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5篇
农学   40篇
基础科学   5篇
  60篇
综合类   139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18篇
园艺   1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快速发展,畜禽粪便已成为污染环境的重要污染源之一。采用多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法,采集华北北部奶牛养殖基点的48个鲜粪便样,经过化验、统计分析,结果:华北北部奶牛鲜粪便燃烧值变动范围2.161~4.221 MJ/kg,海拔、季节、养殖模式、奶牛组别四因素对其影响不显著,且四因素间不存在互作;华北北部奶牛鲜粪便含水率变化范围为75%~83.88%之间,海拔、奶牛组别两因素对其影响达显著水平,而因素互作中季节和奶牛组别互作效果显著;鲜粪便燃烧值与其含水率存有一定负相关性。这对促进奶牛鲜粪便资源再利用新技术研究,以解决当前集约化奶牛养殖中鲜粪便对环境污染难题、构建和谐社会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92.
不同病毒抑制剂防治烟草花叶病药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1-2002年进行了不同病毒抑制剂防治烟草花叶病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4%毒消乳油1000倍对烟草花叶效果好,防效高达57.41%,建议在生产上使用。  相似文献   
93.
晟绿丰药肥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用晟绿丰处理,对改善烟叶主要化学成分有一定作用,使烟叶烟碱、总糖、还原糖略有增加,总氮、钾、氯、蛋白质含量略有降低;在香气质、香气量、吃味、杂气等指标上略有改善。各项综合指标表明,施用晟绿丰处理对提高烟叶内在品质有一定作用,但效果不显著。  相似文献   
94.
  【目的】  阐明长期不同施肥处理的赤红壤旱地耕层土壤pH变化特征,并以模型预测土壤pH的未来变化,为区域土壤高产稳产和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在闽东南赤红壤旱地花生–甘薯轮作制连续进行16年化肥定位试验和14年化肥配施有机肥定位试验,测定各施肥处理的历年耕层土壤pH。以实测土壤pH为依据构建灰色预测模型,并进行模型可靠性验证。  【结果】  连续16年实测结果表明,不施肥CK处理和不施氮肥(尿素)处理(RF?N)的耕层土壤pH在16年间从基础土壤的5.90分别提高到6.24±0.18和6.21±0.17,分别年均递增0.021和0.019个pH单位;习惯施肥(FP)、推荐施肥(RF)、不施磷肥(RF?P)和不施钾肥(RF?K)处理均导致土壤酸化,且酸化程度没有显著差异。化肥配施有机肥可抑制土壤酸化或提高土壤pH。连续14年推荐施肥配施猪粪(RF+PM)处理的土壤pH从基础土壤的5.73提高到5.80±0.36,显著高于RF和推荐施肥配施商品有机肥(RF+COM)两个处理,年均递增0.005个pH单位,但与推荐施肥配施稻草(RF+S)处理的差异不显著;RF+COM处理抑制土壤酸化的效果较差,土壤pH年均递减0.019个pH单位,且与RF处理没有显著差异。土壤pH灰色预测模型显示,不同施肥处理的拟合误差在0.997%至4.321%;土壤pH变化存在明显的阶段性特征,拐点出现在试验开始后的第3或4年;土壤pH变化趋势受不同施肥处理的显著影响。CK和RF?N处理在试验开始后的第3年内土壤pH处于上升状态,但在第4年后就稳定在6.20左右。FP、RF、RF?P、RF+COM、RF+PM和RF+S处理在试验开始后的第3或4年内土壤pH处于下降状态;在定位试验持续到第3或4年之后,FP、RF、RF?P和RF+COM处理的土壤pH则稳定在5.50左右;但RF+PM和RF+S处理的土壤pH则处于上升状态,至第14年时分别达到6.26和5.91,比该试验地基础土壤pH 5.73分别提高0.53和0.18个pH单位。  【结论】  长期施用推荐施氮量或更高量的氮肥(尿素)是赤红壤旱地土壤酸化的主要原因,土壤pH变化存在阶段性特征,拐点出现在定位试验开始后的第3或4年。在推荐施肥基础上用腐熟猪粪或稻草替代1/3化学氮肥,在拐点后可显著提高土壤pH,效果是腐熟猪粪>稻草。  相似文献   
95.
烟草钾素营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钾是烟草体内最重要的矿质营养,与烟叶品质密切相关。烟叶钾含量偏低是我国烟叶与国际优质烟叶品质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烟草钾素营养研究成为农业科技重要的关注点之一。从烟草生产的钾素平衡状况、烟叶钾含量的时空变化特征、烟叶钾含量的影响因素、烟草体内钾的吸收与分配等方面对我国目前烟草钾素营养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对目前烟草钾含量的改进措施效果不理想的原因进行了简要分析,对烟草钾素营养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和理论空白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6.
淹水胁迫是影响植物分布与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植物耐涝性研究是提高作物耐涝性以应对日益严峻的极端气候及规模化生产管理的关键。为了合理开展植物耐涝性研究,深入挖掘不同植物响应淹水胁迫的调控机理,本文归纳了淹水胁迫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总结了植物响应淹水胁迫的调节机制,并详细分析了淹水胁迫对植物表型性状、生物量、光合作用、活性氧离子积累、糖含量和生物膜的影响,以及乙烯信号分子、活性氧清除机制、渗透调节、形态调节、分子和代谢调控在植物响应淹水胁迫中的调节机制。最后,通过总结,提出了合理开发外源调节物质提高作物耐涝性值得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7.
为探明水葫芦沼液替代化肥氮的作用,该研究分析了田间等氮量条件下水葫芦沼液与化肥配施对马铃薯产量、养分吸收及土壤硝态氮残留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与100%沼液或100%化肥处理相比,沼液配合化肥可显著提高马铃薯产量和单重,其中25%沼液、75%沼液比例配合化学氮肥处理的马铃薯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比100%化肥处理...  相似文献   
98.
甘薯的氮磷钾养分吸收及分配特性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探明宁紫1号甘薯的氮磷钾养分吸收和分配特性,为合理施肥提供依据.该研究在田间进行,设5个处理3次重复,从甘薯栽插成活到成熟收获期间,每隔15 d取1次植株样,茎叶和根分别称重、烘干,分析氮磷钾养分含量.结果表明:每生产1 000 kg鲜薯需要吸收的氮磷钾总量为11.24 kg,氮磷钾比例为1.00:0.69:2.32;不同生长阶段甘薯的氮磷钾养分累积特征明显不同,氮的吸收主要集中在甘薯生长中前期(移栽后60 d内),生长后期由于落叶使累积量反而下降,磷钾的吸收90%以上发生在甘薯生长的中后期(移栽后30 d至成熟);累积在甘薯茎叶和块根中氮磷钾总量相近,但累积在茎叶中的氮和块根中的磷钾偏多,累积在茎叶中氮磷钾的比例为1.00:0.60:2.03,块根中为1.00:0.82:2.69;移栽后60~75 d是宁紫1号甘薯"源-库"关系的过渡期.  相似文献   
99.
几种改良剂对砷镉铅复合污染水稻土的修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水稻盆栽试验研究了3种改良剂(自制有机肥、泥炭、钢渣)2个用量(1000.00mg/kg和3000.00mg/kg)对修复砷镉铅复合污染水稻土的效果,以常规施肥为对照.结果表明:①高用量有机肥和高用量泥炭处理水稻的经济产量显著(P<0.05)高于对照;仅高用量有机肥、高用量钢渣及低用量泥炭处理的土壤有效态砷含量显著(P<0.05)低于对照.②两种用量的钢渣、低用最有机肥和低用量泥炭处理后精米中砷镉铅含量均低于中国无公害大米标准.③相关分析表明土壤pH和有机质的提高分别是收获后水稻精米中Pb、Cd含量较低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0.
为筛选出适合于当地种植的砷(As)低累积水稻品种,并研究水稻不同器官间As的富集迁移.在As严重污染农田上进行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13个不同水稻品种对As的富集作用及其不同部位对As的累积迁移能力.结果表明:①所有水稻品种精米中As含量均低于国家绿色大米卫生标准中As含量(0.4 mg/ks)和无公害大米标准中As含量(0.5 mg/ks),其中南粳41精米中As含量较高(0.38 mg/ks),武粳15精米中As含量最低(0.10 ms/kg).②不同水稻品种间产量差异较大,扬稻6号产量最高,宁粳3号产量最低;③13个水稻品种不同部位As含量均为:根>茎叶>谷壳>精米,As主要在根部累积;④在本试验条件下(土壤中As含量为72.2 mg/ks),综合考虑产量及对As的吸收累积和迁移能力,供试的13个水稻品种中武粳15、武育粳3号、南梗44以及武香粳14为相对A8低累积水稻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