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6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2篇
综合类   67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44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95 毫秒
21.
南美斑潜蝇成虫羽化主要集中于12时前。南美斑潜蝇成虫活动,在晴天有两个高峰:一个在11时左右,另一个在16时左右。潜蝇茧蜂成虫的活动规律与南美斑潜蝇成虫相似,但其峰值出现比南美斑潜蝇成虫稍晚;阴天时,南美斑潜蝇成虫和潜蝇茧蜂都只有1个活动高峰,在12~13时;南美斑潜蝇成虫的最适活动温度为27℃左右。  相似文献   
22.
如皋黄鸡产蛋性能与遗传参数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以如皋黄鸡第4世代的15个家系351只母鸡为实验素材,测定开产日龄、开产体重、开产蛋重和40周龄产蛋数,统计各周龄群体产蛋率,估算开产性状和40周龄产蛋数的遗传参数。结果表明:如皋黄鸡开产日龄为(153.9±13.13)d,开产体重为(1 366.5±135.51)g,开产蛋重为(32.8±3.17)g,40周龄产蛋数为(101.0±8.94)个;高峰产蛋率为82.1%,70%以上产蛋率维持16周;开产日龄、开产体重、开产蛋重和40周龄产蛋数均为中等遗传力0.177~0.320;开产日龄、开产体重和开产蛋重间两两呈遗传正相关0.736~0.971,40周龄产蛋数与开产日龄、开产体重、开产蛋重间均呈遗传负相关-0.832~-0.639;性状间的表型相关性质和遗传相关一致,且均达到极显著的程度。  相似文献   
23.
高产优质甘蓝型杂交油菜新品种沣油520的选育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沣油520是湖南省作物研究所选育的甘蓝型中熟偏早杂交油菜品种,由PolCMS细胞质雄性不育系20A与恢复系C3R配制而成,2009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该品种产量高、熟期早、品质优。在长江中游区油菜区试中,平均产量2515.0kg/hm^2,比对照增产6.67%。在长江中游区油菜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2431.7kg/hm^2,比对照中油杂2号增产15.01%。芥酸含量O.15%、硫苷含量24.63μmol/g(饼),含油量41.91%。抗逆性强,适应性广,适宜长江中游区及邻近各省种植。  相似文献   
24.
摘苔在杂交油菜制种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父母本具有不同化期的三个甘蓝型油菜杂交组合为材料,从摘苔对杂交制种的花期相遇性、制种产量与制种纯度的影响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适宜的摘苔深度能有效地调节花期相遇性,父母小初花期相差7d左右,以摘苔10cm为最佳;父母本同步开花的杂交组合通过摘苔处理,也能有效地提高制种纯度.  相似文献   
25.
优质高产早熟杂交油菜新品种沣油5103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沣油5103为湖南省作物研究所利用POL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统选育的杂交品种,是不育系20A和恢复系6150R杂交的F1代。在国家区试中平均产量170.94 kg/667m2,平均产油量72.65 kg/667m2,比对照中油杂2号分别增产8.75%和9.18%,并具有优质、早熟、抗病、抗倒等优良特性。  相似文献   
26.
2种催熟药剂对油菜成熟期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研究草甘膦和百草枯在化学催熟过程中对油菜生长发育的影响,对在不同时期化学催熟的油菜千粒重、含油量、种子干重占角果干重比例及最终产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利用草甘膦催熟处理,对油菜千粒重、含油量和种子干重占角果干重比例的形成无明显影响,4月22日以前催熟处理会影响油菜的产量;在4月28日以前利用百草枯催熟处理,会导致油菜千粒重、含油量、种子干重占角果干重比例及产量的明显降低。在生产上建议草甘膦以成熟前中期喷施效果较好,百草枯在收获前1周喷施可避免对产量造成损失。  相似文献   
27.
以文昌鸡、如皋黄鸡、仙居鸡为素材,采用完全双列杂交测定配合力,统计各周龄体重、开产蛋重、产蛋高峰期蛋重、开产至40周龄料蛋比、开产至40周龄平均产蛋率,计算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效应值.结果表明:父本对开产至40周龄平均产蛋率及入舍母鸡产蛋数贡献较大,母本对蛋重影响较大;文昌鸡♂×仙居鸡♀组合开产至40周龄料蛋比最低、40周龄产蛋数最高,为最佳配套组合,可在生产中配套使用.  相似文献   
28.
湖南油菜发展展望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介绍了湖南作为我国主要油菜产区,具有明显的地域优势和资源优势,但近年湖南油菜生产受比较效益低、传统耕作制约等因素的影响,面积和总产均有所下滑。提出选育高产品种、提高菜籽品质、推广轻简栽培技术将有效地突破限制湖南油菜产业发展的瓶颈,推动湖南油菜生产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9.
为研究鸡肌肉组织中硫胺素的沉积规律,以如皋鸡和文昌鸡为素材,分不同家系、周龄、组织进行取样,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样品中的硫胺素含量。结果显示,不同品种、家系、周龄及组织间硫胺素含量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P<0.05或P<0.01)。此外,硫胺素含量的遗传力为0.494,与体重的遗传相关为-0.404。以上结果初步表明,硫胺素在机体的沉积受遗传因素影响,且表现为一定的时间和组织变化规律,可以通过选择进行提高。  相似文献   
30.
H-FABP和HSL基因多态性对苏淮猪胴体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PCR—RFLP方法检测了H-FABP、HSL基因在83头苏淮猪中的多态性分布。结果表明:H-FABP基因的3个变异位点和HSL基因都存在多态性。H-FABPHinfI位点HH基因型个体的背膘厚为19.81mm,极显著低于hh基因型个体(20.16mm)(P〈0.01),Hh基因型个体的背膘厚为19.86mm,显著低于hh基因型个体(P〈0.05)。HH基因型个体的瘦肉率为59.69%,极显著高于hh型个体(54.84%)(P〈0.01),Hh基因型个体的瘦肉率为58.69%,显著高于hh型个体(P〈0.05)。HH—Dd—Aa单倍型背膘最薄(19.73mm)、瘦肉率最高(60.92%),但没有达到显著水平。HSL基因GG基因型个体的背膘厚为19.79mm,极显著低于AA基因型个体(20.23mm)(P〈0.01),AG基因型个体的背膘厚为19.88mm,显著低于AA基因型个体(P〈0.05)。GG基因型个体的瘦肉率为59.89%,极显著高于AA型个体(54.04%)(P〈0.01),AG基因型个体的瘦肉率为58.52%,显著高于AA型个体(P〈0.05)。提示:H-FABP、HSL基因可以作为胴体性状的候选基因用于猪的辅助选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