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综合类   5篇
水产渔业   45篇
畜牧兽医   6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正>近年来,河蟹市场整体价格低迷,养殖收益明显下降。河蟹养殖已从以前的稳产高收,变为如今的保产保收,探索新型的河蟹养殖模式、增加养殖积极性与养殖效益势在必行。随着产业变迁与消费升级,近年来加州鲈正逐步演变成为我国“第五大家鱼”,市场价格较为稳定。苏州自2012年启动发展加州鲈主导养殖品种以来,塘口价在24~40元/千克,  相似文献   
52.
鱼类种群繁衍离不开优质卵子的产出。卵子质量问题限制了许多海洋和淡水鱼类养殖业的发展。卵子质量主要受卵黄形成与卵母细胞发育的影响。亲本营养、管理以及其他内源或外源因素可能会影响卵黄组成与卵泡发育。与哺乳动物相比, 鱼类卵母细胞发育与调控机制的研究尚不清晰。本文分析了鱼类卵子发育特点, 探讨了亲本来源、育龄、环境因子以及营养等因素对鱼类卵子发生、发育与受精后仔鱼成活率的影响及其生理适应策略; 又从基因、miRNA 与蛋白表达等分子层面阐述了影响卵母细胞发育的分子调控机制; 解析了闭锁与过熟是卵泡发育的重要现象。本文在总结已有卵母细胞发育研究进展的基础上, 提出了闭锁卵泡的形成与调控可能的影响因素, 以期为深入理解卵泡闭锁在鱼类繁育生物学中的作用与其调控机制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3.
54.
为探索适合“优鲈3号”幼鱼的麻醉运输方法,开展了丁香酚对“优鲈3号”幼鱼的静水麻醉试验和模拟麻醉运输试验,监测了麻醉运输试验中的水质变化和幼鱼血液、肌肉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麻醉剂浓度的升高,幼鱼进入麻醉的时间缩短,复苏时间延长,静水麻醉使用丁香酚的最适质量浓度为12~18 mg/L。综合考虑运输需求、幼鱼存活率以及残留代谢,选择能达到轻度麻醉期的6 mg/L为模拟麻醉运输试验的麻醉剂浓度。以质量浓度为6 mg/L的丁香酚对幼鱼进行麻醉后进行10 h模拟运输,分析运输水质、幼鱼生理指标的变化发现:随着运输时间的延长,麻醉组和对照组水体的pH均显著降低,麻醉组的pH总体高于对照组;随着运输时间的延长,水体中氨氮质量浓度显著升高,麻醉组总体低于对照组。幼鱼血清中的皮质醇(COR)浓度随着运输时间的延长呈现先升高再下降的趋势,且麻醉组峰值出现的时间早于对照组。幼鱼血清中尿素氮(BUN)和乳酸(LD)含量以及谷草转氨酶(AST)活性也随着运输时间的延长而升高,麻醉组总体低于对照组。幼鱼肌肉中的乳酸与pH呈负相关关系,乳酸含量随着运输时间的延长而显著升高,pH则总体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55.
<正>在江浙地区,目前传统的大口黑鲈苗种培育多采用室外池塘繁殖,致使亲鱼在每年6-10月性腺退化,随着室外环境水温的逐渐升高,已不具备自然产卵条件,无法进行繁殖生产。大口黑鲈规格鱼种培育指从水花开始,长至体长3厘米以上的阶段。传统育苗方法受天气影响较大,培育成活率不稳定,在气候环境不适宜时,发塘成活率低。苏州市金澄福渔业科技有限公司联合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在全封闭的室内工厂化生产车间内开展了大口黑鲈全季节育苗及驯化技术研究,实现大口黑鲈反季节按需繁育,  相似文献   
56.
为了加快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的良种更新,以引进的大口黑鲈美国群体(US)和国内养殖群体(YZ)为基础群体,开展完全双列杂交试验,获得USUS、USYZ、YZUS和YZYZ共4个配对组合,并对子代个体1龄的生长性能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USYZ杂交子代在体质量、体长和绝对增重率方面具有显著性优势(P<0.05),变异系数也最高;2组杂交子代的生长性状均具有中亲优势,USYZ杂交子代的体质量、体长、全长、头长和体高均具有超亲杂种优势,且在生长性状方面优于YZUS组合。通径分析结果显示:子代的全长、体宽、体高和体质量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区别于USUS,在USYZ、YZUS和YZYZ中体宽对体质量的决定系数要高于体高对体质量的决定系数。基于群体交配设计,从杂交子代的生长性状方面分析最佳的杂交组合,以期为中国大口黑鲈养殖群体种质改良和新品种培育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