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5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7篇
  4篇
综合类   26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8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1.
[目的]研究水泥粉煤灰稳定炉渣-煤矸石混合料的力学性能,解决宁夏地区粉煤灰、炉渣和煤矸石等工业废渣大量堆积的问题.[方法]开展不同水泥掺量(3%、4%、5%、6%)及炉渣替代率(0%、25%、50%、75%、100%)混合料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劈裂强度试验、三轴试验和超声波试验,在此基础上,进行了5%水泥掺量50%炉...  相似文献   
12.
新开垦土壤上构建玉米/蚕豆-根瘤菌高效固氮模式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了在新开垦土壤上构建高效种植模式,本文采用温室盆栽和大田试验相结合的方法,选用4种根瘤菌接种方式(保水剂拌种、清水拌种、三叶期灌根和种子丸衣化)接种4种不同蚕豆根瘤菌(NM353、CCBAU、G254和QH258),分析接菌后新开垦土壤上玉米/蚕豆间作体系的生产潜力、地上部氮素吸收和结瘤特性以及生物固氮等方面的优势,拟为该体系筛选出高效的根瘤菌及其接种技术。结果表明:接种NM353后,玉米/蚕豆间作体系中蚕豆籽粒产量比单作平均增加152.84%,而玉米保持相对稳产;以保水剂拌种的方式接种NM353的间作蚕豆地上部氮素积累量最高,蚕豆结瘤数、瘤重、固氮比例和固氮量均高于本试验中其他3种方式接种的根瘤菌。在盛花期和盛花鼓粒期,接种NM353蚕豆的固氮比例比接种CCBAU的分别高19.1%和11.1%,在各个生育时期两者固氮量之间差异均达显著水平;接种NM353与接种其他菌种间固氮量和固氮比例差异更显著。因此,在新开垦土壤上,用保水剂拌种的方式对间作蚕豆接种NM353根瘤菌,构建玉米/蚕豆-根瘤菌高效固氮体系,为新开垦土壤合理开发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3.
动物免疫是预防动物疫病的重要举措.导致动物免疫失败的因素很多,某奶山羊口蹄疫免疫失败原因,笔者对导致动物免疫失败的因素进行逐一排查,并分析了免疫失败,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4.
在富含碳酸盐的石灰性土壤上,土壤本身CO2释放不仅来自土壤有机碳(SOC)的分解,也源于无机碳(SIC)的溶解。在秸秆还田下,石灰性土壤CO2释放来源达到三个(秸秆碳、SOC和SIC),由于区分技术的限制,当前区分CO2释放三源的研究,尚少见报道。以华北石灰性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13C标记玉米秸秆添加土壤进行室内培养32周,设置4个处理,分别为无添加对照(CK)、低量秸秆添加(S1,相当于田间秸秆还田量9.6 t?hm-2)、中量秸秆添加(S2,秸秆还田量28.8 t?hm-2)和高量秸秆添加(S3,秸秆还田量48.0 t?hm-2),利用秸秆碳、SOC与SIC之间的δ13C差异,借助稳定同位素溯源模型IsoSource,区分土壤CO2的释放来源,明确秸秆添加对石灰性土壤有机与无机碳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培养时间的进行,土壤释放CO2中源于秸秆的贡献呈下降趋势;秸秆分解对土壤CO2释放的贡献随着秸秆添加量增加而增加,对于S1、S2和S3处理,土壤释放CO2中源于秸秆、SOC和SIC的贡献比值约分别为3:3:4、5:2:3和6:2:2;与CK相比,S1处理降低SOC分解的激发效应(程度为9%),S2和S3处理反而增加了SOC分解的激发效应(程度分别为22%和57%);秸秆和SOC矿化增加SIC溶解的释放,随秸秆添加量增加而增加,S1、S2和S3处理提高SIC源CO2的释放程度分别为368%、561%和652%。因此,秸秆添加不仅影响SOC源CO2的释放,也增加了SIC源CO2的释放,若忽略SIC溶解对土壤CO2释放的贡献,可能导致SOC矿化量的高估,进而影响SOC激发效应评估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15.
以河北曲周县原状草地土壤和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土地利用方式、秸秆还田、耕作方式和施肥水平对土壤有机碳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华北原状草地改变为农田后(34年),土壤砂粒、颗粒有机碳的含量和总有机碳的比例、轻组土壤和轻组土壤有机碳都显著降低,且以秸秆还旧影响最大.经过8年的耕作,施加底肥、免耕和秸秆整株还田等农艺措施,明显提高了土壤颗粒有机碳含量.秸秆还田使得0~20 cm土壤颗粒有机碳含量明显增加,且整株还田比粉碎还田更能增加10~20 cm土壤颗粒的有机碳含量,而免耕对土壤颗粒有机碳的增加主要表现在0~10 cm.土壤非保护性有机碳的比例也会显著降低,且非保护性有机碳主要分布在0~5 cm土层.  相似文献   
16.
17.
利用陀螺力矩效应建立了两轮自平衡拖拉机动力学模型,针对拖拉机机体控制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自适应理论的侧倾角控制器/旋进角控制器PID控制算法。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分别搭建了拖拉机侧倾角控制系统、陀螺旋进角控制系统仿真模型,并加入随机干扰进行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应用在两轮自平衡拖拉机控制系统的模糊自适应PID控制系统在加外干扰后消除响应振荡现象、加快响应速度、提高响应精度方面明显优于传统PID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18.
南京某动物园一只成年雄性长颈鹿,因左前肢蹠关节多次扭伤、疼痛,负重不利,行走困难,兽医治疗,效果不佳,进而长时间活动量下降,导致蹄匣畸长,进一步加重跛行症状。通过正强化行为训练,实现非保定状态下修蹄。  相似文献   
19.
探索了花发育基因调控网络的3个拓扑中心性(连接度、中间性和接近度)与其中基因分子进化速率的相关性.结果发现,随着网络中心性的增加,基因的序列将更加趋向于保守,即基因的进化速率与中心性参数呈负相关.这一结果与拟南芥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中所观察到的模式一致,也许是因为多效性制约了进化.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安徽省部分地区鸡球虫种类及感染情况,采用群体采样法分别从肥西县、长丰县和凤台县采集鸡新鲜粪样,用饱和盐水漂浮法检查。阳性粪样采用饱和盐水漂浮和离心沉淀法进行卵囊分离。显微镜下观察卵囊进行虫种鉴定,并统计各调查点的鸡球虫感染率和感染强度等。结果表明,鸡球虫感染率为93.3%(84/90);共检获7种球虫,即:柔嫩艾美耳球虫(Eimeria tenella)、巨型艾美耳球虫(E.maxima)、堆型艾美耳球虫(E.acervulina)、毒害艾美耳球虫(E.necatrix)、布氏艾美耳球虫(E.brunetti)、和缓艾美耳球虫(E.mitis)、早熟艾美耳球虫(E.prae-cox)。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