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51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61.
河沟养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种苗规格与质量要求。生产上放养的种苗主要有3种:蟹苗、三期幼蟹和扣蟹。蟹苗(大眼幼体)规格为每千克15~20万只,经20~30天培育蜕3~4次亮后为三期幼蟹,规格为每千克1~1.5万只;三期幼蟹再经过几个月的生产,又蜕5~7次壳即为1龄蟹种,通常称扣蟹,其规格大小不等,一般为每千克40~300只。这3个档次的种苗在河沟生产中的最终效果有很大差别。从经济效益来看,以  相似文献   
62.
我们于1986年2月在宁夏巴浪湖农场新生羔羊腹泻病的两例病料中分离到两株鼠伤寒沙门氏杆菌,报告如下。材料方法1.采集病料以无菌手续采自该场两只病死羔羊的肝脏、脾脏、肠系膜淋巴结和有病变的回肠段作为分离的材料。2.涂片染色镜检将病料触片经革兰氏染色后镜检,均为革兰氏阴性、无芽孢荚膜、  相似文献   
63.
1976年从猪喘气病的病肺中分离到两株支原体培养物。在液体培养基中生长迅速,菌体以姬姆萨染色呈紫色小点状多形态。固体培养基上生长小圆球状菌落,中间有一小突起。鸡胚卵黄囊内接种,7至10天后,出现心包炎。实验感染三周龄仔猪,腹腔内接种能诱发典型的多发性浆膜炎。作者曾暂定为猪鼻支原体。后经上海畜牧兽医研究所进行生长抑制试验鉴定,N_3和 N_5株与猪鼻支原体国际标准首株 BTS_7栋为同种(10)。所以 N_3和 N_5株应为我国首次分离的猪鼻支原体菌株,并证实我国猪喘气病病猪的病肺中也存在着猪鼻支原体。  相似文献   
64.
于2013年4月对宿松龙湖地区河蟹养殖模式进行调查,对其经济效益进行分析,并与传统家鱼养殖模式的经济效益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宿松地区主要以成蟹养殖为主,主要是池塘精养,河蟹平均产量为1 200 kg/hm2,平均利润为87 675元/hm2。考虑到河蟹需求量大、价格稳定,河蟹池塘养殖的经济效益较好,养殖利润比传统家鱼养殖高,可以在安徽省沿江地区大范围推广。  相似文献   
65.
审读是期刊出版监督的重要内容,关系到期刊健康可持续发展。根据我国期刊审读实践经验,本刊审读采用了作者提出的在期刊出版后由刊社内部专家及时对期刊进行定期全面评价的一种事后内部审读办法。经实践发现,该办法具有直接、方便、快捷和高效等特点,审读效果良好,值得在实践中复制推广。  相似文献   
66.
优质芝麻新品种皖芝2号选育与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皖芝2号系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选育的芝麻新品种,2008年通过安徽省鉴定。该文介绍了皖芝2号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并从地块选择、整地、播种、施肥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其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67.
在期刊日益市场化环境下,探索可复制的期刊发展模式很有意义。《现代农业科技》杂志成功转型的实践表明,优质服务是该刊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68.
播种期和种植密度对芝麻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芝麻新品种皖芝1号为试验材料,进行了不同播期和密度对皖芝1号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播期对子粒产量的影响极显著,密度对子粒产量的影响显著.在安徽江淮地区,合理种植密度为15.0万~22.5万株/hm2,芝麻在6月1日~6月30日播种越早产量越高.  相似文献   
69.
沈阳地区栽培葡萄越冬都需要防寒。在采用自根苗的五十一一六十年代,葡萄防寒采用费工费物的双层防寒法,七十年代中期推广抗寒砧木嫁接苗,但防寒还是沿用较厚的双层法。八十年代我们运用沈阳农业大学傅望衡教授研究的嫁接苗简化防寒法,经过几年实践,特别是去冬今春的严重干旱、低温而无冻害发生,证明该项技术是切实可行的。下面谈谈沈  相似文献   
70.
早熟优质葡萄新品种——紫珍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紫珍香”是以玫瑰香芽变(7601)为母本,紫香水芽变(8001)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育成的早熟、优质、大粒葡萄新品种。果实于8月20日至23日成熟,果粒大而整齐,果皮黑紫色,外观美丽,品质优良,具有浓郁的玫瑰香味。该品种还表现丰产,抗病性强,适栽范围广。1991年由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通过审定。目前,南、北方已有14个省(区)、市引入试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