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5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22篇
林业   85篇
农学   29篇
基础科学   53篇
  14篇
综合类   227篇
农作物   28篇
水产渔业   94篇
畜牧兽医   79篇
园艺   31篇
植物保护   2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水旱轮作麦田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多混合发生,用15%炔草酸可湿性粉剂与36%唑草酮.苯磺隆可湿性粉剂(奔腾)复配,可一次性防除麦田杂草,对小麦安全。较佳的使用配比为36%唑草酮.苯磺隆用量应在75 g/hm2以上,15%炔草酸用量须在600 g/hm2以上。  相似文献   
112.
羽毛粉加工产品目前是饲料行业的主要蛋白原料,为了更好地促进羽毛粉的加工利用,提高羽毛粉加工产品的营养价值,结合目前各大中型企业的具体生产工艺,介绍了高温高压水解法、酶解—水解法和生物发酵法3种方法的生产工艺流程、工艺条件及所生产产品的质量特点。通过对比上述方法,说明生物发酵法是未来羽毛粉深加工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13.
对山丘地龙廷杏梅园进行了树盘覆草、覆黑膜、覆草加覆黑膜和松土4种不同旱作保水措施处理的试验。结果表明:树盘覆草、覆黑膜和覆草加覆膜处理能比较有效地保持土壤水分含量,调节土壤温度和提高杏梅的蒸腾速率,有利于杏梅根系活动和树体营养的输送。  相似文献   
114.
为明确精异丙甲草胺苗前封闭处理对大豆苗期生长及其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通过室内试验,测定大豆幼苗在不同浓度精异丙甲草胺处理后28 d的相关农艺性状及各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1 224 g(a.i.)/hm~2精异丙甲草胺处理对大豆生长的促进效果最好,可使植株显著增高27.06%,根显著增长10.53%,茎叶鲜重显著增加35.62%、干重显著增加33.33%,根系鲜重显著增加70.45%。大豆叶片叶绿素含量随药剂浓度的增加而降低,但在383~1 530 g(a.i.)/hm~2内与对照无显著差异;各药剂处理浓度均可增强大豆叶片过氧化物酶活性,其中3 060 g(a.i.)/hm~2处理最高,比对照显著增强32.10%;在765、1 224 g(a.i.)/hm~2浓度下均可增强过氧化氢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1 224 g(a.i.)/hm~2处理时分别比对照提高20.72%和2.88%。表明精异丙甲草胺苗前封闭处理在一定使用浓度范围内对大豆苗期植株生长有显著促进作用,对其叶绿素合成无显著影响,可有效提高抗氧化酶活性,是一种对大豆田环境友好且安全性高的除草剂。  相似文献   
115.
东北黑土区大豆根际促生菌群落组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东北黑土区大豆根际促生菌的群落组成,选择内蒙古自治区鄂温克族自治旗、黑龙江省海伦市、黑龙江省克山县和黑龙江省农垦红兴隆农场4个采样点,分析了大豆根际自生固氮菌、解磷菌、溶磷菌和硅酸盐细菌的群落组成,解析了促生菌种与地域之间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东北黑土区的大豆根际土壤中存在大量促生菌,自生固氮菌达到104cfu.g 1,溶磷菌和解磷菌达到105cfu.g 1,硅酸盐细菌达到103cfu.g 1;分离得到具有自生固氮能力的菌株5株,溶磷菌6株,解磷菌7株,硅酸盐细菌4株;自生固氮菌多样性指数在0.94~1.60之间,溶磷菌多样性指数在0.83~1.52之间,解磷菌的多样性指数在1.07~1.67之间,硅酸盐细菌多样性指数在0.52~0.96之间,4个取样点大豆根际促生菌的多样性指数均大于2。采用对应分析确定了不同地区的典型促生菌,内蒙古鄂温克族自治旗的特征种为自生固氮菌LLN8(Azotobacter beijerinckia indica),黑龙江省海伦市的特征种为溶磷菌DHS13(Micrococcus),黑龙江省克山县的特征种为溶磷菌DHS19(Pseudomo-nas),黑龙江省红兴隆农场的特征种为自生固氮菌LLN1(A.chrooco-ccum)和溶磷菌DHS5(Azotobacter)。同时明确了LLN2(A.azomonas)、LLN6(Bacillus mucilaginosus)、DHS9(Arthrobacter)、DHSO2(Pseudomonas)、DHSO14(Erwinia)、DHSO17(Corynebacterium)和LSJ21(Bacillus)在东北黑土区大豆根际分布较为广泛,这些菌株为研发中国东北黑土区大豆专用型复合生物肥料提供了基础条件。  相似文献   
116.
利用林木加工废弃物松树皮粉作为土壤处理剂的盆栽和田间研究结果表明 ,松树皮粉剂处理土壤后 ,减轻了大豆孢囊线虫对大豆根系的侵染与为害 ,根系寄生孢囊数和土壤孢囊量明显降低 ,对大豆孢囊线虫病的田间防治效果为 4 6 .88%。同时 ,促进了土壤中有益微生物大豆根瘤菌的侵染和根瘤着生、大豆根瘤数、根瘤重和植株干物重显著增加 ,具有防病增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7.
徐伟  黄国荣 《新农村》2007,(10):14-14
宁波市镇海区九龙湖镇内有一株双干式银杏古树。树高8米,双干均为银杏树自然衰老死亡后老桩上萌发新枝生长出来的,单干粗在30厘米以上,原银杏老桩树龄在200年以上,抽生树干年龄为100年左右。由于树龄大,生长力、抗性减弱,树干基部腐烂并形成空洞,树皮遭虫蛀,加之周围地下水位过  相似文献   
118.
通过温室中进行的微宇宙实验,探讨了不同浓度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imethyl phthalate, DMP)污染对黑土土壤呼吸和酶学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DMP污染处理后黑土微生物呼吸速率和代谢熵均表现为低浓度(5 mg·kg-1)促进,高浓度(10、20、40 mg·kg-1)抑制,且抑制效应与DMP污染浓度正相关;DMP污染对黑土过氧化氢酶具有抑制效应,对黑土转化酶和脲酶呈现为激活效应,且与污染浓度正相关;DMP污染对黑土多酚氧化酶和蛋白酶呈现随时间波动而变化的趋势,多酚氧化酶表现为先抑制后促进,蛋白酶则为先促进后抑制。通过典型对应性分析发现DMP是影响黑土酶学性质改变的主要因素,DMP污染改变了黑土代谢特征,进而可能影响黑土的生态系统功能。  相似文献   
119.
选用对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具有显著钝化作用的脱脂牛奶和磷酸三钠为研究对象,通过枯斑法测定脱脂牛奶和磷酸三钠两者复配制剂(称为抑毒灵)对烟草漂浮育苗过程中被TMV污染的基质及剪叶器的钝化作用,并利用透射电镜观察抑毒灵对病毒粒体的影响,同时采用实时qPCR对TMV含量以及寄主防御蛋白相对表达量进行定量检测。抑毒灵稀释液对TMV的钝化作用表现出时间和浓度依赖性,且不同处理间抑制率差异显著。抑毒灵与TMV接种液混合3 min后可完全抑制TMV对叶片的侵染。采用500倍抑毒灵消毒1 min以上时间抑制效果最佳。剪叶器具经稀释500倍的抑毒灵浸泡不少于5 min时对TMV的钝化效果可达100%。不同浓度的抑毒灵稀释液可显著钝化基质中的TMV,抑制TMV对烟苗的侵染和发病率,基质中TMV的含量下降74.09%~90.26%,相对防效达54.83%~85.45%。此外,所有抑毒灵处理中烟苗叶片表现正常,无药害发生。钝化病毒机制研究发现,经抑毒灵稀释液共孵育后的病毒粒体断裂成微小片段,外壳蛋白受损严重,螺旋结构和柱状基本消损完。与此同时,抑毒灵可提高防御酶PPO和PAL的酶活,还可显著诱导防御基因NPR1PALPR1bPR1a的表达。综上,抑毒灵可通过直接作用于病毒粒体和诱导寄主抗性起到抗病毒效果。  相似文献   
120.
黄土高原东部农田土壤物理质量下降是限制该地区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合理的种植制度能够改善土壤物理质量。本试验于2016年设置连续夏绿豆-冬小麦(MB-WW,T1)、2年夏玉米-冬小麦+2年夏绿豆-冬小麦(2 a SC-WW+2 a MB-WW,T2)及连续夏休闲-冬小麦(SF-WW,T3) 3种种植制度,分析实施第3和4年的土壤物理质量,以探索潜在的适宜于改善研究区土壤物理质量的种植制度。结果表明:T1处理下冬小麦收获后0~30 cm各土层毛管孔隙度较T2和T3处理分别显著提高了19.20~28.49%和18.86~31.86%。此外T1处理夏播作物收获后,10~20 cm土层土壤储水量较T2显著增加了6.37%,20~30 cm土层土壤质量含水量和储水量较T2处理分别显著增加了7.87%和4.70%。相较于T3,冬小麦和夏播作物收获后T1和T2处理下土壤容重、总孔隙度和土壤固、液、气三相比偏离值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综上所述,绿豆-冬小麦种植制度对土壤物理质量有一定的改善,采用连续夏绿豆-冬小麦种植制度可能是改善黄土高原东部农田土壤物理质量潜在的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