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20篇
林业   7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20篇
  19篇
综合类   36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96篇
畜牧兽医   39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磁化与去电子等活化水处理技术在农业灌溉领域的应用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为了阐明磁化—去电子水入渗对土壤水盐运移的影响机制,利用自来水、去电子水、磁化水(0.4 T)、以及磁化—去电子水开展一维垂直入渗试验,研究了磁化—去电子活化水对土壤水盐运移特征及盐分淋洗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磁化—去电子活化处理能够有效促进土壤水分入渗,增加土壤含水率,降低土壤含盐量,提高灌溉水盐分淋洗效率,并且磁化—去电子水在入渗能力、土壤含水率、土壤含盐量、盐分淋洗效率较磁化或去电子方法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与去电子水相比,磁化—去电子水累积入渗量增加了28.0%,到达入渗终点用时减少了25.7%,15 cm深度土层的土壤含水率增加了7.9%,整体土壤脱盐率增加了13.9%;与磁化水相比,磁化—去电子水累积入渗量增加了6.7%,到达入渗终点用时减少了12.2%,15 cm深度土层的土壤含水率增加了3.2%,整体土壤脱盐率增加了4.7%。磁化—去电子水对土壤盐分淋洗有显著促进作用,并且比磁化水或去电子水的促进作用更明显,有利于为作物生长创造良好的水盐环境,为合理利用磁化-去电子水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2.
采用室内受控的实验方法研究了不同光照强度对刺参幼参生长的影响。实验设暗光、微强光、强光3个光照处理,同时每个光照处理组分别投喂两种饵料(人工配合饲料、人工配合饲料加底栖硅藻)。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光照强度下,幼参的生长差异显著(P<0.05),每种饵料处理下强光处理组幼参的特定生长率和日增重明显高于暗光处理组,而相同光照强度下两种饵料处理对幼参生长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3个光照处理下幼参的特定生长率平均分别为0.26%、0.63%、0.98%/d,日增重为0.53、1.39、2.26 g/d。  相似文献   
103.
沉积再悬浮颗粒物对3种滤食性贝类摄食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室内模拟实验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沉积再悬浮颗粒物对3种经济贝类的滤水率、摄食率和吸收效率影响。结果表明,(1)沉积再悬浮颗粒物对3种滤食性贝类的滤水率、摄食率和吸收效率有明显的影响(P<0.05)。(2)在一定浓度范围内,3种贝类的滤水率和摄食率随沉积再悬浮颗粒物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当再悬浮颗粒物浓度超过一定浓度后,滤水率和摄食率迅速下降。(3)实验期间(24h),随时间的变化,总悬浮颗粒物浓度为20~100mg/L时,3种滤食性贝类的滤水率呈现周期性的升降变化,总悬浮颗粒物对不同时间段3种贝类的滤水率的影响显著(P<0.05)。300和500mg/L时,总悬浮颗粒物对不同时间段栉孔扇贝和紫贻贝滤水率的影响不明显(P>0.05),而对菲律宾蛤仔滤水率的影响显著(P<0.05);在6~24h时间段,3种贝类的滤水值多次出现负值。(4)吸收效率随沉积再悬浮颗粒物浓度的增大而减小,与悬浮颗粒物有机质的百分含量的变化趋势相一致。本研究表明,沉积再悬浮颗粒物对3种滤食性贝类的摄食生理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4.
温度对柄海鞘和玻璃海鞘食物颗粒选择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实验室内测定了柄海鞘(Style clava)和玻璃海鞘(Ciona intestinalis)对4种不同大小藻类的选择性及温度对其选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玻璃海鞘对大规格的藻类具有较强的选择性,并且其选择性不受温度的影响;柄海鞘在12和28℃时,有选择较大颗粒的倾向(φ=10.45μm),在18和23℃时,对较小规格的藻类(φ=1.49μm)具有较强的选择性。可见,在不同温度下,这两种海鞘对海洋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产生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5.
史氏菊海鞘为附着、滤食性无脊椎生物,为贝类筏式养殖的主要敌害生物。目前还没有找到经济、有效的防治措施。切断其生活史的某个环节,阻止其发展可能是一条途径。本文对史氏菊海鞘生活史的研究进展情况进行概述,并对其生态习性和生活史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史氏菊海鞘具有无性出芽生殖和有性生殖两种生殖方式。出芽生殖过程中,一般7d为1个无性生殖周期,幼体的出芽生殖阶段至少持续49d;无性出芽生殖之后,开始进行有性生殖。  相似文献   
106.
低温对菲律宾蛤仔能量收支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继红 《水产学报》2002,26(5):423-427
在实验室内采用静水法,测定了在315和8℃下,菲律宾蛤仔的耗氧率和排氨率与体重的关系及其能量收支情况。实验数据显示,在实验的温度范围内,菲律宾蛤仔的耗氧率和排氨率都与体重负相关;温度对耗氧率的影响与体重有关。摄食率、生长率(净生长率、毛生长率)与温度正相关。温度对能量分配影响较大,代谢分配率、排粪分配率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且变化极其显著(P<0.01);生长分配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能量收支方程中,排粪能所占比例较大,在41.131%-60.69%之间,代谢能在23.37%-32.73%之间,生长能在6.13%-34.63%之间,排泄能所占的比例最小,低于3%。  相似文献   
107.
为了提高脂肪组织冰冻切片的染色效果和效率,将传统的脂肪组织石蜡切片油红O染色法改进为冰冻切片油红O滴染法,以用于冰冻脂肪组织脂肪细胞增殖、分化的研究和脂肪相关疾病快速病理诊断。新鲜脂肪组织液氮冷冻后转入-20℃冰箱缓冲30min,在-33℃或-34℃时进行冰冻切片,组织染色采用油红O微量滴染法。本改良的油红O滴染法能应用于冰冻脂肪组织切片染色,清楚地显示脂肪细胞的形态和脂滴的分布,有助于脂肪组织增值分化的研究和相关疾病病理切片分析。该方法快速高效、染色清晰、不易脱片,效果良好,可明显缩短实验周期和减少试剂成本,可使脂肪组织冰冻切片和油红O染色技术更广泛的应用于脂肪组织相关的科学研究和病理诊断。  相似文献   
108.
磁化微咸水一维水平吸渗特征与水分运动参数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明磁化微咸水的水分运动规律,通过室内一维水平土柱吸渗试验,研究了不同矿化度(0.14、2、3、4、6 g/L)磁化微咸水的水平吸渗特征及其对土壤水分运动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矿化度的磁化微咸水最终累积入渗量与湿润锋深度均显著降低,湿润体平均含水率比未磁化微咸水增加了2.03%~6.11%,磁化微咸水入渗能够增强土壤持水能力,有利于改善土壤水分分布。相对于未磁化微咸水,磁化微咸水PHILIP入渗模型吸渗率S降低了7.71%~12.11%;磁化与未磁化微咸水的饱和导水率K s、相对饱和导水率ΔK s均与入渗水矿化度呈现较好的二次多项式关系。微咸水经过磁化处理后,BROOKS COREY模型形状系数n相对减小,而进气吸力h d相对增大;土壤非饱和导水率及其增长速率均降低,而相同土壤水吸力能够吸持的土壤含水率增加;土壤水分饱和扩散率D s与起始扩散的土壤含水率均有所增加。研究表明,磁化微咸水入渗过程中的土壤水分运动参数发生了改变,其作用效果与微咸水矿化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9.
两系法杂交稻两优培九种子纯度幼苗鉴定方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在种子置床发芽后5,14,20d左右观察了两优培九与其母本培矮64S的幼苗形态特征,结果表明,在幼苗的芽鞘、叶片、根系和长势长相等方面均有区别。根据此3个阶段的幼苗特征鉴定的两优培九的种子纯度与真实纯度(海南鉴定结果)相比,误差均在3%以下,所以可从幼苗形态上初步鉴定两优培九的种子纯度。  相似文献   
110.
水稻生产已经实现了全程机械化,对水田耕整地的要求也相应得到了的提高。为提高水田搅浆机的作业效果,降低作业成本,对搅浆机动力输入系统进行了对比和分析,此次设计的水田搅浆机结构简单,受力均匀,运行平稳,工作效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