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7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79篇
林业   95篇
农学   94篇
基础科学   99篇
  109篇
综合类   773篇
农作物   76篇
水产渔业   87篇
畜牧兽医   210篇
园艺   109篇
植物保护   46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71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74篇
  2019年   85篇
  2018年   85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80篇
  2014年   101篇
  2013年   97篇
  2012年   126篇
  2011年   147篇
  2010年   89篇
  2009年   108篇
  2008年   72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明确百香果茎基腐病病原菌及其生物学特性,为其科学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植物病原真菌常规分离法对采自广西不同生态条件下的百香果茎基腐病病原菌进行分离,观察其形态特征,测定其致病性,分析其rDNA-ITS序列,鉴定引起百香果茎基腐病的病原菌.[结果]从采自广西各百香果种植基地的典型百香果茎基腐病症状植株中分...  相似文献   
992.
为评价秋冬茬设施番茄栽培中不同补光时段和时长对番茄生理、生长、产量和品质的综合影响,以大果型番茄合作906为试材,分别设置盖棉被前开始补光2 h至棉被放下后补光2 h(T1)、盖棉被后补光4 h(T2)、盖棉被后补光6 h(T3)、棉被揭开前补光4 h(T4)、棉被揭开前补光6 h(T5)等5组处理,对照组(CK)不进...  相似文献   
993.
为提升多元胺固化剂的柔韧性、耐腐蚀性、耐水性和低温固化性,以桐油为原料经酯交换、弗里德-克拉夫茨取代、曼尼希碱缩合、酰胺化反应合成一款新型桐油改性胺(TPH)固化剂,对其物化指标进行了表征,测试了单官能团(苄基缩水甘油醚)和双官能团(1,4-丁二醇二缩水甘油醚)活性稀释剂的添加量对环氧防腐涂料涂层性能的影响,以及涂膜的机械力学性能、防腐性能,并与腰果酚酚醛胺(PCD)固化漆膜的性能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防腐涂料中稀释剂添加量为10%时,TPH漆膜的表干时间和实干时间分别为40和90 min,其冲击柔韧性80 cm、柔韧性1 mm、硬度5H、耐冲击性≥40 cm,耐热性(150℃±3℃,4 h)漆膜轻微起泡、不脱落,耐湿热(47℃±1℃、相对湿度96%±2%、 1 000 h)和耐盐雾(1 500 h)无生锈、无气泡、无变色,耐航空煤油(168 h)硬度达4H、耐4109发动机润滑油(121℃±3℃,24 h)和耐15#液压油(66℃±3℃,24 h)表现为漆膜不起泡,不脱落,耐溶剂性能优良。与PCD漆膜相比,TPH漆膜具有优异的冲击柔韧性、硬度、耐高低温性以及耐溶剂性能。  相似文献   
994.
为了探究内生菌对中国特有植物青檀根际土壤肥力变化的影响,选取桂西北常见乡土树种青檀以及石山造林先锋树种任豆为研究对象,采集自然植被样地青檀和人工林对照样地任豆的非根际土壤样品、根际土壤样品和根系样品为试验材料,利用常规的土壤理化分析、细菌培养及16S rRNA测序技术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依次分析研究树种非根际土壤细菌、根际土壤细菌及根内生细菌的群落结构特征,并在门和属两个不同水平,对根内生细菌与土壤理化因子的相关性进行分析,进一步说明内生细菌对青檀根际土壤肥力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植被调查样地细菌种群数量具有明显差异,无论是非根际土壤细菌、根际土壤细菌,还是根内生细菌,任豆人工林对照样地明显高于青檀自然植被样地;(2)根内生细菌与根际土壤细菌及非根际土壤细菌彼此联系,相互作用,既有一定数量的共有种,又有各自的特有种,而且特有种的数量明显大于共有种;(3)在不同植被调查样地,菌群数量大小排序为:根际土壤细菌>非根际土壤细菌>根系内生菌;(4)青檀自然植被样地和任豆人工林对照样地,土壤细菌和根内生细菌的优势菌门组成相似,但相对丰度不同,其共有种的优势菌群均为芽孢杆菌属,...  相似文献   
995.
卵黄原蛋白(vitellogenin, Vg)作为雌性多功能生殖蛋白, 为卵黄发生提供所需的储备能源。为明确Vg基因在广聚萤叶甲Ophraella communa生殖过程中的潜在作用, 本研究通过RT-PCR技术克隆得到广聚萤叶甲的3个Vg基因, 其OcVg1, OcVg2和OcVg3开放阅读框(ORF)分别为5 310、5 322 bp和5 298 bp, 对应编码1 768、1 772和1 764个氨基酸。其OcVgs蛋白具有LLTP超家族的保守结构域:LPD_N、DUF1943和VWD结构域; 多位于N-端的多聚丝氨酸区(polyserine domains), 保守的GL/ICG、R/KXXR/K、DGXR基序和C-端半胱氨酸残基等。构建系统进化树发现, OcVgs与鞘翅目昆虫聚为一支。时空表达分析发现, OcVgs基因在不同组织及发育阶段的表达动态相似, 在脂肪体中特异性高表达(P<0.05); 在成虫羽化后的性成熟阶段的表达量最高, 幼虫期的表达水平可以忽略不计(P<0.05)。研究结果为深入理解广聚萤叶甲生殖作用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96.
8个种源黄芩光合特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以8个种源黄芩为研究对象,对其光合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8个种源黄芩的净光合速率、光饱和点、光补偿点等光合指标间差异显著,其中渭源种源黄芩对高光强利用能力最强,光饱和点为(1575±68)μmol/(m2.s),赤峰种源黄芩对弱光利用能力显著高于其他种源,光补偿点为(52±17)μmol/(m2.s);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上下午各有一高峰,午后2:00净光合速率均显著降低,出现光合“午休”现象。  相似文献   
997.
为不同气候条件下复烤片烟醇化质量的提高提供技术支撑,采用SDE-GC/MS测定醇化后烟叶致香成分的含量,研究云南玉溪和重庆盘龙不同气候条件下醇化的云南复烤片烟及重庆盘龙醇化的重庆复烤片烟致香成分的差异。结果表明:烟叶样品中共检测出63种致香成分,其中酮类23种、醇类11种、醛类9种、酚类3种、酸类2种、酯类及内酯类6种、杂环类5种、烯烃类3种、醚类1种,以云南醇化的云南烟叶致香成分总量最高;经多重比较,云南云南烟叶与重庆云南烟叶间达显著差异的致香成分有4-环戊烯-1,3-二酮、甲基庚烯酮和茶香酮等共计51个,云南云南烟叶与重庆重庆烟叶间达显著差异的致香成分有3-乙基-4-甲基-1H-吡咯-2,5-二酮、巨豆三烯酮C和4-羟基-β-二氢大马酮等共计49个,其数量基本相当;重庆云南烟叶与重庆重庆烟叶间达显著差异的致香成分有螺岩兰草酮、棕榈酸和吲哚等共计43个,达显著差异的致香成分数明显减少,重庆云南烟叶较云南云南烟叶更接近重庆重庆烟叶的特征;重庆云南烟叶与重庆重庆烟叶间无显著差异的致香成分有甲基庚烯酮、香叶基丙酮和β-紫罗兰酮等共计15个。云南烟叶在重庆醇化后其致香成分逐渐与重庆重庆烟叶接近,即在重庆醇化云南烟叶对致香成分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998.
对河(鱼屯)、剑尾鱼、斑马鱼、白缘(鱼央)、拟缘(鱼央)以及黑尾(鱼央)的鱼鳃进行了比较观察.斑马鱼和白缘(鱼央)鳃丝外具有凸起的平行卷曲状上皮,鳃丝表面都具有规则或不规则分布的环形微嵴、沟、坑、孔等结构.鳃小叶排列数量多少的顺序是:拟缘(鱼央)、黑尾(鱼央)、剑尾鱼、河(鱼屯)、斑马鱼、白缘(鱼央);白缘(鱼央)单单个鳃小叶面积最大;河(鱼屯)和剑尾鱼鳃弓表面具有纤维状条纹,斑马鱼比较光滑,而白缘(鱼央)、拟缘(鱼央)以及黑尾(鱼央)则具有起伏的沟纹,白缘(鱼央)尤其明显.比较分析结果显示,(鱼央)属作为底层肉食性鱼类,其鳃的结构具有诸多特异性,以适应低氧、浑浊、少光、浮游生物丰富的水底栖息环境.其中,白缘(鱼央)的鳃具有更大的表面积和较高的摄氧效率.  相似文献   
999.
为研究河川沙塘鳢同工酶系统的组织特异性,丰富河川沙塘鳢种质资源资料,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电泳法,对河川沙塘鳢的腮、脑、肝、脾、心、肾及肌肉共7种新鲜组织中的酯酶(EST)、乳酸脱氢酶(LDH)、苹果酸酶(ME)、苹果酸脱氢酶(MDH)、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6-PDGH)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共6种同工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河川沙塘鳢的6种同工酶系统具有不同程度的组织特异性。酯酶、苹果酸酶、苹果酸脱氢酶及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在肝脏中表达活性较强,乳酸脱氢酶在脑、鳃、心脏及肌肉中表达活性强,超氧化物歧化酶在鳃、脑组织中活性较强,肝脏中具有特异性酶带。  相似文献   
1000.
张燕 《种子科技》2017,(4):18-18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生产大国,随着时代的发展,农业更是在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重视起我国农业的现代化建设,通过更加先进的生产技术与管理技术来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玉米的种植情况一直是我国农业产业中的重要内容,因此必须重视玉米种植技术的推广,深刻认识玉米种植技术推广对于我国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从我国玉米种植技术推广的意义以及途径的相关内容入手进行具体的行文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