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综合类   6篇
水产渔业   1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运用TRAP标记技术,选取10个多态性较好的引物组合对荷包红鲤、黄河鲤、建鲤、兴国红鲤和黑龙江野鲤等5个鲤群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其中固定引物是根据目标候选基因-GHR基因的序列设计。结果表明,共扩增出168个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134个,平均多态位点比例为80.41%,平均多态性信息含量为0.29。分子变异方差分析(AMOVA)结果显示群体内的方差贡献率达96.97%,表明各个鲤群体内存在较大的遗传变异。种群再分效应固定指数(FST=0.030 26,P<0.05)表明不同鲤群体间有显著的遗传分化。基于目标候选基因的TRAP标记对5个鲤群体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建鲤和兴国红鲤首先聚成一类,然后黄河鲤和黑龙江野鲤聚为一类,再与荷包红鲤聚为一类。  相似文献   
22.
为筛选适合锦鲤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水体污染物高效净化的浮床植物,研究了16种观赏植物的生长特性及其对水体中总氮(TN)、总磷(TP)、铜(Cu)、锌(Zn)、汞(Hg)和铅(Pb)的净化能力。研究发现:16种植物株高、根长、生物量均明显增加,对上述这些污染物均有较好的富集去除作用。不同植物中污染物含量差异较大,莲花竹中TN含量最高,都为(2.82±0.10)%,花叶万年青和红掌中TP含量最高,为(0.41±0.01)%;千屈菜中Cu、Zn和Pb含量均最高;彩叶草中Hg含量最高。花叶芦竹和黄菖蒲对TN和TP的累积量最高;千屈菜对Cu、Zn和Hg累积量均最高,花叶芦竹对Pb的累积量最高。16种植物TN、TP和Pb累积量与生物量呈现良好相关性。研究表明:黄菖蒲、花叶芦竹和千屈菜可作为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条件下生态浮床的潜力净水植物。  相似文献   
23.
为探索生态浮床池塘水体微生物对氮循环的贡献及其潜在驱动机制,本研究采用16S rRNA基因扩增子测序和宏基因组测序技术联合解析有无生态浮床水体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及氮循环功能差异。群落结构分析结果表明,与无浮床水体相比,浮床水体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微生物占主要优势。微生物群落结构发生明显改变,浮床水体中C39、甲基杆菌属(Methylobacter)、栖湖菌属(Limnohabitans)、多核杆菌属(Polynucleobacter)和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的相对丰度显著增加(P<0.05)。试验期间,浮床水体微生物Shannon多样性指数显著降低(P<0.05),而Chao丰富度指数显著升高(P<0.05)。甲基杆菌、热单胞菌(Caldimonas)和伯克氏菌(Bulkholderia)是浮床水体脱氮过程中关键核心微生物组。氮循环功能研究结果表明,铺设生态浮床后,浮床水体氮代谢活动能力显著增强(P<0.05),以固氮(nifH、nifD、nifK)、反硝化(narG、napA、nirS、norB和nosZ)和异化硝酸盐还原...  相似文献   
24.
为了解近几年对北京市顺义区汉石桥湿地水质调控和管理工作的效果,于2011年6月对湿地浮游植物、浮游动物的种类及种群密度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并采用指示生物法和生物多样性指数法对湿地的水质进行了生态评价。结果表明:汉石桥湿地的浮游植物以绿藻门数量最多,占浮游植物总数的57.4 %;硅藻门和蓝藻门次之,分别占19.1 %和12.82 %。其中绿藻门的小球藻(Chlorella sp.),硅藻门的尺骨针杆藻(Synedra ulna)、尖针杆藻(Synedra scus)、舟形藻(Navicula sp.)和小环藻(Cyclotella sp.),蓝藻门的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和水华微囊藻(Microcystis flos-aquae)在5个位点中为优势种。浮游动物以轮虫为主,其中18种轮虫为优势种。从调查情况来看,汉石桥湿地水质总体属中度偏轻污染,说明对湿地的水质调控和管理初步取得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