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5篇
农学   5篇
  17篇
综合类   23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减少因氮肥施用而产生的N_2O对于全球N_2O的减排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利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对农民习惯施肥(FP)、氮肥条施(ND)、缓控释氮肥(CRF)和一次性分层施肥(LD)4个氮肥管理措施下的华北地区夏玉米农田生态系统N_2O排放进行了观测,并分析不同处理下的N_2O减排效果和减排成本。结果表明,玉米季农田土壤N_2O排放峰值主要出现在施肥并灌溉后,峰值持续时间一般为3~5 d。与FP相比,ND、CRF和LD可以显著降低土壤N_2O的排放峰值,N_2O排放总量减少12.6%~18.9%,三者的减排效果依次为LDCRFND。ND、CRF和LD均有N_2O减排和玉米增产的作用,但由于劳动力成本的提高,仅CRF和LD处理略有增收。与FP相比,三者的单位产量N排放强度和单位净收益N排放强度均有所降低。本试验条件下,每减排1 kg CO_2-eq,CRF可减少成本0.97元,而ND和LD的减排成本分别增加4.83和3.23元。如果生产中使用施肥机械,一次性分层施肥的减排成本可节省2元。综合来看,若无配套施肥机械,施用缓控释肥可被选为夏玉米保产减排且效益最优的氮肥管理措施;反之,也可选用一次性分层施肥。  相似文献   
42.
黄淮海夏玉米一次性施肥技术效应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的】研究一次性施肥技术对黄淮海夏玉米产量、肥料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的影响,为黄淮海夏玉米区实现减肥增效、节本增收及轻简化生产技术的筛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5年和2016年在河北、河南、山东三省选择8个试验地点进行控释氮肥随夏玉米播种一次性施用大田试验。与普通氮肥分次施用(习惯施肥(FP)和优化施肥(OPT))对比,通过设置控释氮肥等量投入(CRFA)、减量20%控释氮肥投入(CRFA80%N、CRFB80%N和CRFC80%N),研究一次性施肥技术对黄淮海夏玉米经济效益的影响,并验证一次性施肥技术的减量施氮可行性。【结果】(1)与农民习惯施肥(FP)相比,一次性施肥处理对黄淮海区夏玉米株高、穗部性状和两年的平均产量均无显著影响,氮肥农学效率和表观利用率虽有所提高,但未达显著性差异;但一次性减氮施肥处理较FP处理,氮肥偏生产力显著提高了33.85%以上(P0.05)。此外,CRFA、CRFA80%N、CRFB80%N和CRFC80%N处理相比农民习惯施肥(FP),每季平均节氮量分别为8.15、50.65、50.65、50.65 kg N·hm~(-2),增加纯收入927.40元/hm~2以上。(2)除CRFA处理外,其余一次性施肥处理的硝态氮量均显著低于习惯施肥处理(FP);一次性减氮施肥处理(CRFA80%N、CRFB80%N、CRFC80%N)0—90 cm土层NO_3~--N含量显著低于优化施肥处理(OPT)(P0.05)。【结论】一次性施肥技术实现了黄淮海夏玉米的轻简化施肥,提高了氮肥的利用效率,能够在保证稳产增产的前提下,实现氮肥的减量施用;推荐减少20%氮用量的CRFA施肥模式在黄淮海夏玉米生产上一次性施用。  相似文献   
43.
为了解湖南岳阳地区圈养赤麻鸭携带禽流感病毒(AIV)和新城疫病毒(NDV)的情况,于2014年9月在湖南岳阳地区某养殖场采集赤麻鸭咽、肛拭子各100份,采用SPF鸡胚分离病毒,通过血凝试验筛选疑似阳性样品后再用RT-PCR进行鉴定。在100份被检样品中,除4份样品外,其余样品的血凝效结果均为阴性。RT-PCR检测结果显示,所有样品均为阴性。该研究结果为了解湖南岳阳地区圈养赤麻鸭AIV和NDV带毒情况及候鸟迁徙路线上禽流感和新城疫的监测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44.
猪瘟病毒石门株E2基因在永生化猪血管内皮细胞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DNA重组技术将猪瘟病毒石门株囊膜蛋白E2基因定向插入逆转录病毒载体pBABE-puro中,构建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pBABE-puro-E2。将pBABE-puro-E2和辅助质粒pVSV-G经磷酸钙共沉淀法转染293GP包装细胞系,将其包装为完整的逆转录病毒假病毒;用包装好的假病毒在polybrene的介导下转导第30代的永生化猪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SUVEC),用嘌呤霉素筛选阳性细胞,并将筛选出的阳性细胞腹腔免疫BALB/c小鼠。RT-PCR检测SUVEC内的E2基因,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鉴定E2蛋白在SUVEC上的表达,间接ELISA试验检测小鼠血清抗体。结果表明,CSFVE2基因导入猪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获得表达,而且成功诱导小鼠产生抗E2蛋白的抗体。  相似文献   
45.
小圆胸小蠹Euwallacea fornicatus(Eichhoff)是一种国际性的重大林木害虫,采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对其在我国的风险性进行了分析,得出风险性R值为2.01,属于高度危险的林业有害生物。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防控小圆胸小蠹的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46.
基于减少土壤硝态氮淋失的作物搭配种植模式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农业生产中为获得较高作物产量而投入大量的化学肥料,同时不合理的田间管理措施使硝态氮在土壤中大量累积,增加了淋溶风险。不同作物搭配生长及种植模式在协同提高作物产量、充分利用光热资源、提高集约化生产能力方面是一种有效的栽培措施,同时在高效利用土壤养分、改善生态环境、降低硝态氮污染方面具有很大潜力。本文从不同类型作物搭配生长及不同种植模式(设施蔬菜与填闲作物、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粮食作物与粮食作物、粮食作物与露地蔬菜、蔬菜与蔬菜)方面综述了高效利用土壤氮素、降低土壤硝态氮累积与淋失的效果,并根据不同类型作物特点进行了机理上的解释。文末以搭配作物根系为突破点对作物种植模式进行了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47.
yeyaxin@tom.com     
 研究Nacl浓度与小麦幼苗生长分裂的关系及对小麦幼苗的遗传损伤。实验结果表明:小麦幼苗生长在含NaCl的介质中,其幼苗生长被抑制,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下降,幼苗的分裂指数、遗传损伤与盐浓度间有一定的线性关系。结果显示:有丝分裂指数与处理浓度间呈负相关。这表明:NaCl浓度高或作用时间延长时对小麦细胞具有遗传学毒性,小麦幼根细胞有丝分裂指数可以作为监测环境中NaCl含量的定量指标。  相似文献   
48.
yeyaxin@tom.com     
 研究Nacl浓度与小麦幼苗生长分裂的关系及对小麦幼苗的遗传损伤。实验结果表明:小麦幼苗生长在含NaCl的介质中,其幼苗生长被抑制,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下降,幼苗的分裂指数、遗传损伤与盐浓度间有一定的线性关系。结果显示:有丝分裂指数与处理浓度间呈负相关。这表明:NaCl浓度高或作用时间延长时对小麦细胞具有遗传学毒性,小麦幼根细胞有丝分裂指数可以作为监测环境中NaCl含量的定量指标。  相似文献   
49.
研究NaCl浓度与小麦幼苗生长分裂的关系及对小麦幼苗的遗传损伤.实验结果表明:小麦幼苗生长在含NaCl的介质中,其幼苗生长被抑制,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下降,幼苗的分裂指数、遗传损伤与盐浓度间有一定的线性关系.结果显示:有丝分裂指数与处理浓度间呈负相关.这表明:NaCl浓度高或作用时间延长时对小麦细胞具有遗传学毒性,小麦幼根细胞有丝分裂指数可以作为监测环境中NaCl含量的定量指标.  相似文献   
50.
徐钰  张民 《水土保持学报》2005,19(5):85-88,112
波尔多液营养保护剂(BNPP)是一种新型的传统波尔多液(BDM)替代产品,具有杀菌谱广,无抗药性,使用、运输及存储方便等优点。本文以美国铜基杀菌剂Kocide2000(KCD)在番茄植株上的年推荐使用量为依据,模拟BNPP 10,50,100年的施用量,1次性施入盆栽番茄土壤中,研究其对土壤某些生化性质的影响,并与BDM及KCD相比较。结果表明,BDM,BNPP高浓度处理使微生物生物量碳分别降低38%,27.2%,BDM处理下pH值较对照升高0.360.46个单位,KCD,BNPP和BDM处理下的有效铁、有效锌含量减少,而有效铜含量分别提高436.4,2.624.08,8.552.06倍;施用BNPP和BDM的处理,脲酶活性分别降低2.4.5%,9.8!.95%,而KCD对脲酶的影响却不显著。3种铜制剂中BNPP对土壤某些生化性状的影响与KCD相当,而小于BD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