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1篇
农学   2篇
  1篇
综合类   6篇
水产渔业   102篇
畜牧兽医   4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81.
海蜇Rhopilema eseulenta(Kishinouye)是大型食用水母,经济价值很高,其营养成分独特之处是脂肪含量极低,蛋白质和无机盐类等含量丰富,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海蜇是我国沿海十分丰富的自然资源,食用海蜇在我国已有悠久历史。海蜇作为山东省大宗出口海产品,在出口创汇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82.
目前,山东省文蛤网围养殖主产区总面积已达4633hm^2(69500亩),其中:潍坊市1967hm^2(29500亩),东营市l333hm^2(20000亩),滨州市1333hm^2,已初步形成了文蛤规模化养殖。从2002—2004年,我们在寿光市兴海水产养殖有限公司沿海滩涂分别进行了133hm^2(2000亩)、167hm^2(2500亩)、200hm^2(3000亩)大面积文蛤养殖和不同密度养成试验。现将试验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3.
文蛤池塘养殖具有投入少,养殖周期短,生长迅速,当年放苗,当年养成,当年见效的特点,是综合利用虾池,发展水产养殖的一条良好途径。  相似文献   
84.
刺参微卫星标记与生长性状体重、体长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单标记分析法分析了10个微卫星位点与控制体重、体长数量性状的QTL的连锁关系。10对微卫星引物在8月龄具有生长性状差异的60个刺参个体基因组DNA中扩增得到50个等位基因,每个微卫星位点等位基因数3~7个,平均有效等位基因个数5.0。10个微卫星位点的多态信息含量为0.268 0~0.825 6不等,观测杂合度为0.083 3~0.666 7。采用SPSS软件对刺参的体重、体长生长性状和微卫星位点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微卫星位点AjSSR02基因型AB、AD、CD与体重和体长相关,AjSSR04标记中等位基因A对生长性状有正面影响,位点AjSSR06基因型FF个体仅平均体重与其他基因型个体显著差异,AjSSR09标记的A和B等位基因分别对生长性状具有正面和负面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85.
海蜇养殖时间短,见效快,池塘养殖60天可收获。海蜇在我国北方可养殖2~3茬,5月1日可放苗养殖第1茬,6月底7月初收获。而7~8月份由于海蜇苗种缺乏,常常无苗可放,浪费了池塘养殖水体。如果在春夏季节采取低温保种,解决海蜇苗种生产需求,便可确保一年养殖2~3茬海蜇。笔者根据几年来海蜇育苗和养殖生产情况将海蜇螅状体春夏低温保种技术做一介绍,  相似文献   
86.
养殖海蜇具有投入少、见效快、收益大等优点,已受到我国沿海渔业科技工作者和养殖业户的广泛关注。在养殖海蜇的同时,我们考虑到海蜇、对虾的生物学特性,将2个品种混养,以充分挖掘池塘生产潜力,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7.
抗逆选育引起的遗传变化不仅源于DNA序列的变化,也有来自于表观层面的修饰改变。为探究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耐高温新品系育种过程中的选育基础群体与选育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运用MSAP技术分析了选育基础群体F、选育F1代和选育F4代的基因组遗传多样性。结果显示,10对引物获得的806个位点中,多态性位点为698个,多态性百分比达到86.60%;基于非甲基化位点的遗传分析,选育F4代香农多态性指数为0.3981,Nei基因多样度为0.2264;基于甲基化敏感位点分析,选育F4代香农多态性指数为0.5873,Nei基因多样度为0.2598,均高于基础群体;表观遗传多样性均大于非甲基化位点变异产生的序列遗传多样性,表明表观变异出现频率高于序列遗传变异。MSAP甲基化模式分析显示,选育F1和F4代经过选育后获得了一些甲基化水平和模式的改变,说明经温度胁迫选育,改变了刺参群体的基因组的甲基化状态。选育F4代获得的类型Ⅱ的条带数最多,为161条,明显高于未选育刺参,为选育获得表观遗传特征。研究结果从遗传物质基础角度揭示了选育群体的遗传改变与进展,可为抗逆新品种选育中的表观遗传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8.
海蜇,作为山东省的3大优良增养殖品种之一,已被列为山东省渔业资源修复计划。其中:2012~2014年将在山东沿海增设18处省级海蜇渔业资源增殖站,需求海蜇苗种约5.4亿只。笔者根据海蜇增养殖生产的需要,进行了海蜇苗种运输实验,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9.
近年来。山东省海洋水产研究所紧紧围绕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一宗旨,面向社会,主动与市场经济接轨,较好地发挥了研究所的人才、技术优势。去年,他们在蓬莱海珍品实业公司建立了蓬莱增养殖试验基地,与生产单位共同研究,共同开发,不  相似文献   
90.
山东省海洋水产研究所自上世纪90年代,对海蜇人工育苗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本世纪初海蜇自然产量下降,出口效益高,价格上涨迅猛,因而池塘养殖发展迅速,2002年山东省海蜇养殖面积达667 hm2(万亩),2003年迅速发展到2667 hm2(4万亩)。由于海蜇池塘养殖技术尚未完善,成功率只在30%左右,养殖效果高低悬殊,有些池塘养殖产量高,经济效益好,有的绝产或赔本,造成损失。因此,海蜇人工养殖需要技术支撑与技术普及。近几年笔者对海蜇人工养殖进行了跟踪调查和研究,在此做一总结,以推动全省海蜇养殖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