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3篇
林业   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25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9篇
园艺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31.
福建山药资源形态标记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系统聚类法对15个农艺性状指标进行分析,构建遗传距离树状图,发现当绝对值距离在13~26时,34份山药资源根据地上部长势的强弱划分成2个大类;当绝对值距离在9~13时,生长势较弱的一类又可分为2个亚类,一类为有分枝具黄褐皮色的长状山药,另一类为棒状山药及参薯;绝对距离在8左右时,又可将棒状山药和参薯分开.综合形态标记...  相似文献   
32.
为了探究不同盐度胁迫下大竹蛏(Solen grandis Dunker)稚贝的生理状态和存活情况,了解其在不同盐度环境下养殖的可能性,研究了在7个盐度梯度下不同时间大竹蛏稚贝存活率以及抗氧化酶活力。结果表明:1)盐度为10的试验组24 h出现死亡,存活率为(94.74±5.27)%,96 h全部死亡;盐度为16试验组96 h存活率为(86.67±3.34)%;盐度为22、28以及34试验组,96 h全部存活;盐度为40试验组96 h出现死亡,存活率为(76.67±8.81)%;盐度为46试验组12 h出现死亡,存活率为(80.95±10.91)%,24 h全部死亡。可见大竹蛏的适宜盐度范围为22~34。2)大竹蛏不同组织中SOD和CAT活性以肝胰腺最高,外套膜次之,鳃最低。盐度为28的试验组CAT、SOD活性趋于平缓,变化起伏小;盐度为16试验组CAT活性在6 h出现峰值,SOD活性波动振幅大,96 h时仍维持在较高水平;盐度为40试验组,CAT、SOD活性在3 h时出现升高,至96 h时低于初始水平。  相似文献   
33.
【目的】揭示白掌种质间表型信息及亲缘关系的遗传特性,为白掌种质资源的利用与遗传育种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18份栽培种和16份杂种品系,共计34份白掌种质为研究对象,测定了株高、冠幅、叶长等13个表型数量性状。利用基于白掌株型突变转录组的微卫星(SSR)位点信息,筛选了16对SSR引物进行PCR扩增。利用SPSS、NT sys2.10e软件进行数量性状间相关性、主成分、聚类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13个数量性状的变异系数为15.29%~31.48%,表明多样性水平较高。这些数量性状中,有76对呈现正相关关系(57对呈极显著相关,10对呈显著相关),2对呈负相关关系,说明白掌的生物学性状之间存在密切关联。主成分分析筛选出了2个特征值大于1的主成分,贡献率达86.62%。根据13个数量性状进行的表型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在欧式距离为7.5时,这34份白掌种质分为5大类,可以有效区分形态差异明显的种质材料,从而反映白掌种质的株型差异。利用16对SSR引物共获得62个SSR位点,平均条带数为3.875条,多态信息含量0.291~0.853。当以相似系数0.74为阈值时,利用SSR的分子标记聚类将...  相似文献   
34.
为比较文蛤红壳色选育系与江苏野生群体在不同条件下滤水率的差异并找出文蛤最佳滤水率条件,采用了试验生态学方法和响应面法对文蛤红壳色选育系幼贝进行滤水率的研究。试验结果显示,在一定范围内,文蛤幼贝滤水率随盐度、温度和藻类密度的增加而增大,超过一定范围,幼贝滤水率随盐度、温度和藻类密度的增加而减小;在同等条件下,文蛤红壳色选育系幼贝与野生群体滤水率无显著差异,但文蛤红壳色选育系生长速率显著高于野生群体;通过响应面法优化,文蛤红壳色选育系幼贝的最佳滤水率条件为:盐度21.82、温度27.40℃、藻类密度9.96×10^4个/mL,此条件下滤水率的预测值为1.62 mL/(个·min)。  相似文献   
35.
为揭示文蛤属贝类线粒体基因组CDS序列密码子偏好性,采用CodonW、Excel 2007、SPSS 16.0和MEGA 5.0等软件对文蛤(Meretrix meretrix)、斧文蛤(M.lamarckii)、丽文蛤(M.lusoria)、短文蛤(M.petechialis)以及皱肋文蛤(M.lyrata)5种文蛤属贝类,并以青蛤(Cyclina sinensis)为参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文蛤属贝类线粒体基因组偏爱使用U结尾的密码子,使用频率最高的是UCU,其次是ACU,而对C结尾的密码子使用频率最低。5种文蛤属贝类密码子的偏好性反映出了彼此的亲缘关系,即文蛤与短文蛤亲缘关系最近,其次是丽文蛤,与皱肋文蛤和斧文蛤的关系较远,与青蛤关系最远。  相似文献   
36.
近年来因文蛤(Meretrix meretrix)异地移养频繁造成遗传背景不明, 对种质保护和选择育种工作造成了影响, 进而阻碍了产业的持续发展。为挖掘不同海域文蛤群体的种质资源状况, 评估子代群体的选育潜力, 本实验采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判别分析等多元统计方法以及 SSR 标记手段对 5 个不同海域文蛤群体及江苏子三代文蛤选育群体的亲缘关系进行联合分析。结果显示: (1)日本三重文蛤群体的表观性状与所供试的 5 个我国的文蛤群体都存在着显著性差异(P<0.05), 主成分分析及判别分析结果亦验证了该结果, 并且日本文蛤与我国文蛤的遗传差异也较大(Fst>0.1); (2)多元统计方法和 SSR 标记聚类分析所得结果一致, 江苏南通文蛤群体与其选育后代江苏子三代文蛤群体先聚为一类, 之后与广西文蛤聚为一类, 采自渤海湾的山东文蛤则与辽宁文蛤聚为一类, 之后我国文蛤聚类后与日本文蛤群体聚在一起。但通过 SSR 标记手段对个体进行鉴定的准确率(91.3%)高于多元统计方法 (62.78%); (3)江苏子三代文蛤选育群体与原种相比, 在遗传多样性水平上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本研究表明日本文蛤与我国文蛤的差异在形态特征和遗传水平上均较为明显; 并分析了不同方法分析结果存在差异的原因, 阐述了两种方法进行联合分析的必要性; 表明了异地移养对我国文蛤种质造成的影响, 并提出了相应保护措施; 进行了将远缘种群进行杂交选育的设想; 亦通过微卫星分子标记手段证明了江苏文蛤子代群体具有继续选育的潜力, 验证了通过群体选育途径培育文蛤新品种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7.
为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山药种植效益,探讨适合当前山药生产需求的高效栽培技术,采用对比试验的研究方法,分析山药套种早熟玉米并覆盖玉米秸秆的栽培模式。结果表明:山药套种并覆盖玉米秸秆后,土壤表层土含水量增加26%,土壤孔隙度增加7%,土壤有机质增加17%;对山药萌芽时间和早期幼苗生长无显著影响;但全株分枝增加11%,茎叶总重量增加13%;根系长度增长13%,根重增加14%,且毛细根增多,根系有上浮现象;产量提高7%;每667m~2增收1 900元。山药套种早熟玉米栽培模式增产增收效果明显,适宜在三明市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8.
探讨不同碳源及6-BA浓度对多花黄精不定芽生长及多糖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蔗糖比葡萄糖、麦芽糖更适合用于多花黄精不定芽的培养;高浓度6-BA不利于黄精不定芽生长和多糖累积,6-BA浓度应低于1.0mg·L-1;随着蔗糖浓度的增加,折干率和多糖含量也随之增加,结合不定芽的生长速率,认为最适宜多花黄精不定芽培养的蔗糖浓度为80g·L-1。  相似文献   
39.
为探寻药用植物西洋甘菊在三明地区避雨栽培的适宜播期,2012~2014年对西洋甘菊株系sm-3进行研究,共设2个不同时期的播期试验,研究播期与株高、冠幅、开花习性及产量之间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播期对株高、冠幅和鲜花产量有影响,随着播期的推迟,株高降低,初花期延迟,开花期明显缩短,鲜花产量减少。sm-3平均株高60.53~79.96cm,开花期26~40d,平均单株产量58.55~108.80g,每667m2鲜花产量167.28~339.22kg。鲜花产量以2013年10月16日播种的最高,每667m2产量为339.22kg;其次是2012年11月1日播种的,每667m2产量为310.84kg。初步结果表明,西洋甘菊在三明地区的适宜播期为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最晚播种时间应不迟于11月底。  相似文献   
40.
正日本对虾(Marsupenaeus Japonicus)俗称花虾、兰尾虾、斑节虾,虾体被蓝褐色横斑花纹,尾尖鲜艳蓝色,额角微呈正弯弓形;肉质鲜美、坚实有弹性,个体较大,耐低氧,易于运输,广受大众青睐,是目前具有较高养殖规模的海水虾类品种之一。日本对虾养殖过程中冰鲜饵料、颗粒饲料的人工投喂常常容易导致养殖水体富营养化,过肥的水体对养殖品种及环境都是不利的,而贝类通过其强大的滤食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