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3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2篇
水产渔业   9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正>我们国内的花椒市场非常大,因为人口非常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花椒作为生活必备的调料,价格也会上升;并且花椒还可以进行深加工,可生产花椒油,而且市场的需求量还是很大的;按照今年的价格,每斤干花椒36元。三年后每亩地收入起码在2600元,五年后每亩收入在4000元,八年后每亩收入在5000-6000元。当前市面上的花椒价格相对比较稳定,市场行情也。花椒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环境不适或受病原菌的侵害,  相似文献   
12.
13.
<正>花椒每亩地可以栽种大约70株左右,两年后挂果,三年后每株能摘1斤多干花椒,五年后每株平均摘2g干花椒,8年后每株平均摘4g左右干花椒。花椒树特别耐干旱,只要降雨量超过400mm都可以生长。它对土质的要求不高,土壤条件比较差的丘陵、山地都可以生长。花椒树的病虫害相对比较少,所以不需要太精心的管理。现在市场中的花椒价格比较稳定,市场行情也不错,是可以选择的项目。  相似文献   
14.
<正>受宗教信仰的影响,西藏自古就有放生的习俗。笔者2016年调查显示,目前,西藏地区的藏族人77.9%都有放生经历,其中约57.8%的人在发生时选择鱼类放生。由于人们普遍缺乏科学放生知识,西藏部分天然水域出现外来鱼种入侵的现象,致使部分土著鱼种野外灭绝。笔者认为,西藏鱼类"放生"以及由此引发的渔业资源环境问题,需引起政府有关部门和相关科研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决黑斑原鮡的人工繁殖技术,该文以雅鲁藏布江特有的黑斑原鮡为研究对象,选取86尾体重在0.065~0.25 kg的雌鱼,15尾平均体重在0.30 kg的雄鱼,雌鱼采用胸鳍注射的方式注射催产药物.结果显示,雌鱼人工授精尾数为59尾,受精卵总重量为897.5 g,总卵量为57 440粒,平均怀卵量为1 194粒,怀卵量与体重呈显著相关.平均催产率为69%,平均受精率为73.5%,黑斑原鮡受精卵孵化水温为13~14℃,溶氧量6.0~7.2 mg/L,胚胎发育所需积温范围为2 592~2 916℃·h.这一套全人工繁殖技术的成功,对黑斑原鮡的人工养殖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2017年7月,在西藏浪错(E 87°23′5.46″,N 29°12′33.45″)入水口和出水口,北侧靠西边小岛内侧等处共设5个采样站点,调查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研究结果显示,浮游植物有3门12种(属),密度1.935×104~51.558×104个/L,平均密度17.188×104个/L,生物量0.003~0.2...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西藏地区渔业资源保护现状。针对西藏地区渔业资源所面临的各种生态和社会问题,提出相应的保护对策。这些对策包括对部分珍稀濒危鱼种实行迁地保护,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建立珍稀特有水产的专项或综合保护区,建立珍稀特有鱼类资源的环境监测体系。另外,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重,加强科研和宣教工作,保护珍稀濒危物种的现有生境,防止外来物种入侵,发展可持续性渔业生产。  相似文献   
18.
西藏罗非鱼养殖现状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回顾了西藏罗非养殖的发展历程,分析了西藏罗非鱼消费市场的发展趋势,探讨了西藏罗非鱼产业化经营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罗列了西藏养殖罗非鱼的优势条件,并提出进一步发展西藏罗非鱼养殖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19.
黑斑原鮡是我国西藏雅鲁藏布江特有物种,主要分布于日喀则、拉萨、林芝等地区。从黑斑原鮡的形态与组织特征、消化系统与食性、年龄与生长、生理生化特性、性腺发育、繁殖生物学研究和遗传学研究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指出黑斑原鮡资源合理开发与利用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为明确亚东鲑(Salmo trutta fario)育种群体遗传背景,为今后亚东鲑的育种工作及家系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通过分子标记共祖技术,对雅鲁藏布江渔业资源繁育基地的245尾亚东鲑育种群体的遗传背景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245个个体被分为6个群体,StfA1、StfC2和StfC3群体中多数个体来源于不同祖先,StfB1、StfC1和StfC4群体中多数个体具有单一的祖先来源;245个个体中基因组近交系数大于0.062 5的个体比例为19.6%(48/245),其中StfA1群体为36.3%(37/102),StfC2群体为5.9%(3/51),StfC3群体为4.3%(2/47),StfC4群体为50%(6/12);基因组近交系数大于0.125的个体有14个,基因组近交系数大于0.25的个体有1个;6个群体内共有115对个体为全同胞近交类型(CC≥0.25),958对个体为半同胞、祖孙或叔侄近交类型(0.125≤CC<0.25),3 653对个体为堂兄妹、半叔侄或曾祖孙近交类型(0.0625≤CC<0.125);6个群体间个体亲缘关系无全同胞近交类型,半同胞、曾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