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4篇
水产渔业   1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为研究如何充分利用凡纳滨对虾养殖池的水体、底质空间和饵料资源,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养殖经济效益,进行了凡纳滨对虾与方格星虫的混养试验。试验池塘1口,面积2800 m2,放养体长0.8~1.0 cm的凡纳滨对虾苗22万尾,放养体长2~3 cm、平均体质量0.402 g的方格星虫苗种6万条。经过117~123d养殖,收获凡纳滨对虾2 453 kg,规格66尾/kg,成活率73.6%,产值58 872元;收获方格星虫268 kg,规格159条/kg,成活率71.0%,产值17688元。试验总产值76560元,利润36218元。  相似文献   
12.
2007~2009年,多次对购回的人工养殖篮子鱼亲鱼进行室内池暂养和促熟催产试验,结果暂养培育期间亲鱼死亡率降低至3%~8%,雌鱼顺产率达74%以上.对篮子鱼的亲鱼选购、室内暂养、投喂、促熟催产和疾病预防等技术环节进行了阐述和初步总结.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拟穴亲蟹育苗池中弧菌浓度对拟穴青蟹幼体变态的影响,对育苗池内中上层和底层水体的弧菌进行跟踪监测,并在含高浓度弧菌的水体中进行拟穴青蟹溞状幼体培育.结果表明,育苗池内弧菌的浓度随着育苗时间的推移呈现上升趋势,当浓度达到105 cfu/mL后,弧菌的数量增长放缓,并逐渐趋于平稳;在含高浓度弧菌的水体中培育拟穴青蟹溞状幼体,幼体能够存活和发育,但变态率较低.  相似文献   
14.
大獭蛤(Lutraria maxima Jonas)隶属于异齿亚纲蛤蜊科獭蛤属,广西沿海俗称象鼻螺、牛螺,广东称包螺,是一种埋栖型双壳贝类,喜栖于水深3m~10m沙泥质底的浅海海底,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广西、广东、福建及海南沿海,其生长快、个体大、适应性强,经济价值较高。为了开发利用这一珍贵品种,广西海洋研究所等单位自2001年开始,对其基础生物学、发育、  相似文献   
15.
16.
光裸方格星虫繁殖习性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慧婧  杨家林  邹杰  文雪 《海洋渔业》2012,34(2):231-234
2011年6、7、8月每月10日,挑选♀∶♂为5∶1的性成熟光裸方格星虫(Sipunculus nudus)亲体,在水泥池中暂养20 d,观察其产卵习性、产卵量及其体腔中生殖细胞的变化。结果表明,光裸方格星虫雌雄异体、体外受精;卵母细胞分批成熟,分批产卵;产卵时间不固定,昼夜皆可产卵,但夜间产卵次数和产卵量均高于白天;大量产卵时集群游动;6、7、8月的雌光裸方格星虫平均产卵分别为:3.20×104、4.43×104、3.46×104cell,平均受精率达98.3%;6、7、8月日累计产卵量y与时间x的变化方程分别为:y=0.430 5x3-25.971x2+503.39x-582.56(R2=0.982 0)、y=0.583 3x3-33.942x2+659.04x-712.43(R2=0.984 7)、y=-0.31x3+1.4676x2+245.11x-278.22(R2=0.994 3)。6、7、8月成熟卵细胞相对百分含量分别降低4.8%、9.0%、26.0%(P<0.01);6、7月的光裸方格星虫产后具有较好的再繁殖能力。  相似文献   
17.
方格星虫亲体培育试验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对方格星虫(Sipunculus nudus)亲体进行50 d水泥池培育至成熟试验,试验水温18~24 ℃、盐度27.5~30.8,研究方格星虫人工培育条件下的生活习性与生殖细胞发育,成功实现亲体产卵受精.结果显示:雌星虫成熟率为93.3%,雄星虫成熟率为40.0%,培育平均死亡率为18.7%,试验方格星虫亲体生殖细胞成熟率与自然海区成熟个体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不同干露条件对织锦巴非蛤稚贝呼吸代谢和潜沙行为的影响,为优化织锦巴非蛤苗种运输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模拟织锦巴非蛤稚贝实际运输环境,选取体长(3.89±0.33)mm的织锦巴非蛤稚贝进行试验,测定不同干露温度(10、15和20℃)和干露时间(0、3、6、9和12 h)下织锦巴非蛤稚贝的耗氧率和排氨率,对检测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并对织锦巴非蛤稚贝重新入水后的潜沙行为进行观察,分析织锦巴非蛤稚贝的耐干露能力及干露后的呼吸代谢和潜沙行为差异。【结果】不同干露时间和温度对织锦巴非蛤稚贝在恢复期的耗氧率和排氨率均有一定程度影响。当干露温度相同时,织锦巴非蛤稚贝的耗氧率和排氨率随着干露时间延长而升高。当干露时间相同时,织锦巴非蛤稚贝的耗氧率随着干露温度的升高而升高,但排氨率随着温度升高而降低。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干露时长对织锦巴非蛤稚贝耗氧率的直接影响程度大于干露温度,干露时长与耗氧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下同),干露温度与耗氧率呈极显著负相关;干露时长对织锦巴非蛤稚贝排氨率的直接影响程度大于干露温度,干露时长和干露温度均与排氨率呈极显著正相关。在干露温度...  相似文献   
19.
为探索广西合浦珠母贝群体内杂交组合方式,分别从北海野生群体(F1)、选育群体(F4)和养殖群体中随机挑选2龄种贝样本15个,进行简化基因组测序,通过单核苷酸多态标记解析3个群体的遗传关系。研究结果显示,获得超过585 000个单核苷酸多态标记,野生群体、选育群体和养殖群体的观测杂合度分别为0.1975、0.1679和0.1783,期望杂合度分别为0.2545、0.2469和0.2732,平均近交系数分别为0.2075、0.3449和0.3465,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0.2032、0.2089和0.2241,选育群体近交系数与养殖群体相近,野生群体和养殖群体的群体遗传多态高于选育群体。系统进化树和主成分分析显示,选育群体与养殖群体部分样品亲缘关系较近。选育群体和养殖群体之间的遗传分化指数最低,部分亲本同源的可能性较大;野生群体、选育群体和养殖群体的平均长纯合片段数分别为59.1、49.5个和56.6个,长纯合片段平均长度分别为0.312、0.313 Mb和0.311 Mb,平均单核苷酸多态标记含量分别为59、50和73,近交系数FROH...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微量元素铜和铁互作对方格星虫(Sipunculus nudus)稚虫生长和生理机能的影响,为开发高效的方格星虫人工配合饲料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3×3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将基础饲料分成9组,设3个水平(7.8、13.2和23.5 mg/kg)铜(以蛋氨酸铜形式)和3个水平(61.5、120.6和243.7 mg/kg)铁(以蛋氨酸铁形式)随机组合后添加到基础饲料中,制成9种饲料。以8100条平均体质量为(16.12±0.26)mg的方格星虫稚虫为试验对象,随机分成9组(每组3个重复),分别投喂9种试验饲料,进行为期8周的养殖试验,分析评价方格星虫稚虫的生长和生理机能指标差异。【结果】饲料中铜和铁不同添加量对方格星虫稚虫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存活率和虫体铜含量均具有显著影响(P<0.05,下同),对其体成分、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虫体铁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饲料中铜和铁添加量对方格星虫稚虫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存活率和虫体铁含量具有互作效应,对其体成分、CAT活性和虫体铜含量无互作效应。当饲料铜含量为7.8 mg/kg、铁含量为120.6 mg/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