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6篇
林业   2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6篇
  3篇
综合类   33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47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为了解我国犬细小病毒病的流行病学、防疫、诊断、治疗现状及存在问题,为该病的诊断、治疗及新药开发奠定基础,笔者于2008年12月分别对北京、西安、郑州、天津、汉中5个城市共30家动物医院开展问卷调查,统计结果表明,2006~2008年细小病毒病犬占治疗病犬总数的比例分别为15.64%、19.37%和20.51%,呈逐年上升趋势;病犬中接种过细小病毒疫苗的犬约占32.00%,且未接种的多为幼犬;在受调查的动物医院中,93.33%的医院使用进口疫苗,33.33%的医院使用国产疫苗;使用犬细小病毒检测试纸检测的医院占96.67%,其中所使用全部是韩国进口试纸;治愈时间平均为5.5d,治疗中多配合使用犬细小病毒单克隆抗体,使用率达90.00%,其费用占总治疗费用的42.70%,单抗产品已成为犬细小病毒病诊治的主要来源。我国还缺乏犬细小病毒病的临床数据,对该病的诊治还有很多方面需要进行深入研究,国产诊治药物亟待开发。  相似文献   
22.
饲料加工过程中非淀粉多糖酶的催化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含非淀粉多糖酶小麦型饲料进行制粒加工,测定饲料还原糖及纤维素的含量,探讨了非淀粉多糖酶在饲料加工过程中对还原糖、纤维素、半纤维素降解的催化作用。试验结果表明,添加非淀粉多糖酶小麦型饲料在制粒过程中,还原糖增加17.76%(P0.01),半纤维素下降1.41个百分点(P0.01)、纤维素下降0.44个百分点(P0.05)。而无酶饲料在制粒过程中还原糖、纤维素及半纤维素均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23.
<正>在福建沿海滩涂围塘有近90%养殖对象均是对虾,因此,滩涂围塘一直也被称为“虾塘”。近年来,养殖南美白对虾、斑节对虾(金刚虾)以及日本对虾成为水产养殖业的聚焦点,也是福建沿海围塘养殖主要的优质养殖种类。围塘的生态混养技术在某种程度已相当成熟,文献[1-10]简述了虾、鱼、贝多方式混养技术的机制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4.
为探究荷斯坦牛步态评分(locomotion score,LS)影响因素及其对生产性能和血常规指标的影响,本研究收集测定了北京地区2个规模化牧场1 486头泌乳牛的体况评分(body condition score,BCS)、LS和DHI(dairy herd improvement)数据,并测定了101头泌乳牛的血常规指标。采用固定模型分析了牧场、胎次和泌乳阶段对LS的影响,以及LS和BCS等因素对日产奶量、体细胞评分、乳成分和血常规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牛的胎次和泌乳阶段均对LS有极显著影响,LS随胎次的升高而增加,从1胎至5胎及以上,LS升高了0.71分;泌乳阶段Ⅲ(100~199 d)、Ⅵ(350 d以后)的LS均显著高于阶段Ⅱ(45~99 d)(P<0.05),且均高于2分。LS对日产奶量、乳成分和体细胞评分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LS≥4分的奶牛日产奶量最低,较LS=1分的奶牛日产奶量降低了2.29 kg。各项血常规指标中,LS对奶牛红细胞数、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淋巴细胞数均有显著影响(P<0.05),而对白细胞数无显著影响(P>0.05)。随LS升高,奶牛红细胞数、淋巴细胞数、血红蛋白含量和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降低。LS较差的奶牛,其机体的免疫力和造血功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在规模化牧场中,定期评估牛群的LS能及时发现牛群肢蹄管理的问题,对减少因肢蹄问题引起的生产性能损失和过早淘汰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5.
行星边界层参数化方案(PBL)对天气气候和大气环境的模拟与预报具有重要影响。通过基于单柱模式(SCM)的乌鲁木齐单点理想实验,以及新疆2019年8月15—18日的一次降水天气过程的模拟检验及诊断分析,研究了YSU、ACM2、BOULAC、GBM、MYJ和QNSE 6种常用的PBL参数化方案模拟的大气比湿、位温等气象要素响应土壤湿度变化的特征。结果表明:土壤湿度增加时,使用不同PBL参数化方案模拟的低层大气都呈现出比湿增加、位温降低、边界层高度降低的显著特征;GBM、ACM2中,垂直水汽输送效率较低,大气比湿较低、位温较高、湍涡作用范围较大,降水偏漏报;QNSE、MYJ中,垂直水汽输送效率较高,大气比湿较高、位温较低,湍涡作用范围较小,降水偏空报;QNSE、MYJ模拟的2 m比湿最大;ACM2模拟的2 m比湿最小;夜间QNSE模拟的2 m温度最低;白天MYJ模拟的2 m温度最高;QNSE、MYJ模拟的10 m风速最高。这些模拟特征与PBL方案水汽垂直输送效率的差异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6.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农特建设规模迅速扩大,农民生活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农村环境问题已成为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通过问卷调查,主要研究了甘肃省临洮县红旗乡的环境污染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农村环境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27.
各国奶牛群体的选育目标建立之后,选育目标一直在不断发展,选择指数中性状的组成、定义和权重等都在不断变化。奶牛的选育是从关注产奶性能而开始,随后增加了体型外貌性状。由于奶牛的健康和繁殖问题的增加以及社会对动物福利的不断关注,20世纪末,世界范围内平衡育种理念在奶牛育种中逐渐形成,一些重要的功能性状加入各国的选择指数中;进入21世纪后,随着奶牛养殖业和社会的发展,育种家们开始关注和研究更多的性状,部分新性状已经开始在育种实践中选育应用。本文通过整理奶牛育种中有关新性状的研究并收集各国奶牛选育方案中的相关信息,综述了近十年奶业发达国家在奶牛遗传选育中正在研究或已经开始应用的新性状,并将这些新性状分为生产效率相关的新性状、应对环境挑战的新性状、健康福利相关的新性状、产品和加工相关的新性状及管理相关的新性状五大类,总结了这些性状的选育背景、定义方法、遗传基础和选育应用情况等,最后还总结了奶牛育种中新性状的研究应用过程,以期为我国奶牛遗传育种研究和育种目标完善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28.
河套平原区位于巴彦淖尔市南部,由北部阴山山前冲积扇、中部黄河冲积平原和南缘黄河漫滩组成,年平均气温6.8℃,无霜期136天,年均降水量74~256毫米,年蒸发量2240毫米,湿润度0.1~0.17,属于干旱地区.该区土层深厚,灌淤土、盐土、风沙土相间分布,光照充足,日温差大,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天然植被属荒漠化草原类型,主要包括枳芨、白茨、红柳和一些禾本科、蓼科、菊科植物,山前冲积扇有锦鸡儿、冷蒿等.  相似文献   
29.
为探究体况评分(Body Condition Score,BCS)和步态评分(Locomotion Score,LS)对奶牛泌乳性能的影响,本试验在2016年7月至8月通过对北京地区7个奶牛场近5 000头泌乳牛进行体况和步态评分并收集相关的DHI数据,采用固定模型分析BCS和LS的影响因素及场、胎次、泌乳阶段、LS和BCS对日产奶量、体细胞数及乳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BCS和LS对日产奶量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BCS对乳蛋白率有显著影响(P0.05);胎次对LS有极显著影响(P0.01),而对BCS无显著影响,场-测量人、泌乳阶段对BCS和LS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LS与BCS之间回归关系显著,LS较高的个体BCS较低。在生产上可以综合运用BCS和LS加强管理,提升产奶量,改善乳品质量,使牛场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