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0篇
综合类   28篇
水产渔业   83篇
畜牧兽医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0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东海浮游糠虾类优势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1997~2000年东海23°30′~33°N、118°30′~128°E海域4个季节海洋调查资料,用生态特征指标分析和聚集强度测度等研究方法,分析了东海浮游糠虾类优势种的数量变化和生态适应。结果表明,春、夏和冬三季糠虾类占优势的有漂浮囊糠虾(Gastrosaccus pelagicus)、中华节糠虾(Siriella sinensis)和美丽拟节糠虾(Hemisiriella pulchra)等3种,属暖温种。秋季优势种有四刺端糠虾(Doxomysis quadrispinosa)、宽尾刺糠虾(Acanthomysis latiscauda)和极小假近糠虾(Pseudanchialina pusilla)等3种,属暖水种。东海浮游糠虾类暖温种丰度低,出现率和聚集强度较低;暖水种相反,往往具有较高的丰度、聚集强度和出现率。  相似文献   
102.
北太平洋柔鱼渔场浮游动物数量分布及与渔场的关系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徐兆礼 《水产学报》2004,28(5):515-521
根据2001年6-7月在北太平洋152°E~171°W、39°~42°N水域生态环境和资源综合调查资料,分析结果表明调查水域浮游动物总生物量均值为92.12mg·m-3(0.81~1035.68 mg·m-3),其中中部(160°~180°E、39°~42°N)及西经水域(170°~178°W、40°~41°N)为113.51mg·m-3,西部水域(152°~157°E、41°~43°N)为22.89mg·m-3;桡足类丰度居首(42.11%),其次为海樽类(30.91%);伪细真哲水蚤(Eucalanus pseudattenuatus)、太平洋哲水蚤(Calanus pacifica)和软拟海樽(Dolioletta gegenbauri)为主要优势种.甲壳类的分布与柔鱼中心渔场存在较好的对应关系,中心渔场位于浮游动物总生物量高密集区(250~500mg·m-3)和甲壳类的最高丰度区(50~100 ind·m-3)内或边缘区;头足类幼体分布于磷虾类和端足类的高丰度区(10~25ind·m-3)内或边缘水域.  相似文献   
103.
东海毛颚类优势种及与环境的关系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1997~2000年东海23°30′~33°N、118°30′~128°E海域4个季节海洋调查资料,对东海毛颚类(Chaetognatha)优势种与环境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毛颚类优势种季节交替不明显,优势度最高的种分别是:夏季肥胖箭虫(Sagittaenflata)、冬、春季海龙箭虫(Sagittanagae)和秋季百陶箭虫(Sagittabedoti)。主要优势种中,百陶箭虫聚集强度指标值最高,其次是海龙箭虫,肥胖箭虫最低。肥胖箭虫与表层温度线性关系极其显著,肥胖箭虫和海龙箭虫与表层盐度的关系以及百陶箭虫与表层温度和表层盐度的关系符合YieldDensity模型。肥胖箭虫高丰度区往往位于台湾暖流与浙江沿岸流交汇处偏暖水的一侧,海龙箭虫高丰度区位于暖流与沿岸流交汇处偏冷水团的一侧。在水温较高的环境下,百陶箭虫高丰度区位于暖流与沿岸流交汇处偏淡水水团的一侧。  相似文献   
104.
象山港中、西部浮游植物生态及赤潮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顾新根  徐兆礼 《海洋渔业》1993,15(5):199-204,215
<正> 浮游植物藉助叶绿素进行光合作用,将溶解于水中的营养盐类和二氧化碳合成有机体,故其在海洋的物质循环系统和生物生产体系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此外,由于浮游植物具有随波逐流的独特生态特点和对环境条件的特定要求,因此其在海洋学(包括污染海洋学)和水产资源学的研究中均有着  相似文献   
105.
东海赤潮高发区春季浮游桡足类与环境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根据2002年4-5月东海122°00′~123°30′E、29°00′~32°00′N海洋综合调查资料,对东海赤潮高发区春季浮游桡足类种类组成、优势种、群落特征及其与环境和赤潮生物的关系作了探讨.结果表明共鉴定桡足类40种,优势种有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真刺水蚤幼体(Eucheta larvae)、精致真刺水蚤(Euchaeta concinna)等,并以中华哲水蚤占绝对优势.桡足类总丰度均值为154.97 ind·m-3(5.00~649.85 ind·m-3),最高丰度区(>500 ind·m-3)主要分布于长江口30°30′~31°15′N、123°15′E以东水域.多样性指数值在长江口以北是近海高于外海,长江口以南是外海高于近海.桡足类种类数与表层水温(℃)有非常显著的正相关性(R=O.713,P<0.01).桡足类总丰度与表层水样中硅藻丰度,桡足类总丰度与夜光藻丰度呈非线形相关关系,前者可用肥力与产力模型描述,后者可用有效积温模型表达.  相似文献   
106.
东海毛颚类种类组成和多样性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根据1997~2000年东海23°30′~33°N、118°30′~128°E海域4个季节海洋调查资料,对东海毛颚类种类组成、多样性分布特征及与环境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春、夏季毛颚类种类最丰富(25种),冬季次之(23种),秋季种数最低(21种);冬、春季毛颚类种数仅与表层温度相关,夏季与表层温度、表层盐度二元线性相关,秋季与表层盐度相关;冬、春季毛颚类多样性和丰富度指数值由北向南,由近海向外海逐渐增高,夏季近海和外海差异缩小,秋季多样性指数值为4季最低。  相似文献   
107.
塑料大棚养鸡,可降低固定生产投入,增加养鸡经济效益。平均每只鸡降低投入0.3元,实现每只鸡纯利润1.8元。在生产中主要抓好以下技术要点。 一、大棚建造技术要求 1.棚址选择和规格。建棚要选择地势高燥,靠近水源,无污染的地方,一般不占耕地。以东西向为好,利于通风换气和冬季采光。一般长20~30米,高2.2~2.5米,宽8~10米,呈拱形。 2.大棚用料和组建。建造长30米、宽10米,面积300平方米的大棚,一般需要直径4厘米竹竿和2厘米竹竿800根;塑料薄膜50千克;直径8厘米以上,长1.5米和2.5米木桩或水泥预制  相似文献   
108.
长江口疏浚土悬沙对中华绒螯解蚤Ⅰ、蚤Ⅳ和大眼幼体发育和变态影响为:不同悬沙浓度对各期幼体成活率无显著影响,对蚤Ⅳ和大眼幼体的发育和变态亦无显著影响,但会推迟蚤1蜕皮变态。水体中的县沙对中华绒螯解蚤Ⅰ幼体生长和变态的影响与幼体此时的摄食习性(被动摄食)和摄食颗粒大小有关。  相似文献   
109.
应用室内模拟实验方法,对疏浚作业后长江口悬浮物和溶出Zn^2+对中华绒螯蟹产卵率和早期发育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在疏浚作业所造成的极限底泥悬浮物浓度8g/L,不会对中华绒螯蟹的交配、产卵和胚胎发育造成影响;当环境水Zn^2+浓度超过197.8μg/L时,会对蚤状幼体的发育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10.
<专刊>= <栏目>= <图片>=N <表格>=N <连载>= <来源>= <中图分类号>= <主题分类>= <行业分类>= <本刊专题>= <本刊编号>= <基金项目>= <注释>= <参考文献>= <责任编辑>= <备注1>= <备注2>= <备注3>= <正文>= <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