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8篇
林业   4篇
农学   22篇
基础科学   4篇
  3篇
综合类   83篇
农作物   8篇
水产渔业   33篇
畜牧兽医   25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陕西省留坝县大力实施"药菌兴县"战略,做特做优现代农业,代料食用菌发展较快,2015年以来"留坝香菇"先后获得农业部地理标志认证和全国地理标志集体商标注册。近年来,不断引进外地先进生产技术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本县实际,不断积极探索和完善香菇反季节代料栽培技术标准,促进和规范香菇生产、经营管理,单筒鲜菇产量由750g提高到900g,产量提高18%,为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及县域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2.
天山中部不同郁闭度天然云杉林立地土壤养分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天山中部4种不同郁闭度天然云杉林立地土壤养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4种郁闭度之间和不同土层土壤养分含量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具体表现为郁闭度较大的云杉林立地土壤养分含量总体高于郁闭度小的云杉林。在土壤剖面上,pH值与土层深度没有显著的相关性,而有机质、全氮、全磷、速效养分等指标则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不断降低,与土层深度呈明显负相关。表层与其余土层养分含量差别较大,土壤养分"表聚"现象明显。  相似文献   
103.
【目的】研究不同强度微波照射对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生态学参数及体内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为麦长管蚜种群爆发、综合治理、微波辐射产生毒性效应的分子机理及微波对昆虫种群遗传进化的影响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不同强度微波照射(功率分别为2,4,6W;照射时间分别为10,20,30s)麦长管蚜后,对第2代麦长管蚜进行特定时间生命表研究,分析微波辐射对麦长管蚜生态学参数的影响,并采用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方法,分析微波辐射对麦长管蚜体内抗氧化酶同工酶的影响。【结果】微波处理后,麦长管蚜的平均世代周期(T)、净增殖率(R0)、内禀增长率(Rm)均在中低强度(2,4W)照射时较对照有所提高,而在高强度(6W)照射时较对照显著降低。微波处理对麦长管蚜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抗氧化酶系统有明显影响,POD同工酶有新酶带出现,CAT和SOD同工酶酶带亮度随着微波辐射强度的增大而减弱。【结论】微波胁迫后麦长管蚜的生态学参数发生了变化,说明微波对麦长管蚜的毒害已遗传到下一代,高强度的微波处理对其影响更大。微波胁迫对麦长管蚜POD同工酶具有明显的激活效应,但是对CAT和SOD同工酶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4.
应用体长股分析法估算东海区日本鲭资源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2004-2005年对浙江群众近海灯光围网和外海机轮围网作业生产的监测调查数据,结合渔业统计资料,用体长股分析法对东海区日本鲭的资源量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日本鲭的自然死亡系数M=0.295,捕捞死亡系数F=1.6;东海区日本鲭的平均资源尾数为31.73×108 ind,折合资源重量为18.27×104 t,最大持续产量(MSY)为12.27×104 t;初始(最大)资源量为70.87×108 ind,折合资源重量为40.81×104 t。  相似文献   
105.
在栽培马铃薯的过程中采用绿色无公害,在确保其高产的同时还可以保证其质量。经过长期的实践,绿色无公害栽培可以分为种子的选择和处理、土地平整、施肥、播种、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六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6.
根据2017年夏季长江口海域的两个连续站位的温盐深仪剖面调查及24 h水样的采样数据,获得两个站位的温度、盐度、叶绿素a及营养盐剖面昼夜分布.利用回归分析法,研究各水层环境因子对叶绿素a的影响,建立不同水层叶绿素a变化与环境因子、浮游动物捕食效应的多元回归模型,并探讨长江口海域夏季叶绿素a昼夜动态变化机制.研究结果显示...  相似文献   
107.
带鱼保护区春秋季鱼类群落特征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2014年5月(春季)和11月(秋季)在带鱼保护区进行的渔业资源底拖网调查数据,采用非度量多维标度(NMDS)、典范对应分析(CCA)和分类回归树(CART)方法研究了带鱼保护区春、秋季鱼类群落空间结构和群落多样性,以及它们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显示,该水域春季共捕获鱼类75种,隶属14目49科63属;秋季捕获鱼类78种,隶属15目50科64属。春、秋两季鱼类空间结构均可划分为2个组群,经单因子相似性(ANOSIM)分析,不同季节的2个组群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CCA分析表明,影响春、秋季鱼类群落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有温度、盐度、水深以及浮游动物。春季多样性指数平均值为1.65±0.60,丰富度指数为2.46±0.90,秋季多样性指数平均值为1.42±0.53,丰富度指数为1.89±0.60。CART分析表明,影响春季多样性和丰富度的主要因素有Chl.a、DO、水深、p H和浮游动物(磷虾类和浮游幼体);秋季多样性主要受温度、水深和盐度的影响,丰富度主要受水深和温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明韭山保护区潮间带底栖生物种类组成和数量分布,为保护区管理提供基础资料。[方法]根据韭山列岛的地理位置,设置3个调查站位,于2016年8月进行取样调查。[结果]共鉴定潮间带生物78种,优势种有短滨螺(Littorina brevicula)、粒结节滨螺(Nodilittorina exigua)、日本菊花螺(Siphonaria japonia)、嫁虫戚(Cellana toreuma)、史氏背尖贝(Notoacmea schrencki)等;潮间带生物量密度平均为2 544.0 g/m2,个体密度平均为21 623.9个/m2;从3个站位的生物种类数分布来看,由多到少依次为积谷山、大青山和南韭山,生物量密度由高到低依次为大青山、积谷山和南韭山,个体密度由高到低依次为积谷山、大青山和南韭山。[结论]该研究为今后保护效果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9.
正近年来,陕西省留坝县大力实施"药菌兴县"战略,以农旅融合为目标,做特做优现代农业,代料食用菌发展较快,2015年7月"留坝香菇"获得农业部地理标志认证。1979年,将段木食用菌生产列入富民兴县的骨干项目,自1999年退耕还林政策实施后,大力推广食用菌代料栽培,但由于应用技术不够先进,导致成本高、成活率低、产量低、效益差。为此从2010年开始在吸收外地先进生产技术经验的基  相似文献   
110.
浙江省洞头海域三疣梭子蟹增殖放流效果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有效恢复洞头海域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资源,2014年采取增殖放流的生态修复措施,人工增殖放流三疣梭子蟹苗种1 894×10~4尾,并在放流前后实施渔业资源调查和社会调查;利用调查数据,分析放流前后洞头海域三疣梭子蟹资源密度和空间分布变化,并引入内禀增长率来表征自然群体在放流前后的种群扩繁能力,由此推算放流后放流群体所占比例;同时,根据三疣梭子蟹的体长频率分布情况,采用世代分析法估算当年补充群体所占比例,进而推算回捕率和放流经济效益,定量评估增殖放流效果。结果表明:洞头海域放流前后三疣梭子蟹资源密度分别为163和7 974尾/km~2,放流后呈现向周边海域扩散的趋势;三疣梭子蟹当年补充群体占总渔获的61.3%,放流群体占24.2%,放流回捕率为3.30%,当年可形成捕捞量39.6 t,回捕经济效益达158.4×10~4元。综上所述,增殖放流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修复洞头海域三疣梭子蟹资源、促进渔民增产增收的效果。本研究认为,该海域三疣梭子蟹尚有一定的增殖空间,建议可继续开展该品种的增殖放流,以有效利用该海域的基础生产力,提高渔业捕捞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