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3篇
农学   5篇
  1篇
综合类   42篇
水产渔业   82篇
畜牧兽医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为提高暗纹东方鲀鱼种培育的成活率,于2014~2016年进行了暗纹东方鲀夏花鱼种培育试验。根据暗纹东方鲀的生态习性和生长、摄食特性,采取了土池发塘、驯化转食等方法,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成效,鱼苗培育成活率最高达到78%,形成了特有的夏花鱼种培育模式。  相似文献   
122.
为探明不同养殖品种在养殖尾水排放周期内的水质变化特征、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获取养殖尾水排放周期内接近总排水量水质指标平均浓度的适宜采样时段,对暗纹东方鲀、罗氏沼虾、中华绒螯蟹养殖池塘进行养殖尾水水质监测,在16:30~次日7:30的养殖尾水排放周期内,每3 h采集养殖尾水检测总固体悬浮物(TSS)、有机物(CODMn)、总氮(TN)、总磷(TP)指标。结果显示:不同养殖品种之间,排放养殖尾水的4项水质指标质量浓度均有显著或极显著差异。综合评价养殖尾水水质状况:中华绒螯蟹最佳,暗纹东方鲀次之,罗氏沼虾较差。养殖尾水排放周期内,暗纹东方鲀、罗氏沼虾、中华绒螯蟹养殖池塘TSS和TP质量浓度在不同检测时间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CODMn和TN质量浓度在不同检测时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暗纹东方鲀养殖池塘的TSS实际排放强度显著高于估算排放强度(P<0.05),暗纹东方鲀和罗氏沼虾养殖池塘的TP实际排放强度显著高于估算排放强度(P<0.05),中华绒螯蟹养殖池塘4项水质指标的实际排放强度均低于估算排放强度(P...  相似文献   
123.
为提高刀鲚和暗纹东方鲀的池塘养殖效益以及获得大规格刀鲚鱼种,2021年在上海市水产研究所奉贤科研基地的4口池塘中进行了1+龄刀鲚(3 000尾/hm2)与暗纹东方鲀成鱼(12 000尾/hm2)的混养试验以及刀鲚生态自繁养殖试验。经过132 d的养殖,刀鲚出塘规格达到24.99~59.90 g/尾,成活率为15.0%~54.1%,其中有3口试验池塘获得了大规格刀鲚自繁鱼种,数量分别为2 515、2 871、3 399尾;暗纹东方鲀出塘规格在280.2~296.3 g/尾,单位面积产量达到3 372.8~3 502.5 kg/hm2,成活率达97.8%~100.0%。  相似文献   
124.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水产养殖产业、水产品流通和消费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特别是特色水产品养殖和销售尤为严重,而且影响还在进一步延伸。为了了解新冠肺炎疫情对美洲鲥整个产业链的影响,本调研组于2020年10月采用实地走访、电话网络采访和座谈等形式对美洲鲥主产区——长三角地区的技术服务人员、养殖户、商贩、外销主要经销大户等进行调研,收集和分析了疫情时期美洲鲥的繁育、养殖、流通、餐饮等领域的现实状况和存在问题,探究了疫情防控对美洲鲥产业影响的成因。针对当前美洲鲥产业中突出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引导消费市场、降低上市规格;创新营销模式、激活家庭烹饪;研发高抗品种、转变养殖模式;加强技术培训、引导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125.
为探索一种节能环保、绿色低碳的中华鳖养殖新模式,利用条件相似的2组室外池塘进行了桃-鳖种养模式和鱼-鳖混养模式对比养殖试验,比较和分析了2种模式下池塘水质变化规律。结果显示:试验过程中,2种模式下池塘水体总氨氮(TAN)质量浓度无规律性变化,但桃-鳖种养模式的TAN质量浓度在试验后期显著低于鱼-鳖混养模式(P<0.05);试验期间,桃-鳖种养模式下水体亚硝酸盐氮(NO2--N)和硝酸盐氮(NO3--N)质量浓度均显著低于鱼-鳖混养模式(P<0.05),并均呈现逐渐降低的变化趋势;而鱼-鳖混养模式下水体NO2--N质量浓度呈现先降后升再降的变化趋势,NO3--N质量浓度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桃-鳖种养模式水体的酸碱度(pH)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而鱼-鳖混养模式的水体pH则呈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的变化趋势,且桃-鳖种养模式水体的pH的水体显著高于鱼-鳖混养模式(P<0.05);2种模式下水体高锰...  相似文献   
126.
为解决暗纹东方鲀单一品种的池塘养殖瓶颈问题,开发和建立多物种、多营养层次的生态立体种养池塘生态系统,本文研究了暗纹东方鲀(Takifugu obscurus,12000 ind.hm-2)、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24 万尾.hm-2)和蕹菜(Ipomoea aquatica Forsk)的立体种养模式与暗纹东方鲀传统单养模式(15000 ind.hm-2)的水质变化及养殖能效差异。结果显示,暗纹东方鲀立体种养模式和传统单养模式池塘水体的pH、TAN、NO2-N和NO3-N等水质指标总体较低、数值保持在较理想范围内,这些指标中除了7月8日立体种养模式的NO3-N显著低于传统单养模式的,其他在两模式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立体种养模式的叶绿素a明显低于传统单养模式的。两模式的总氮均值范围分别为1.38-3.96 mg.L-1和1.04-3.20 mg.L-1,养殖中后期(7月24日-10月11日),立体种养模式的总氮高于传统单养模式。立体种养模式的总磷(TP)变化随养殖时间呈现缓慢平稳上升趋势(0.26-0.42 mg.L-1);而传统单养模式总磷数值在养殖中期较高、前期后期较低。除了5月6日监测COD数值相对较高外,其他监测的时间点两种养殖模式的COD数值相对较稳定,均值范围分别为6.79-10.24 mg.L-1和6.83-9.15 mg.L-1,两模式间均无显著性差异。TSS数值总体较高,特别是6月13日的水源、7月24日及8月19日的传统单养模式和9月15日的立体种养模式的TSS数值超过150 mg.L-1。各监测时间点的TSS数值在两种养殖模式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两种模式暗纹东方鲀的养殖均有利于池塘水体的pH、TAN、NO2-N和NO3-N的净化,对水体中总磷(TP)和TSS的影响不明显,但会造成水体中总氮(TN)和COD的升高。立体种养模式和传统单养模式的暗纹东方鲀生长没有显著性差异,放养密度(12000-15000 ind.hm-2)没有造成暗纹东方鲀生长的空间胁迫。除了立体种养模式的暗纹东方鲀的单位产量(3426.0 kg.hm-2)显著低于传统单养模式的(4055.7 kg.hm-2)外,立体种养和传统单养模式的暗纹东方鲀的出池规格(293.30 g.ind-1和297.53 g.ind-1)、成活率(97.38 %和94.60%)以及饵料系数(2.83和2.91)均无显著性差异。立体种养模式下套养的南美白对虾生长性能良好: 南美对虾产量3056.6 kg.hm-2,规格为22.48g.ind-1,存活率78.17 %,饲料系数为0.68,鱼虾叠加后的饲料系数总体为1.39。相对于暗纹东方鲀传统单养模式,立体种养模式在养殖尾水排放减少11.1%的前提下,每公顷增效102675元,每亩增效6845元。  相似文献   
127.
在工厂化养殖条件下,将初始体长为(54.04±6.07)mm、体质量为(2.03±0.75)g的4 000尾美洲鲥幼鱼放在有效体积约300 m3的养殖池中饲养84 d,研究美洲鲥幼鱼养殖过程中的生长特性及生长过程中消化酶活力的变化特点。结果显示:美洲鲥体长(L)、体质量(W)均与养殖时长(t)呈指数相关(L=56.568e0.008 8t,W=2.463 3e0.027 4t),体长与体质量呈幂函数相关(W=7×10-6L3.158 2),试验期间美洲鲥幼鱼的生长类型为等速生长;总体上,肥满度随着幼鱼的生长发育而明显提高,试验初期(养殖14 d时)显著提高,之后有所降低,在42 d时显著下降(P<0.05),之后幼鱼的肥满度保持着较快的增长,随着时间的推移显著提高(P<0.05),并在试验结束时达到最高值。美洲鲥幼鱼胃蛋白酶活力随着幼鱼的生长显著升高(P<0.05);幽门盲囊的淀粉酶活力随着幼鱼生长显著下降(P<0.05),而蛋白酶和脂肪酶活力总体呈升高趋势(P<0.05);肠道中淀粉酶的活力随着幼鱼生长而显著降低(P<0.05),蛋白酶和脂肪酶活力总体呈上升趋势,最大值均出现在第84天(P<0.05)。研究结果表明,工厂化养殖美洲鲥幼鱼的生长类型为等速生长,本试验的养殖条件适宜美洲鲥幼鱼生长;养殖过程中应根据消化酶的变化规律,适时调整饲料中营养成分的含量或添加生物酶制剂,以提高饲料的利用效率,提高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128.
为探究普通膨化配合饲料和特种绿色膨化配合饲料对美洲鲥幼鱼生长特性、消化能力和非特异性免疫力的影响,以人工繁育的初始体质量为(2.81±0.61)g的美洲鲥幼鱼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为期56 d的饲养试验,并测定了幼鱼的生长和酶活指标。试验结果显示:普通膨化配合饲料组(CF组)美洲鲥幼鱼体质量的增长速度快于特种绿色膨化配合饲料组(SF组),CF组幼鱼的体质量特定增长率和肥满度均显著大于SF组(P<0.05),饲料系数则显著小于SF组(P<0.05),CF组和SF组幼鱼的摄食率分别为3.31%/d、3.38%/d,成活率分别为98.50%、98.83%,两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消化酶方面,CF组幼鱼的淀粉酶(AMS)和脂肪酶(LPS)活力均显著大于SF组(P<0.05),而胃蛋白酶(PPS)活力显著小于SF组(P<0.05),两组间胰蛋白酶(TPS)活力无显著性差异(P>0.05);非特异性免疫酶方面,SF组幼鱼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显著大于CF组(P<0.05),两组间的过氧化氢酶(CAT)和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  相似文献   
129.
施永海  徐嘉波  袁新程  杨明  张忠华  谢永德  税春 《水产学报》2023,47(12):129606-129606
为了探究半咸水和淡水养殖模式对刀鲚营养积累的影响,采用生化实验的方法分析并比较了半咸水(盐度10~15)和淡水(盐度0.4~1.0)池塘生态养殖模式下刀鲚肌肉的营养成分。结果显示,半咸水组刀鲚肌肉的粗脂肪含量(7.27%)显著高于淡水组(4.30%);半咸水组的刀鲚肌肉的水分含量和灰分含量(72.54%和1.32%)均显著低于淡水组(76.85%和2.06%),二者的粗蛋白含量无显著差异。除了色氨酸和胱氨酸在两种模式间没有显著差异外,其余16种氨基酸在半咸水组中的含量均显著低于淡水组。半咸水组的刀鲚肌肉的TAA、EAA、HEAA、NEAA和DAA均低于淡水组,而EAA/TAA和EAA/NEAA在两种模式之间无显著变化,半咸水组的鲜味氨基酸和氨基酸总量比率(DAA/TAA)(40.32)显著低于淡水组(40.68)。半咸水组的刀鲚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58.59)低于淡水组(72.04),而F值(2.44)高于淡水组(2.35)。在检出的28种脂肪酸中,有11种脂肪酸的含量在两种模式之间有显著差异。在主要的脂肪酸中,半咸水组刀鲚的C16:0、C18:0、C18:1n9c、C22:5...  相似文献   
130.
为探索适合刀鲚的池塘养殖新模式,分别在淡水和半咸水环境下开展了1+龄刀鲚与暗纹东方鲀的混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刀鲚与暗纹东方鲀在半咸水环境下混养,在产量、成活率、平均出塘规格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当刀鲚放养密度为3 000尾/hm2时,单位面积产量最高可达116.70 kg/hm2,该塘刀鲚成活率为68.16%,平均出塘规格可达57.11 g,体质量在50 g以上的比例为61.6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