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4篇
林业   5篇
农学   2篇
  6篇
综合类   78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50篇
畜牧兽医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8 毫秒
11.
采用HPLC-DAD-MSn法对兔肌注恩诺沙星给药后血浆中恩诺沙星和代谢产物的紫外光谱和质谱裂解行为进行分析,获得各化合物的光谱和多级质谱信息。比较给药前后兔血浆的DAD检测色谱图,发现6个可能的代谢产物M1……M6。根据化合物结构和质谱裂解途径及标准品的色谱保留时间,确定M3为环丙沙星,并推测M5可能为加氧恩诺沙星;M4获得一级质谱数据和紫外光谱数据;M1、M2和M6仅得到紫外光谱数据。推测恩诺沙星在兔体内的主要代谢反应是脱乙基反应和氧化反应。  相似文献   
12.
<正>1月22日,全国质量兴农推进会议在北京召开。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于康震在会上强调,农业农村部门要坚持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增加优质绿色农产品供给岁为主攻方向,坚持"四个最严",扎实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会议指出,农业农村部将2018年确定为农业质量年,发出了全面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动员令。各地各单位坚持"产出来""管出来""树起来""强起来"各项工作一起抓,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统  相似文献   
13.
远东拟沙丁鱼Sardinops melanostictus和日本鲭Scomber japonicus作为西北太平洋的主要关联物种,研究其潜在栖息地分布以及对该海域环境变化响应的差异对管理和持续利用该渔业资源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本研究采用最大熵模型,利用2017~2021年盛鱼期(5~11月)在西北太平洋远东拟沙丁鱼和日本鲭的渔业数据,结合海表面温度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ST、海表面盐度 sea surface salinity, SSS、海表面高度 sea surface height, SSH、叶绿素浓度 chlorophyll-a, Chl-a、涡旋动能 eddy kinetic energy, EKE、不同水层温度(包括50m、100m、150m、200m),通过贡献率的大小分别筛选出各月对远东拟沙丁鱼和日本鲭排位前三的关键因子,根据二者对各月关键环境因子的响应曲线,获得各月关键因子对二者潜在栖息地的月间变化,最终模拟出二者在5~11月的潜在栖息地分布图。结果表示,远东拟沙丁鱼和日本鲭的潜在栖息地变动与实际作业位置具有一致性,随着月份的增加均呈现先向东北方向移动,在向西南方向折回的运动趋势,且二者各月潜在栖息地位置均大范围重叠。在6、8~10月影响二者适宜栖息地变动的关键因子均为SSH、SST、Chl-a,且适宜范围相差不大。5、7、11月影响二者适宜栖息地变动的关键因子有所不同,远东拟沙丁鱼5月的关键因子为SSH、EKE、SST,7月为SSH、SST、Chl-a,11月为EKE、SST、Chl-a,而日本鲭5月为SSH、EKE、Chl-a,7月为SST、Chl-a、SSS,11月为SSH、SST、Chl-a,各月环境因子的适宜范围不同。此外,随着月份增加日本鲭最适栖息地面积向北逐渐缩小,7和11月份面积最小,而远东拟沙丁鱼最适栖息地面积有增大趋势,11月份最适栖息地延伸到37°N以北的地区。该研究表明SSH、SST、Chl-a的变化对西北太平洋远东拟沙丁鱼和日本鲭潜在栖息地分布变化均有重要影响,而EKE、SSS是造成二者之间潜在栖息地分布变化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针对高职数据素养教育缺位的现状,以师生对数据素养的认知情况为培养现状的分析依据,为高职院校建立科学合理的数据素养培养体系、建设相应的课程体系、合理分配有限教学资源提供参考。[方法/过程]基于已有的数据素养指标体系,构建高职院校数据素养评价体系,采用问卷的方式调查高职学生的数据意识、数据收集、数据组织与管理、数据分析、数据利用与归档、数据伦理6个方面的认知与能力,结合文献提出“三阶递进”式的高职数据素养教育体系。[结果/结论]师生总体具备一定的数据意识,但对商业数据的有效获取能力比较缺乏。具备基础的数据分析能力及表达能力,数据价值的深度挖掘能力不足。数据收集、组织与管理、分析、利用与归档能力认知在群体间的差异明显,认为应从“底层-进阶-高级”3个层次进行教育体系的设计,提升数据素养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5.
16.
方舟  陈新军  陆化杰 《海洋渔业》2014,(2):183-190,192
头足类的资源开发和利用已经得到各国的普遍重视,对其基础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得到不断的发展。作为头足类的主要捕食器官之一,角质颚这种不靠关节、仅靠肌肉收缩来运动的方式引起了学者们极大的兴趣,同时其固有的形态特点是分类学的良好性状,所包含的大量信息也可以用于生态学方面的研究。本文根据国内外学者对其运动模式的解释,阐述了相关结构的特点,同时对角质颚在头足类分类和生态学等方面的应用研究做了综述。回顾前人的研究发现,对角质颚的功能性研究已有一定的成果,今后的研究应该更加关注对角质颚特征定量整理,并编制检索表,同时根据该结构中的信息,分析头足类在生态系统中的准确定位和相关的环境关系。  相似文献   
17.
作为我国重要的头足类资源,金乌贼(Sepia esculenta Hoyle, 1885)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营养价值。为探究金乌贼性腺发育、胴长体质量关系、初次性成熟胴长(ML50),本文根据2017-2022年拖网渔船在东海北部外海(123.0°E-127.5°E,27.5°N-31.5°N)采集的金乌贼调查数据,分别通过统计学分析探究胴长和体质量组成及性腺发育,采用基于性腺成熟度的逻辑斯蒂方程和多项式胴长体质量方程估算初次性成熟胴长。结果显示,金乌贼雌雄个体优势胴长组分别为80-120 mm、80-140 mm;优势体质量组分别为40-280 g、40-200 g。金乌贼为负异速生长(b<3);不同阶段的雌性a、b值不同,雄性a、b值相近。调查期间(9月至翌年3月),性腺随时间发育;160 mm以上的胴长组中未有Ⅰ期个体被发现。应用逻辑斯蒂方程和多项式胴长体质量模型估算ML50结果分别为:雌性124.30mm、127.98mm、雄性129.18mm、142.44mm。基于多项式胴长体质量方程估算的ML50拟合效果更好。研究表明,金乌贼存在明显的季节性生殖特征,繁殖期为1-3月;雌性在性成熟期间能量更多的从身体生长转变为性腺发育;建议东海外海金乌贼雌、雄个体最小开捕胴长应当分别大于127.98mm、142.44mm。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蓝点马鲛()生活史特征的异质性,根据2018年10月至2019年3月在东海外海渔场的拖网调查采样数据,对其叉长和体重关系的月间及性别差异进行了研究。依据收集的367尾蓝点马鲛样本,求得其叉长和体重关系(b的估计均值为2.794。本研究构建了广义线性模型和9个线性混合模型,用于研究蓝点马鲛的叉长和体重关系()在时间及性别上的差异。贝叶斯信息准则(BIC)值和均方根误差值均表明,最复杂的线性混合模型(即月份和性别对两个参数P<0.01)。在最优模型中,a值则与此相反。本研究表明,月份和性别对蓝点马鲛叉长和体重关系具有显著的影响,线性混合模型能把月份和性别的异质性通过随机效应在单个模型中更准确、快速地体现,从而进一步证实了此模型在数据来源异质性研究中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西南大西洋阿根廷滑柔鱼耳石微结构及生长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我国鱿钓船2007、2008和2010年在西南大西洋作业期间采集的3462尾阿根廷滑柔鱼样本(其中2007年308尾、2008年262尾、2010年2 892尾),测量了491枚耳石外部形态参数和耳石重量(雌性274枚、雄性217枚),结合耳石的日轮,对耳石微结构及其生长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阿根廷滑柔鱼耳石的生长纹由明暗相间的环纹组成,耳石中心为黑色,呈水滴形;从核心到侧区边缘,轮纹宽度由窄至宽,亮度由明至暗;侧区到北区边缘,轮纹则由宽至窄,亮度由暗至明。根据生长纹的宽度和颜色的明暗,可将整个耳石分为3个区域,即后核心区、暗区、外围区。不同群体间耳石总长(TSL)和最大宽度(MW)的生长存在显著性差异,但性别间无差异。冬季产卵群TSL和MW的生长适合用线性函数表示,秋季产卵群则适合用对数函数表示。耳石重量(SW)的生长存在群体和性别间差异,冬季产卵群雌、雄个体SW的生长分别适合用幂函数和指数函数表示,秋季产卵群则分别适合用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表示。两个群体的TSL、MW、绝对生长率和相对生长率都随着日龄的增加而先增加后减小,而SW的绝对生长率则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加,相对生长率则随着年龄增加而先增加后减小。同一年龄段内冬季产卵群的绝对和相对生长率基本上都大于秋季产卵群,雌性个体的绝对和相对生长率要大于雄性个体。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杜氏枪乌贼(Uroteuthis duvaucelii)角质颚形态和生长特征,根据2015年9—10月在南海北部海域采集的样本,通过测定样本胴长(L_M)、体质量(M)和角质颚的形态值,建立胴长与体质量以及角质颚形态参数与胴长的关系,并利用方差分析法比较不同个体和性成熟度间杜氏枪乌贼角质颚形态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性别未成熟个体间胴长存在显著差异(P0.01),雌性不同成熟度个体间体质量存在显著差异(P0.01),胴长和体质量关系符合幂函数,未成熟和性成熟个体的生长系数b分别为2.22~2.25和1.75;性成熟与未成熟个体间角质颚形态值存在显著差异(P0.01),不同性别未成熟个体间则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选取的6个角质颚形态参数值与胴长的关系均符合线性生长模型;通过方差分析,认为不同胴长组之间,雌性杜氏枪乌贼角质颚形态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合性成熟度分析,发现角质颚形态参数同时受到胴长与性成熟度间交互作用的影响(P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