度相对较低,说明耕地集约利用水平的提高仅可在一定程度上支持城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50.
2004年,一贯盛产玉米、绿豆、蓖麻的吉林白城大地,第一次在全区示范推广了棉花种植。白城市的这一抉择不是盲目的。这里的气候条件与自然环境和国内第一产棉区新疆的北疆相似,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且耕地多是沙土,有利于喜温好光的棉花生长。如果科技攻关跟得上,就能有效补足所差的几百度积温,同样能夺取高产丰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