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1篇
  2篇
综合类   25篇
水产渔业   32篇
畜牧兽医   8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0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东台市东台镇养鱼专业户张树存2006年利用鱼池1.87公顷,进行南美白对虾高效养殖.5月下旬投放虾苗130万尾,经过5个多月的精心饲养管理,取得总产11500千克,获产值23.5万元,每0.067公顷单产410.7千克,平均产值8392.8元,创效益3215元,现将养殖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2.
以富士苹果为材料,研究了采前10 d用10 mg/L外源5-氨基乙酰丙酸(ALA)处理对果皮花青素合成与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虽然7个种植户之间数据存在一定差异,但外源ALA处理均能不同程度改善果实着色程度,在一定范围内提高果肉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糖含量,并降低可滴定酸含量。与清水对照相比,ALA处理果实花青素平均值提高163.22%,固酸比、糖酸比平均值均提高1/3左右;但是,ALA处理对果实大小及硬度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53.
本文对饲料中添加不同含量的脂肪对俄罗斯鲟(Acipenser gueldenstaedti Brandt)稚鱼生长的影响作了初步探讨,并找到了脂肪的最适添加量。试验是在专用鲟鱼苗种培育池内进行,利用黑龙江水产研究所生产的鲟鱼饲料原粉,加入猪油和豆油,比例为1:1,作为饲料中脂肪的添加。试验设0、2%、5%、8%四个梯度,试验共进行35d。实验结果表明,脂肪添加含量为5%时,其相对增重率为299.24%,饲料系数为1.28,达实验期内效果达到最佳.实验发现,俄罗斯鲟对添加猪油和豆油的饲料抢食凶猛,远远高于不添加脂肪的饲料,说明饲料添加的油脂具有一定的诱食作用.  相似文献   
54.
不同摄食水平哲罗幼鱼排氨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摄食水平对哲罗幼鱼排氨率的影响,制定更科学的投喂策略,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了3个摄食水平(2%、4%、6%)的哲罗(Hucho taimen)幼鱼摄食前后的排氨率。结果显示:摄食后,3个摄食水平的哲罗幼鱼的排氨率均迅速上升,到达最大值后再缓慢下降,最后恢复到各自的初始水平;3个摄食水平的哲罗幼鱼的排氨持续时间(DNR)为(17.0±0.30)、(18.0±0.50)、(19.0±0.60) h,排氨率峰值时间(TNR)为(7.0±0.00)、(7.0±0.20)、(8.0±0.60) h,二者均随着摄食水平的增加而延长;哲罗幼鱼平均排氨率(NRave)和最大排氨率(NRmax)与摄食水平(m)之间的拟合方程分别为:NRave=1.1917+0.1581m(R2=0.9783,2.15%<m<6.36%);NRmax=1.2516+0.2595m(R2=0.9706,2.15%<m<6.36%)。结果表明:哲罗幼鱼养殖过程中要适当的增加投喂次数和减少每次投喂量;伴随着摄食水平增加,哲罗幼鱼体内多余的氨基酸也会增加,外源性排泄也随之升高。  相似文献   
55.
从乌兹别克斯坦引进体质量20~40g的野生大鳞鱼巴(Barbus capito)鱼种,经5年人工培育性腺已发育成熟,2008年5月筛选8尾亲鱼进行人工繁殖试验。结果表明:注射催产药物LHRH-A2、HCG和DOM可促使亲鱼产卵和排精,催产的尾雌鱼中有3尾成功产卵,获得受精卵4.8万粒,孵出鱼苗3万尾,其催产率、受精率、孵化率分别为75%,72.3%67.1%。水温20~23℃时,从受精卵到孵出鱼苗需要约70 h,到仔鱼上浮开口需要约6 d。在哈尔滨地区池塘人工培育大鳞鱼巴鱼苗,1龄鱼体质量可达(40.06±1.19)g,体长(14.34±0.15)cm。  相似文献   
56.
在水温22-24℃下和90 cm×60 cm×30 cm的水族箱中,采用静态急性毒性试验方法,研究了体重12.2±0.7 g杂交鲟(Acipenser baeri♂×A.schrenkii♀)幼鱼对富氯、氯胺T、聚维酮碘、二氧化氯、福尔马林、盐酸土霉素、氯化钠等7种常用水产消毒药物的敏感度。结果显示:杂交鲟幼鱼对药物的敏感度依次为富氯〉氯胺T〉聚维酮碘〉二氧化氯〉福尔马林〉盐酸土霉素〉氯化钠,安全浓度依次为0.21 mg/L、2.59 mg/L、3.88mg/L、6.35 mg/L、9.86 mg/L、143.45 mg/L、2396.03 mg/L;二氧化氯、聚维酮碘、福尔马林和氯化钠是杂交鲟幼鱼较好的消毒药物;杂交鲟对富氯和盐酸土霉素具有特殊的敏感性,其药浴浓度低于常规养殖鱼类;氯胺T的毒性与水体pH值密切相关,药浴鲟鱼时须注意水环境的酸碱度。  相似文献   
57.
江苏省东台市东台镇养鱼专业户曹林所2010年使用微孔管增氧技术养殖南美白对虾,2个鱼池3.33hm^2(50亩),5月下旬投放虾苗290万尾,经过4个多月的精心饲养管理,取得总产20560kg,获产值50.578万元,每667m^2产量411.2kg,产值10115.6元,效益5390.6元。现将养殖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8.
对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西伯利亚鲟A.baeri♂进行人工繁殖,观察杂交子代的胚胎发育过程。结果表明,在水温15~22℃时,杂交鲟胚胎发育历时141~151 h,所需总积温为2 608.5~2 793.5℃·h。施氏鲟成熟卵为多黄卵,卵裂呈特殊的辐射裂,受精后胚盘隆起不明显。根据对施氏鲟♀×西伯利亚鲟♂杂交子代胚胎发育外部形态及典型特征的观察,将胚胎发育分为受精卵、卵裂期、囊胚期、原肠胚期、大小卵黄栓塞期、神经胚期、眼囊形成期、心脏形成博动期和孵出期9个时期。  相似文献   
59.
延安市新造耕地马铃薯种植潜力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0.
张永旺 《新农业》2013,(16):29-30
全国及辽宁地区生猪市场供应量减少,价格呈现反季节上涨,预计近期生猪行情将小幅上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