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6篇
水产渔业   29篇
畜牧兽医   4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在山东省鱼台县王鲁镇陈堂村,稻田10hm2养殖中华绒螯蟹,放养扣蟹为350只/667m2,经122天饲养,个体均重121.3g/只,平均产量32.3kg/667m2,回捕率为76.1%,新增纯利961元/667m2。水稻产量550kg/667m2。  相似文献   
12.
13.
本文根据以往研究成果论述了常见养殖鱼虾类对几种主要微量元素的需求量,进而探讨了微量元素的营养生理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以初始体重(99.98±2.79) g的尼罗罗非鱼(Oreoehromis niloticus)为研究对象,探讨饲料中添加壳聚糖对其生长和免疫功能的影响。在饲料中添加剂量为0.2%,0.4%,0.6%,0.8%,1.0%的壳聚糖,连续投喂经注射接种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的尼罗罗非鱼30d后,测定血清中抗体效价,60d后测量其相对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饲料效率、蛋白质效率、酸性磷酸酶活性、溶菌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以及活菌攻毒后的免疫保护率。结果表明,用添加量为0.6%壳聚糖的饲料投喂受免罗非鱼,不仅可以提高生长速度,还能提高受免罗非鱼对嗜水气单胞菌的免疫应答水平,增强其非特异性免疫力和抵抗嗜水气单胞菌人工感染能力。  相似文献   
15.
壳聚糖对淡水白鲳生长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配制添加不同浓度壳聚糖(0、0.2%、0.4%、0.6%、0.8%、1.0%)的6组实验饲料,网箱养殖淡水白鲳(Colossoma brachypomum)(82.26±5.13)g 60 d,探讨壳聚糖对淡水白鲳生长、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和其在饲料中的适宜添加量。结果表明:0.6%组末体重、特定生长率、饲料效率和蛋白质效率显著高于0、0.2%、0.4%和1.0%组(P<0.05);0.6%、0.8%和1.0%组脏体比显著低于0、0.2%和0.4%组(P<0.05);0.6%、0.8%和1.0%组肝体比显著低于0组(P<0.05);0.6%组溶菌酶活性最高,显著高于0和0.2%组(P<0.05);0.6%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最高,显著高于其它组(P<0.05);0.6%组酸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0和0.2%组(P<0.05);用嗜水气单胞菌对淡水白鲳进行攻毒后的14 d内,0.6%、0.8%和1.0%组的死亡率显著低于0组(P<0.05)。综合各项实验指标,淡水白鲳饲料中添加适量的壳聚糖能提高其生长性能、饲料利用率、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以及抗嗜水气单胞菌感染能力,适宜添加量0.6%~0.8%。  相似文献   
16.
山东省是全国的水产养殖大省,虾蟹产业是省内渔业的重要组成部分。2023年以来,尽管面对疫情后产业恢复、国内外经济复杂多变及自然灾害等困难,山东省虾蟹类产业稳中求进,养殖产量保持稳定增长、养殖面积趋于稳定、苗种自繁初见成效、虾蟹类加工业迅速发展、虾蟹消费量提升,产业向好发展。但也存在着市场价格不乐观、饲料原材料上涨和环保压力等痛点。总体来说,省内虾蟹类产业,为乡村振兴和渔业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具有广阔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7.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大规模和高密度的养殖已经成为目前广大渔民主要的养殖方式,使用这种养殖方式虽然在经济效益上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是在高密度养殖环境下,水产动物的质量得不到保证,  相似文献   
18.
用正交设计法对乌鳢配合饲料中蛋白质、脂肪、糖类、混合无机盐等的适宜含量进行了研究,发现各营养素的适宜含量分别为:蛋白质45%、脂肪8%、糖类20%、混合无机盐2%。影响乌鳢生长的主要营养因素是蛋白质和混合无机盐。  相似文献   
19.
水环境及饲料对水产养殖动物疾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庆河  曹振杰 《齐鲁渔业》2004,21(11):30-32
近年来水产养殖病害日益严重,阻碍了水产业的健康发展。病原体、环境和易感机体是疾病发生的三要素,特别是鱼类终生赖以生存的水环境,是诱发病害的主要因素。随着高密度集约化养殖的发展,人工饲料作为鱼虾最重要的物质基础,在疾病防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已发现的鱼虾疾病中,有相当一部分为营养性疾病。本文浅要论述了水环境及饲料对水产动物疾病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