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9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50篇
林业   157篇
农学   53篇
基础科学   71篇
  82篇
综合类   556篇
农作物   68篇
水产渔业   56篇
畜牧兽医   428篇
园艺   160篇
植物保护   56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94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80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50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6年   2篇
  1964年   3篇
  196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一、通化地区自然状况及催芽播种的意义 通化地区位于吉林省东部半山区,年降雨量为500-700毫米,有效积温为2700-3000℃,常年平均降雨量比吉林省中部多200毫米左右。常年4月初土壤墒情好,但气温较低,在吉林省中部公主岭一带,玉米播种时间为4月16日至4月26日,而在通化地区为4月25日至5月10日。玉米是积温作物,在允许播种的条件下,早播种,早出苗,早成熟,提高了产量,降低了收获时玉米的含水量,增加了效益。  相似文献   
102.
103.
为研究碱蓬根际和内生细菌菌株对盐碱胁迫下苜蓿幼苗生长的影响,试验以龙牧801紫花苜蓿为供试品种,将前期从碱蓬根内(JG1)、根际土壤(JT4)和茎内(JJ5)筛选出的具有较强耐盐碱胁迫能力的根际及内生细菌菌株接种于苜蓿幼苗根部。接菌1周后将中性盐(NaCl、Na2SO4)和碱性盐(NaHCO3、Na2CO3)按NaCl∶Na2SO4∶NaHCO3∶Na2CO3=9∶1∶1∶9混合,并设置0、100、150、200 mmol·L-1盐碱浓度溶液浇灌苜蓿幼苗根部,进行盐碱胁迫处理。分析盐碱胁迫下碱蓬根际及内生细菌菌株对苜蓿生长及生理的影响,并通过隶属函数和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碱蓬根际和内生细菌菌株对盐碱胁迫下苜蓿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3株促生细菌均能缓解盐碱胁迫对紫花苜蓿生长的抑制作用,促进紫花苜蓿生长,不同促生细菌对盐碱胁迫下苜蓿促生效果为JT4>JG1>JJ5。  相似文献   
104.
本文对杨树新品种西+加、小×黑、三北1号、中绥12号苗期生长情况和29a生西+加、北京杨生长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认为西+加生长性能最佳,可在造林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5.
为了验证落叶松菌根真菌的作用,为造林提供优质菌根苗,1992-1996年在辽宁北部、东部等地利用厚环乳牛肝菌、赭丝膜菌、彩色豆马勃菌等根真菌,采取播种同时撒播,幼苗期开沟、扎孔、容器于播种期间袋内接菌,进行了落叶松播种苗、移植苗、容器苗、扦插苗等接菌及菌苗造林试验,结果接菌苗较对照苗菌根指数有很大提高,其生物产量也有明显提高,从而真情以了促进苗木速生增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6.
本文根据现代企业固有的性质和特点,对我国企业现行的会计管理模式以三个方面进行不详尽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7.
连香树嫩枝扦插繁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不同年龄的母树上采取不同部位的枝条进行扦插繁殖试验,筛选出最佳枝条部位和枝条母树树龄.试验证明,连香树扦插繁殖体的最佳部位是树基部萌生的枝条;枝条来源以中龄母树最好.  相似文献   
108.
栎聚花序瘿蜂形态和生物学特性研究朱承美,曲爱军,张玉红,李志高(山东省林业学校)瘿蜂科昆虫主要危害栎属植物,在树木的不同部位造成各种形状的瘿瘤。1990~1995年间我们在栓皮栎花序上发现一种瘿蜂,为安堆瘿蜂属。其特征明显区别于国内现已报道的该属有关...  相似文献   
109.
为明确砜吡草唑在花生田应用的可行性, 采用整株生物测定法测定40%砜吡草唑悬浮剂对马唐Digitaria sanguinalis、狼尾草Pennisetum alopecuroides、稗Echinochloa crus-galli、藜Chenopodium album、反枝苋Amaranthus retroflexus及马齿苋Portulaca oleracea的除草活性, 评价药剂对花生的安全性, 并利用田间小区药效试验进行验证。结果表明:40%砜吡草唑悬浮剂对6种供试杂草均表现出极高活性, GR 50为0.76~2.90 g/hm 2, 在13.32 g/hm 2剂量下, 对供试杂草防效均达100%。40%砜吡草唑悬浮剂对3种禾本科杂草、3种阔叶杂草的毒力分别是960 g/L精异丙甲草胺乳油的5.60~9.30倍和22.16~25.24倍。在盆钵底部渗灌、喷淋浇水2种灌溉条件下, 40%砜吡草唑悬浮剂对花生的GR 10分别为212.03、87.68 g/hm 2, 剂量越高, 对花生生长的抑制愈明显, 对花生安全性欠佳。在盆钵底部渗灌条件下, 砜吡草唑在花生和供试杂草间的选择性指数为29.45~142.30, 具有较高选择性。田间试验表明, 40%砜吡草唑悬浮剂施用剂量120~240 g/hm 2时, 对杂草的总体防效在92.6%以上, 花生增产率21.09%~22.71%, 杂草防效及花生产量均显著高于960 g/L精异丙甲草胺乳油720 g/hm 2处理, 所有药剂处理未见药害症状。综上, 40%砜吡草唑悬浮剂可作为花生田低量、高效化学除草的备选药剂, 但需关注砜吡草唑过量施用及降雨积水等因素导致的花生安全性问题。  相似文献   
110.
为探究有机无机肥配施对精量穴直播水稻产量及氮素利用的影响,2018—2020年,选用鸡粪型有机肥进行不同比例有机肥替代化肥田间小区试验。试验采用两因素裂区设计,主区为3个杂交水稻品种,分别是宜香优1108、F优498、德优4727;副区为不同比例有机肥替代化肥,在总施氮量150 kg·hm-2水平下,设置100%化学N肥(M1)、75%化学N肥+25%有机肥(M2)、50%化学N肥+50%有机肥(M3)、25%化学N肥+75%有机肥(M4)和100%有机肥(M5)共5个处理,以不施N肥为对照(CK)。结果表明,随着有机肥比例的增加,3个品种的每穗粒数和产量均先增加后降低。对于宜香优1108,M2处理的每穗粒数最多、产量最高,2018、2019和2020年分别较M1处理增产2.92%、5.53%和8.07%。对于F优498和德优4727,M3处理的每穗粒数最多、产量最高,3年分别较M1处理平均增产9.13%、7.33%、7.21%和2.7%、6.03%、8.69%。施肥处理中均以M5处理的产量最低。对于氮素转运率,M2和M3处理水稻的氮素转运率增加,其中,宜香优1108在M2和M3处理下氮素转运率3年平均较M1处理提高9.40%和11.41%,F优498提高9.63%和19.18%,德优4727提高9.40%和18.03%。随着有机肥比例的增加,氮素表观利用率降低,氮素收获指数、氮素农学利用率和氮肥偏生产力均先增加后减少。宜香优1108在M2和M3处理下氮素收获指数3年平均较M1处理提高5.05%和5.54%,F优498提高4.53%和8.80%,德优4727提高4.88%和8.98%。由此表明,在精量穴直播下,有机肥与无机肥的合理配施能更好地调控水稻对养分的吸收利用,从而提高产量;宜香优1108采用25%有机肥替代化学氮肥时产量最佳,而F优498和德优4727采用50%有机肥替代化学氮肥增产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