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0篇
林业   3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53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115篇
园艺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31.
黄白双色超甜玉米华耘202的母本自交系T09-100,是库普拉和鲜甜五号杂交择优自交而得纯黄超甜玉米自交系;父本自交系T09-108,是两个纯白超甜自交杂交,择优自交纯白超甜玉米自交系,2008年秋季鉴定圃鉴定,2009年春参加品比试验,因2009年秋季进行小面积生产试验表现稳定而定名华耘202.生育期85d,株高210cm左右,穗位高60cm左右.株型半紧凑、花粉量多、受隐性基因sh2控制,甜度16、风味好,属超甜玉米.籽粒黄白双色、色差明显且有光泽、穗长20cm左右,不秃顶,行数14,每行粒数在33粒左右,单穗去壳净重在300g左右,一般产量在1.5万kg/hm2左右.  相似文献   
32.
拟阐明雌激素调节十二指肠运动的作用规律,并筛选和建立其浓度与十二指肠肌电活动监测指标的数学模型。通过构建试验家兔的卵巢摘除动物模型和电极埋置动物模型,肌注不同剂量的苯甲酸雌二醇,采用BL-420F生物机能试验系统分别记录各试验组家兔十二指肠肌电活动变化,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合对各监测指标的函数拟合精度分析选择并构建苯甲酸雌二醇与十二指肠肌电活动监测指标最优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十二指肠肌电的振幅、频率与肌电活动指数均随苯甲酸雌二醇剂量的增加呈现出一种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通过对各监测指标进行分析、筛选,构建了雌二醇剂量与肌电活动指数关系的函数模型,对该函数进行分析后可知,肌电活动指数的变化范围为1.50~5.23mV·min~(-1),并在雌二醇剂量为0.098mg·kg~(-1)时肌电活动指数达到最大值5.23mV·min~(-1)。此外,以雌二醇剂量0.063、0.098、0.133mg·kg~(-1)为分界点,可将肌电活动指数随雌二醇剂量增加而变化的趋势分为指数型增加、对数型增加、指数型减小以及对数型减小四个区间段。上述结果表明雌二醇对十二指肠肌电活动呈现明显浓度依赖性双重调节作用,并且这种调节作用是在十二指肠本身具备一定水平的肌电活动的基础上进行的,即雌激素对十二指肠肌电活动的调节作用是间接的。此外十二指肠的肌电活动在不同浓度范围雌激素的作用下表现不同的变化趋势,呈现出明显的区间效应。本试验的研究结果为阐明雌激素在体内调节十二指肠运动的调节方式和雌激素类药物的研发和应用提供了一定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33.
IFN-γR和ER在大鼠下丘脑中的共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讨神经-免疫-内分泌网络中生物活性物质间相互调节和平衡的关系,本试验应用免疫组化双标记法对成年SD雌性大鼠下丘脑中IFN-γ受体(IFN-γR)和雌激素受体(ER)的共表达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IFN-γR和ER广泛存在于大鼠下丘脑中,其中在视前交叉上核、视前内侧核、室周核、交叉上核、下丘脑前核、下丘脑内侧核、下丘脑外侧核、乳头体前背侧核、乳头体前腹侧核等13个核团中存在大量的IFN-γR和ER双标记细胞,双标记细胞约占全部阳性标记细胞的60.9%;双标记细胞胞质呈黑褐色、胞核呈棕黄色;ER单标着色细胞以神经胶质细胞居多。研究结果表明,IFN-γ和雌激素可以分别以其各自受体为介质进行信号传递和信息整合,同时也通过在同一细胞中的相互作用而参与机体的神经-免疫-内分泌调节。  相似文献   
34.
对一例双输卵管畸形的产蛋鸡进行了解剖观察。分别从左、右输卵管的位置,以及漏斗部、膨大部、峡部、子宫膨大部和阴道的长度、直径进行测量对比。左侧有卵巢,而右侧没有,左侧输卵管的各个部位的长度和直径都要比右侧大,解剖结果也表明右侧输卵管基本发育完全,但能否正常产蛋还无法确定。  相似文献   
35.
近年来,我国水产养殖业发展迅猛,带来巨大收益的同时,抗生素和化学药物的长期滥用也产生了污染环境、耐药性差和威胁食品安全等诸多问题。亟待寻求一种既能有效控制海水养殖动物疾病、又环境友好的新技术、新产品,以部分或完全替代抗生素或化学药物。噬菌体是一种安全、高效、无毒无害、生态友好的疾病防治绿色产品,相继在陆生和水产动物疾病防治中应用。介绍了噬菌体生物学、噬菌体治疗及噬菌体在水产养殖业中的应用等最新研究进展,展望了噬菌体防治水产养殖病害的前景,以期为噬菌体治疗水产养殖疾病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6.
扁豆密植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不同的种植密度对扁豆产量的影响,寻求最佳种植密度来提高扁豆产量,以‘上海交大红扁豆1号’为供试品种,采用4种种植密度处理,通过对扁豆2个采收阶段的产量测定与分析,研究不同种植密度下的增产效果,为扁豆密植栽培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密度低于49995株/hm2时,扁豆产量随着扁豆种植密度的提高而增加。超过此密度后,产量开始降低。此试验中,获得最高产量的种植方式是行距2 m,株距0.2 m,种植密度49995株/hm2,与传统种植密度相比,增产了124.3%。密植后,扁豆在采收第1阶段(4月1日至6月30日)增产80.48%~272.96%,采收第2阶段(7月1日至10月15日)增产0~9.8%,扁豆增产效果第1阶段大于第2阶段。在扁豆的生产中,通过动态的合理密植,可以明显提高扁豆的产量。  相似文献   
37.
应用微切变—助剂互作技术和超微粉碎技术加工鹿茸获得鹿茸微切助粉和超微粉,采用有机溶剂索式提取法和热水浸提法提取鹿茸微切助粉和超微粉中的雌二醇、孕酮和睾酮性激素,用放射免疫法分析微切助粉和超微粉中性激素的溶出量;将鹿茸微切助粉和超微粉以2g/kg的比例分别添加到粉末状商品鼠粮中混匀,重新压制成棒状鼠粮,连续饲喂昆明小鼠9周。通过分析其对小鼠生长繁殖性能的影响,评价了微切变—助剂互作技术和超微粉碎技术加工鹿茸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运用微切变—助剂互作技术提取的鹿茸微切助粉中的雌二醇、孕酮和睾酮的溶出量均高于超微粉碎的鹿茸粉,尤其是水作为溶剂提取的雌二醇的溶出量是超微粉碎的15.5倍。饲喂含鹿茸微切助粉鼠粮的小鼠与饲喂含鹿茸超微粉鼠粮的小鼠相比,雄鼠的精子数、a级精子数和精子活力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卵巢和子宫的发育指数明显高于超微粉组,动情周期也比超微粉组短,血清中雌二醇、孕酮和睾酮性激素浓度显著增加(p0.01);孕鼠的胚胎数量较多,发育较快,哺乳期仔鼠的生长也较快。以上结果充分证明,应用微切变—助剂互作技术加工鹿茸,能够高效释放目标活性物质。  相似文献   
38.
采用MTT比色法、Western blotting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不同质量浓度金银花水提取物对体外培养的山羊乳腺上皮细胞增殖活性和泌乳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液中金银花水提取物为1 000 mg/L时,对体外培养的山羊乳腺上皮细胞有明显促增殖作用(P<0.01);培养液中金银花水提取物为1 000、500 mg/L时,β 酪蛋白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可见:1 000 mg/L金银花水提取物能促进山羊乳腺上皮细胞增殖并提高泌乳能力。  相似文献   
39.
辣椒素作为天然植物来源的抗菌活性成分,具有安全、营养、高效广谱抗菌性和不产生抗药性的特征,在饲料领域作为饲用抗生素替代品有极高的研究和应用价值。本文主要就辣椒素作为饲用抗生素天然替代品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0.
鸡卵黄免疫球蛋白应用于食品添加剂的研究近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鸡卵黄免疫球蛋白(IgY)是一种具有较强免疫功能的蛋白质,在食品中添加IgY,对于防治疾病、调节和增强人体免疫力的意义重大,现针对IgY作为食品添加剂的研究近况作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